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增加 1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 是A型流感病毒的一个品种。流感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 Smith)发现的,他称为H1N1。H代表血凝素;N代表 [[ 神经氨酸酶 ]] 。数字代表不同类型。因为科学家曾在患者体内检测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因此将这种流感成为“猪流感”,但这种新型流感病毒具有病毒杂交特性。 [[ 世界卫生组织 ]] 称,2009年4月在 [[ 墨西哥 ]] 引发猪流感的病毒是禽流感和人类流感经过“洗牌效应”产生的新病毒。不同的病毒相遇后交换基因,变异为新型的混种病毒,因此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这将使得猪流感疫情的波及范围和后续影响难以估测。但该病毒的攻击性,人体 [[ 免疫力 ]] 的个体差异和人类从对抗各种流行性感冒中所获取的综合抵抗力都是决定这次疫情状况的决定性因素。根据 [[ 美国 ]] 的纪录,人类感染H1N1猪流感病毒疫情曾在1976年和1988年出现过。
==命名来源==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 [[ 猪流感病毒 ]] 、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 [[ 核蛋白 ]] 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
[[ 甲型流感病毒 ]] (Influenza A virus),又称A型流感病毒
[[ 乙型流感病毒 ]] (Influenza B virus),又称B型流感病毒
[[ 丙型流感病毒 ]] (Influenza C virus),又称C型流感病毒
感染 [[ 鸟类 ]] 、猪等其他 [[ 动物 ]] 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但是由于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类只是针对人流感病毒的,因此通常不将禽流感病毒等非人类宿主的流感病毒称作甲型流感病毒。
在核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流感病毒还根据 [[ 血凝素 ]] 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分为不同的亚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通过的流感病毒毒株命名法修正案,流感毒株的命名包含6个要素:型别/宿主/分离地区/毒株序号/分离年份 (HnNn),其中对于人类流感病毒,省略宿主信息,对于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省略亚型信息。例如A/swine/Lowa/15/30 (H1N1)表示的是核蛋白为A型的,1930年在lowa分离的以 [[ ]] 为宿主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毒株,其毒株序号为15,这也是人类分离的第一支流感病毒毒株。
==病毒分离==
利用8质粒拯救系统成功拯救出了猪流感病毒毒株A/Swine/TianJin/01/2004(H1N1)(A/S/TJ/04)。将猪流感病毒8个 [[ 基因 ]] 节段经RT-PCR合成cDNA后,分别 [[ 克隆 ]] 到RNA [[ 聚合 酶I酶]]I/II双向表达载体PHW2000中,构建成8个重组质粒。用8个重组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30h后加入TPCK- [[ 胰酶 ]] 至终浓度0.5μg/mL。
共转染48小时后收获COS-1细胞及其上清,经尿囊腔接种9日龄SPF鸡胚。收获死亡鸡胚尿囊液并继续用SPF鸡胚传3代,得到有感染性的病毒。经血凝、血凝抑制验、测序分析、 [[ 电镜 ]] 观察等均证实了A/S/TJ/04猪流感病毒的成功拯救。
这是 [[ 中国 ]] 首次拯救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为进一步研究猪流感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流感跨种传播的机制以及构建新型猪流感疫苗株奠定了基础。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277,94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