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93
次編輯
變更
羅漢圖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羅漢圖一.jpg |thumb|right| [https://i1.read01.com/SIG=31o4pob/30484f6669344e705154.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dEnOGx6.html#.X1RI6nkzbZA「圖…”
[[File:羅漢圖一.jpg |thumb|right|
[https://i1.read01.com/SIG=31o4pob/30484f6669344e705154.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dEnOGx6.html#.X1RI6nkzbZA「圖片來源 」] ]]
'''羅漢圖'''
羅漢圖是南宋[[劉松年]]創作的立軸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畫一羅漢,長眉深目,頭角崢嶸,伏倚枯枝。旁繪一小僧展衣接受樹上猿猴獻果。該圖描繪工麗精當,筆法勁秀。背景設色以墨為主。層層渲染,純淨明麗。人物則以敷彩為主,墨染為輔,對比明媚雅緻。
==畫作內容==
畫幅左下側為一片廣闊的坡地,長滿了花木雜草和數束翠竹,點綴著坡石,在坡石間有一棵果樹拔地而起,枝幹粗壯,曲直向上,樹幹上滿佈疤節,枝葉茂盛,頂天立地,枝間碩果累累。
在濃郁樹蔭下、坡石間,有一羅漢雙臂扒在枯枝上,雙手交錯,身穿袈裟右袒,倚樹而立,頂光籠罩,目光堅毅,略作低首顰眉沉思狀,嘴角露出一絲和善的嘲笑。在羅漢前站立一小沙彌,右臂挽著長長竹竿,正昂首以雙袖承託一猿扔下的果子。坡地右下側,有一對馴鹿,雙鹿背對而立,雙雙昂首而望猿猴獻果的情景。
雙猴十分活潑,一猴正在枝頭摘果,一猴右臂緊抓樹枝,伸長左臂向小沙彌獻果。
==畫家簡介==
[[劉松年]](約1131—1218年),時人呼之為暗門劉,南宋錢塘人,居暗門(今杭州清波門)。
[[宋孝宗]]淳熙初畫院學生,宋光宗[[紹熙]](1190—1194年)年間畫院待詔。師從張敦禮(張訓禮),工畫物、山水,筆墨精嚴、著色妍麗,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景,所作屋宇界畫工整;兼畫人物神情生動、衣褶清勁。宋寧宗(1195—1224年)年間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
後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家」。傳世作品有《羅漢》、《溪亭客話》、《四景山水》、《醉僧》、《天女獻花》等。
==賞析==
圖中羅漢注視前方,似乎在沉思又彷若在體會精妙的佛理。旁邊描繪了一小僧,似乎準備接受樹上的猿猴獻上的果實。很顯然羅漢是畫面的中心,周圍的環境都圍繞著主體羅漢展開,繁密的樹木分佈於上部分與空曠的地面形成對比,上半部分的樹枝的走向,形成一個迴旋羅漢的面部及後光環正處於這圓形中心從而突出了主體。畫家順著枝葉繁多的枯樹樹枝的走勢,妥排了正在嬉戲或採摘果實的一上一下兩隻猿猴,這樣就引導觀眾的視線沿著左邊的樹枝移動,首先會注意到畫面的主體的羅漢然後才隨樹的走向,可以看到下方的猿猴,點出猿猴獻果的主題。前方斜坡空地之上有兩隻小鹿似乎在低鳴,幾乎完全對稱取其吉祥瑞應之意,這也是皇家審美的嗜好。<ref>[https://theme.npm.edu.tw/khan/Article.aspx?sNo=03009141 國立故宮博物院 - 畫羅漢>大汗的世紀 -]</ref>
圖中前面是一棵歷盡滄桑的枯樹,樹幹南下而上呈“s”型,枯樹葉已脫盡,只剩下遍體的嶙峋與凌亂的樹權。後面是一株枝葉茂盛的闊葉大樹,兩樹中間夾著結滿果實的小樹。畫中的羅漢雙手相交,趴伏在一橫斜樹枝上,深情地註視著面前兩隻溫順的小鹿,表情親切、溫和,流露出世俗的歡樂。羅漢的頭部造型準確,雖與全身相比略顯大些,但五官刻畫細緻,具有神韻。樹上的兩隻猿猴居高臨下,形態生動、活潑,正在摘熟透的果子。樹下一清秀文雅的小和尚雙袖合抱去接其中一隻猿猴扔下的果子,一隻小鹿仰頭觀望。這種極富生活情趣的描寫,不僅表現了人與自然相依相存的親密關係,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氣氛。
===技法===
《羅漢圖》軸中用筆變化多端,衣紋流暢羅漢頭後的圓光,及三樹枝柯掩映,層次分明。全畫敷色妍麗,繁縟精美,皆臻絕紗。
