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红山文化女神像

增加 11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红山文化女神像.jpeg|有框|右|<big>红山文化女神像</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9/b62c2988f88949799e9b43e4e897eb00.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14942690_120079693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红山文化女神像 ''' 是一件出土于 [[辽宁| 辽宁省 ]][[ 凌源市 ]] 牛河梁遗址的 [[ 新石器时代 ]] 晚期文物,是中国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ref>[https://www.sohu.com/a/207411953_288197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 ],搜狐,2017-11-29 </ref>之一, 现收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头像出土于 [[ 牛河梁遗址 ]] 的女神庙址主室西侧,像高22.5厘米,宽23.5厘米,与真人头部大小相当。质地为黄土掺草。
因牛梁河遗址为典型的 [[ 红山文化 ]] ,故头像被称为红山文化女神像。
==文化背景==
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 [[ 燕山 ]] 以北、 [[ 大凌河 ]] [[ 西辽河 ]] 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 [[ 玉器 ]] ,多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 [[ 考古学家 ]] 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这是我国最早的龙之一。龙,是 [[ 中华民族 ]] 古老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化封建帝王极权的化身;那么,红山龙,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怎样的关系?这一课题把古文明探索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东北的辽河流域。
八十年代中期,经过对辽西东山嘴-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的发掘,终于取得了更重要的成果。
喀左县 [[ 东山嘴遗址 ]] 坐落在山梁顶部中央,面向东南,俯瞰大凌河开阔的河川。这是一处用大石块砌筑的成组建筑遗址,呈南圆北方、中心两侧对称的形制。南部圆形祭坛旁出土的陶塑人像中,有在我国首次明确发现的女性裸像。伴随出土的 [[ 陶器 ]] 如镂孔塔形器等造型奇特,显然不是日常生活用具。可见,这是是神圣的 [[ 祭祀 ]] 所在。
与东山嘴相距仅三、四十公里的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分布着大规模红山文化遗迹—牛河梁女神庙、祭支、积石冢群。牛河梁居大凌河与老哈河之间,为东西走向的山梁。这一带黄土发育, [[ 地理环境 ]] 优越,红山文化遗存密集;以高高在上的女神庙及广场平台为中心,十几个积石大冢环列周围,并且都和远处的猪头形山峰相呼应,形成一个互为联系的祭祀建筑群。目前,发掘工作限于局部,但女神庙已出土大量泥塑人像残块,可辨别出至少分属六个人像个体。其中最小的如真人一般大小,主室出土的大鼻大耳竟等于真人的三倍。泥塑人体上臂、手、乳房等,与泥塑禽兽残块以及采绘庙室建筑构件、墙壁残块等,无一不是杰出的 [[ 艺术 ]][[ 作品 ]] ,而一尊较完整的人像头部,尤为雕塑佳作。头像结构合理,五官比例准确,表情生动逼真,她不仅是我国文明黎明时期艺术高峰的标志,也是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的五千年前用黄土塑造的的祖先形象,对中华文明起源史、原始 [[ 宗教 ]] 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女神庙南1公里的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坛四冢东西一行排列,间距不过几米。坛是以同心圆式的三圈淡红色石椿分三层叠起、地收构成的大型祭坛。冢的结构复杂,形制各异,共同之处是都有内、外石墙;冢内若干石棺墓只随葬玉器。从墓的大、小随葬玉器的多少看,氏族成员的等级分化已很严格。例如冢2的积五笔型大墓,用加工整齐的巨石砌出方一作为墓框。这种大墓往往筑于冢的中心部位,上面再积石封土,形成高耸的山头,以象征墓主人至高无上的地位。
红山文化坛、庙、冢,代表了已知的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ref>[http://news.sohu.com/20060814/n244781646.shtml 考古专家提议建立“红山学”],搜狐,2006-08-14</ref>, [[ 专家 ]] 们因而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了新的思考;把 [[华夏文明| 中华文明 ]] 起源史的研究,从四千年前提早到五千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 [[ 黄河 ]] 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牛河梁这一史前民族圣地,正规划建设成为史迹博物苑和自然历史公园。
59,7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