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嗜二氧化碳菌

移除 1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嗜二氧化碳菌'''(英語:Capnophiles),是一類適合在高濃度二氧化碳下生存的微生物。「嗜二氧化碳菌」只是一個對這類生物進行大致描述的術語,對其所描述生物的分類和進化關係的建立貢獻並不明顯[1]
==概述==
==存活條件==
不同的嗜二氧化碳對氧氣的耐受力(或利用能力)不同,而這一能力對它們能否在相關環境下存活至關重要。如屬於嗜二氧化碳菌的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因其也屬於能在低氧氣濃度下存活(氧含量非常低的環境除外)的微需氧微生物,故適合在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濃度環境中生存,所以容易被識別[1] 。嗜二氧化碳菌在正常大氣中無法存活(在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0.04%,而氧氣的含量為21%,大約是二氧化碳的500倍),它們常常通過無氧呼吸或發酵產生能量。
2004年,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曼氏產琥珀酸菌」(Mannheimia succiniciproducens)的嗜二氧化碳菌有一套涉及固碳的特別代謝系統[2][3] 。曼氏產琥珀酸菌可以讓二氧化碳與其體內磷酸烯醇丙酮酸(醣酵解的終產物)上的三碳主鏈結合,並生成四碳化合物草醯乙酸(一種三羧酸循環(檸檬酸循環)的中間產物)。雖然曼氏產琥珀酸菌能夠生成三羧酸循環的大部分中間產物,但它卻不能進行能產生大量能量的電子傳遞鏈上的最後一步,即氧化磷酸化。
==致病性==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