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锦承铁路

增加 8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锦承铁路.jpeg|有框|右|<big>锦承铁路</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226/5622a10cce054a20b514f39a29f43e2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62823777_70041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锦承铁路 ''' ,为连接 [[ 辽宁省 ]][[ 锦州市 ]] 和河北省承德市的铁路,全长447公里,全线共52个车站。
最初为北宁铁路锦州经义县至朝阳的支线。 [[ 日本 ]] 占领热河省后于1933年开始修建朝热铁路,即朝阳经承德至古北口与 [[ 京古铁路 ]] (北平-古北口)接轨,以及叶柏寿至赤峰的支线。1938年热河 [[ 铁路 ]] 全线通车。
==简介==
锦承铁路原名锦古铁路(锦州-古北口)。1945年承德至古北口段铁路拆除,故改名。
由锦州向北经义县向西到朝阳。经建平(叶柏寿),到河北省承德,全程437公里。并与北票支线相连。原是日帝为侵略我国华北而仓促修筑的, [[ 质量 ]] 较差。该线在辽西丘陵地带及 [[ 河北 ]] 北部山区运行。解放后对该线进行了改造,运输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全线成为 [[ 东北 ]] 与关内有联系的重要通道。运输以煤炭、粮食为主,主要向 [[ 沈阳 ]] [[ 鞍山 ]] 输送。
2018年8月5日,锦承铁路线扩能改造工程艾树沟隧道顺利贯通。
==历史==
锦承线的历史可追溯至 [[ 京奉铁路 ]] 锦州至朝阳支线的 [[ 计划 ]]
1921年4月:锦州至北票之间开始修建。
 
1924年12月:建成通车,而定名了锦朝铁路
 
1933年2月:锦朝铁路金岭寺(今北票南)至凌源开始修建。
 
1933年10月:凌源至平泉之间开始修建。
 
1934年4月28日:平泉至承德之间开始修建。
 
1934年5月:建成及开始试运(坂凌铁路)。
 
1934年12月:坂凌铁路正式通车及金岭寺至北票至间改名为北票铁路。
 
1935年1月:建成及开始试运(凌泉铁路)
 
1935年9月:凌泉铁路正式通车。
 1935年叶赤铁路通车。线路自锦承线上的叶柏寿(今建平)向西北引出,经沙海、天义(宁城县)、过老哈河后转向北,过元宝山后,折而西向,过红庙子达 [[ 赤峰 ]] ,全长147公里。共有车站17个。 1936年3月10日:建成及开始试运( [[ 泉承铁路 ]] ) 
1936年6月16日:泉承铁路正式通车及坂凌,凌泉及泉承铁路一共改名为锦承铁路。
 1937年“ [[ 七•七事变 ]] ”后,日军为打通第二条华北通往东北的铁路通道,开始修筑承德至古北口的铁路,锦承线便改称为锦古线。此线自锦州至古北口共长542公里,1938年11月1日全线通车。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 [[ 共产党 ]] 为了切断 [[ 国民党 ]] 的运输及补给,拆除了古北口-承德铁路。1949年后承德以西只修复至滦河镇(现为承钢铁路专用线)。 
1953年,开始勘测京承铁路。承德-古北口的老线因此段超大坡道以及拉海岭连续四段之字形折返线的低效率,以及为开发鹰手营子、寿王坟矿区,怀柔至承德段另择经过墙子路出长城的新线,自古北口经拉海岭至滦河镇的铁路便彻底废弃。
==参考文献==
 
[[Category: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722,5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