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篆

增加 22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小篆.jpg|320px|缩略图|右|<big> 小篆</big>[https://pic1.zhimg.com/v2-affbacce98494272c4133def867235b6_1440w.jpg?source=172ae18b 原图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6435911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小篆''',又称秦篆,作为[[秦始皇]]制定推行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政策的一部分,以[[秦国]]本国的篆文为基础,增损后代替了原先关东六国所使用的版本,由此统一了大篆这一字体的书写形式。根据考古所得可知,迟至从战国中后期,社会上流行着[[大篆]]和[[隶书]]两种功能和性质不同的字体--大篆主要用于经典书籍及金石铭文;而隶书主要用于官府的政令及日常的书信。因此,小篆是将大篆的各种写法统一了的结果,它和隶书同时间流行于世。两汉时的小篆字形趋于方直,笔法稍掺隶意,说明隶和篆两种书体有相融合的趋势。隶书后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流行与使用,于此或可见一端。而小篆本身,由于其字体本身的优美,被后世传承下来,并被历代的[[书法家]]所青睐。
110,8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