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31
次編輯
變更
煤油灯
,無編輯摘要
==简介==
煤油灯 Kerosene lamp(在 [[ 英国 ]] 被广为称作石蜡灯paraffin lamp),粤语地区称为火水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 [[ 照明工具 ]] ,以煤油作为燃料(有时也会用 [[ 清油 ]] 、 [[ 柴油 ]] 等)。
早于9世纪的 [[ 巴格达 ]] ,已有使用煤油灯的记载,而近代的煤油灯则于1853年由一名 [[ 波兰 ]][[ 发明 家Ignacy 家]]Ignacy Lukasiewicz发明。
有两种主要的煤油灯,灯芯灯"wick lamp" 和 压力灯"pressure lamp",但运作方式不同。
煤油灯 Kerosene lamp结构:
旧式煤油灯使用 [[ 棉绳 ]] 灯芯,其灯头通常以铜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筒则用玻璃制成。 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旁边有一个可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的小 [[ 齿轮 ]] 。
==构造==
===旧式=== 煤油灯使用棉绳灯芯,其灯头通常以[[铜]]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筒则用玻璃制成。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旁边有一个可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的小齿轮。棉绳的下方伸到灯座内,灯头有螺丝绞与灯座相配合,故可把灯头扭紧在灯座上。而灯座内注满煤油,棉绳便把煤油吸到绳头上。只要用火柴点着绳头,并罩上灯筒,便完成点灯的动作。现时 旧式煤油灯已几近绝迹。
==历史==
自清末,煤油灯被引入 [[ 中国 ]] 。美观的灯具,先进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和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使它一下子吸引住了中国人的眼球。特别是有些外国的石油公司,把煤油灯作为销售自己石油产品的敲门砖,推向中国的老 [[ 百姓 ]] 。他们给中国人提供免费的煤油灯具,甚至免费供应一部分燃油,让人们试用。 在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普遍使用的还是煤油灯,计划 [[ 经济 ]] 时期,煤油要按票到供销社购买,所以细心的女主人会适时调节灯的亮度。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时间稍长,就会两眼昏黑。勤俭的女主人也不会让灯光白白浪费掉,及时支起夹板纳鞋底或缝补衣物。
那时候,各户都很穷。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Category:336 光;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