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淤泥

增加 20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淤泥.jpeg|有框|右|<big>淤泥</big>[http://p8.itc.cn/images01/20200828/be4c77d8fff84dcab2f6e12bf6f039f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15395017_10018622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淤泥'''(Silt),又称沉泥或粉土,是泥土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地质学]]中,淤泥是介于[[沙土]] <ref>[https://www.sohu.com/a/278491165_225946 什么是沙土、沙壤土、壤土和黏土? ],搜狐,2018-11-28 </ref> 及[[黏土]]之间,长约2到62微米、[[直径]]4到9微米的一种颗粒状物料,主要由[[石英]]及[[长石]]这两种矿物组成。淤泥可能以土壤的成分或悬浊水体内的沉积物两种形式出现。当[[河道]]泛滥,又或被山崩时的泥石流带动,淤泥会在流动时随同水体在沿途沉积成为土壤。由于淤泥的比表面积属中度,非黏粘,有好像塑胶那样带弹性。当完全干燥时,淤泥会变回粉尘般的幼细,但潮湿后立即又变回黏滑。在手持的放大镜下,淤泥清晰可见,往往带有尖锐的外表。当以牙齿咬或以舌头触摸时,这种棱角亦能[[感觉]]到,而这亦是分辨水中的淤泥或黏土的一种方法。
==来源==
淤泥是通过对其原石施以各种[[物理]]过程而产生。这些物理过程能够通过利用原石内沙粒大小的[[石英晶体]]中的缺陷,将这些石英沙粒再细分。这些物理过程包括有:岩石表岩屑的风化作用、霜冻作用和卤虫成形术。当中主要的过程是岩石在被水体运输时造成的磨损作用,例如:河流粉碎、风成磨损和冰川研磨。在半干旱环境中,产生了大量的淤泥。干燥后的淤泥又名粉砂,特别是由[[冰川作用]] <ref>[https://iask.sina.com.cn/b/13618615.html 什么是冰川作用],爱问 </ref> 形成的淤泥。[[矿物学]]上,淤泥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长石。主要由淤泥组成的沉积岩被称为粉砂岩。强烈地震造成的液化是悬浮在水中的淤泥,水流动力从地下开始向上推。
==粒径大小的条件==
112,6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