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31
次編輯
變更
新北界
,無編輯摘要
[[File:新北界.jpeg|有框|右|<big>新北界</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14/d9412c7aad3d4228831a54000f1b65b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98070667_9989665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区系特征==
本界与 [[ 古北界 ]] 有很多共同的产物,常合称为全北界。如陆栖脊椎动物的鼹科(Talpidae)、鼠(Ochotonidae)、河狸(Castoridae)、潜鸟(Gaviidae)、松鸡(Tetraonidae)、攀雀(Remizidae)、洞螈(Proteidae)等科,均可作为全北界的特征。从古生物方面来看,现代全北界缺乏的陆栖哺乳动物种类,或分布仅限某一半球的兽类,如象、 [[ 骆驼 ]] 、 [[ 野马 ]] 、猴等。这些动物过去却曾广泛分布于整个 [[ 北半球 ]] ,说明第三纪以后北美洲和 [[ 欧亚大陆 ]] 于现在的白令海峡发生过多次连接,许多动物种类通过 [[ 白令地峡 ]] 自由迁移。
代表性动物哺乳类,有叉角羚科(Antilocapridae)、山河狸科 (Aplodontidae)为特产科, 特产属有 [[ 美洲鼹 ]] (Scalopus)、美洲獾(Taxidea)、 [[ 麝牛 ]] (Ovibos)、美洲野牛(Bison)、北美河狸(Castorcanadensis)、北美驯鹿(Rangifer canbou)等。此外,还盛产囊鼠科(Geomyidae)、更格卢鼠科(Heteromyidae) 。 [[ 鸟类 ,]]。
==地理位置==
面积达到2.29 亿平方公里,包括格陵兰、 [[ 加拿大 ]] 、美国、墨西哥高地、 [[ 中美洲 ]] 及部分 [[ 加纳比海群岛 ]] 。虽然现在南北美洲由 [[ 巴拿马 ]] 纽带来连接,但是在1亿8千万年前两地其实是分开的。因此两地 [[ 生物 ]] 的进化过程是十分不同的。
==范围及物种==
新北界包括墨西哥南部以北的美洲, [[ 气候 ]] 等各方面条件与古北界类似而略好,动物多样性略强于古北界,特有科也多些,但是物种总数要少于古北界,是物种最少的一个动物地理区。新北界物种稀少只是冰期后才形成的状态,北美大陆原属于劳亚古陆的一部分,与欧亚大陆或分或离,有不少独自演化的物种,并且是很多动物类型的发源地,又有些来自 [[ 欧亚大陆 ]] 的物种。新北界的物种明显和古北界有较大的相似之处,除了二者气候条件相似外,也因为二者曾经形成路桥使得物种交流比较容易,这两个界也常合称全北界,在 [[ 哺乳动物 ]] 等高等类群方面,这两个界的相似性更显著。在新北界和古北界的共有物种中,有些是起源与旧大陆而达到新北界的,也有新北界的土生物种后来进入了旧大陆。在与南美洲相连之后,北美洲和南美洲也有了一定的物种交流,但由于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和南美洲气候条件不同,因此物种仍然有较大区别,而北美洲最南部的 [[ 中美地峡 ]] 等地,由于气候条件和南美洲相同, [[ 地理位置 ]] 也接近南美洲,现在同南美洲一样属于新热带界而不属于新北界。北美的动物现存的动物种类不多,但史前时期曾经物种丰富,并且是很多 [[ 动物 ]] 的发源地,现在南美洲丰富的物种中有不少就是在北美洲起源演化的,比如现在南美洲的食肉目和所有有蹄类都是从北美洲到达南美洲的,旧大陆的马科等也是北美洲起源的。冰期时北美洲的气候变冷,加拿大全境几乎都被冰盖所覆盖,很多动物在北美洲消失,比如北美起源的马类就在北美完全消失,而一些从北美洲到达南美洲的动物则在南美洲达到繁盛,而北美洲现存种类稀少。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750 美洲史地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