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緁伃妾娋印

增加 1,1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据清代[[孙诒让]]的记录<ref name="a1"/>,此印最早由北宋画家[[王诜]]所藏,当时即被断定为-{趙}-飞燕遗物<ref name="a2"/>。历经元代[[顾阿瑛]],明代[[严嵩]]、[[項元汴|项元汴]]、[[华夏 (收藏家)|华夏]]、[[李日華|李日华]],清代[[何元锡]]、[[文鼎]]等藏家收藏。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起,历[[龚自珍]]、[[何紹基|何绍基]]、[[潘仕成|潘仕成]]<ref name="a1"/>、何伯瑜<ref name="a2"/>、[[陳介祺|陈介祺]]之手。藏于陈介祺之手时,据传要得到此印的钤印(或称印蜕,即印章拓片),非白银十两莫办。民国初年,[[鄭文焯|郑文焯]]在上海时,从陈介祺曾孙陈理臣手中得到钤印,并加以[[题跋]]。郑文焯的题跋确定,印文为“緁伃妾-{趙}-”。他亦为此印题名“汉緁伃-{趙}-玉印”。此印章拓片,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九一八事件]]前,[[张学良]]曾计划购入此印,赠予[[趙一荻|-{趙}-一荻]]。因九一八事件爆发未成。后由[[徐世昌]]弟弟[[徐世襄]]从陈介祺后人手中购得。1949年后,徐世襄妻子将此印售予北京故宫博物院。博物院研究人员释读印文,确定印文并非“婕妤妾-{趙}-”,而是“緁伃妾娋”。[[吴湖帆]]在鉴赏时亦暗示是妾娋,而非妾-{趙}-<ref name="a2">{{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4/16/35804444_0.shtml |title=借《赵飞燕玉印》谈文物真伪评定 |accessdate=2018-10-15 |author=仲威|date=2014-04-16|work= |publisher=凤凰网,来源:东方早报|language=Zh-hans }}</ref>。
 
==玉印描述==
此印为纯[[白玉]]所制,上有凫钮,琢制得十分精细;凫钮上有鲜明的血红色斑块。印的横断面23毫米见方,上镌篆体“婕妤妾娋”四字。整个玉印光泽温润,摸触时给人的手感宛如一块凝脂。
 
==成名原因==
这方玉印之所以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引起极大的轰动,主要是因为一个关键的印文被误读而成的。这个字就是“娋”字(shao)被误读成“赵”。大家都知道:中国成语中讲到女性美总离不开“环肥燕瘦”,指的就是唐朝的[[杨贵妃]](玉环)与汉代的[[赵飞燕]]。“婕妤”是汉代皇宫中的女官名,如果印主姓赵,当然容易被人家首先想到是赵飞燕。更何况这方玉印的质地与雕琢都超乎寻常,此其一;印上的雕钮明显是个鸟类,此其二;所有印文的篆体是鸟虫文,尤其“娋”字(被误读为“赵”)有明显的鸟头三个,此其三。众多的因素,使得这方印很早就被确定为是赵飞燕之印而价值连城。但根据对“娋”字的正误,现已难确定此印真正的主人了。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