此圖所描繪的背景,並非為山野僻壤,而是宮禁苑圊,所以其畫法十分精緻。人物造型準確,比例得當,人物刻畫細膩,形象逼真,神形兼及。如羅漢的胸,肩部的肌肉和骨胳結構十分準確,頭部的描寫更具神韻,面部及裸露的肌肉先用線條準確勾出位置,再用淡墨及色彩渲染,以體現凹凸的效果。羅漢的造型雖仍囿於傳統風格,但有著明顯的西域特點。
童僧清秀文雅,翹首向上,帶著天真的微笑;尤其是猿的活潑和鹿的溫順描寫得十分成功。在用筆和技法上,此畫風格屬於劉松年工整而細潤一類。人物的勾线精勁細密,均用鐵線描,用筆頓挫剛勁。羅漢僧袍的外部用濃墨粗筆,行筆較慢,內部衣服用線則淡墨隱約,從而表現了內外部不同衣料的質感;樹石多用中鋒之筆勾畫輪廓,再用於筆皴擦點染,以表現陰陽、向背,枝葉疏密得體,筆法爽朗勁健,層次分明,工而不呆板,十分完美,從樹石的勾、皴、點、染來看,有李成、郭熙的遺意,又參用北宋院體花鳥的技法,雙猿雙鹿的描繪,其北宋院體意味更為濃郁。<ref>[https://read01.com/dEnOGx6.html#.X1RI6nkzbZA 壹讀- 南宋 劉松年 羅漢圖欣賞]</ref>
===構圖===
此畫構圖嚴謹,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充實飽滿,筆法精妙,形像生動。
此圖構圖採用疏密對比,如幾種樹千枝葉的複雜交錯、繁而不亂;相反,其天空和右下側草地處理得十分簡潔,留有較大的空白,這種疏密對比,以此作陪襯,起到突出畫面中的主體作用。
===色調===
此圖人物景色相當豐富,用筆清勁,重設色,衣服樹葉構成青綠色主調,惟有僧靴、果實施朱,造成冷暖色調的變化。人物、動物的造型,均用鐵線描,以行筆的徐疾變化造成濃淡細微的差別以表現不同的結構。老樹的行筆古拙方勁,以繁複的筆墨畫出樹紋的質感。樹枝的用筆簡潔,效果遒勁有力,樹葉勾勒工整,錯落有致。用水墨小斧皴作山石,梭角轉折自然,渾然天成。
羅漢頭頂上的光圈用淡墨暈染,造成一種朦隴迷離的效果,不僅表現出了光圈的透明感,還處理好了背景的虛實關係。
==參考資料==
[https://i1.read01.com/SIG=31o4pob/30484f6669344e705154.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dEnOGx6.html#.X1RI6nkzbZA「圖片來源 」] ]]
'''羅漢圖'''
羅漢圖是南宋[[劉松年]]創作的立軸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畫一羅漢,長眉深目,頭角崢嶸,伏倚枯枝。旁繪一小僧展衣接受樹上猿猴獻果。該圖描繪工麗精當,筆法勁秀。背景設色以墨為主。層層渲染,純淨明麗。人物則以敷彩為主,墨染為輔,對比明媚雅緻。
==畫作內容==
畫幅左下側為一片廣闊的坡地,長滿了花木雜草和數束翠竹,點綴著坡石,在坡石間有一棵果樹拔地而起,枝幹粗壯,曲直向上,樹幹上滿佈疤節,枝葉茂盛,頂天立地,枝間碩果累累。
在濃郁樹蔭下、坡石間,有一羅漢雙臂扒在枯枝上,雙手交錯,身穿袈裟右袒,倚樹而立,頂光籠罩,目光堅毅,略作低首顰眉沉思狀,嘴角露出一絲和善的嘲笑。在羅漢前站立一小沙彌,右臂挽著長長竹竿,正昂首以雙袖承託一猿扔下的果子。坡地右下側,有一對馴鹿,雙鹿背對而立,雙雙昂首而望猿猴獻果的情景。
雙猴十分活潑,一猴正在枝頭摘果,一猴右臂緊抓樹枝,伸長左臂向小沙彌獻果。
==畫家簡介==
[[劉松年]](約1131—1218年),時人呼之為暗門劉,南宋錢塘人,居暗門(今杭州清波門)。
[[宋孝宗]]淳熙初畫院學生,宋光宗[[紹熙]](1190—1194年)年間畫院待詔。師從張敦禮(張訓禮),工畫物、山水,筆墨精嚴、著色妍麗,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景,所作屋宇界畫工整;兼畫人物神情生動、衣褶清勁。宋寧宗(1195—1224年)年間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
後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家」。傳世作品有《羅漢》、《溪亭客話》、《四景山水》、《醉僧》、《天女獻花》等。
==賞析==
圖中羅漢注視前方,似乎在沉思又彷若在體會精妙的佛理。旁邊描繪了一小僧,似乎準備接受樹上的猿猴獻上的果實。很顯然羅漢是畫面的中心,周圍的環境都圍繞著主體羅漢展開,繁密的樹木分佈於上部分與空曠的地面形成對比,上半部分的樹枝的走向,形成一個迴旋羅漢的面部及後光環正處於這圓形中心從而突出了主體。畫家順著枝葉繁多的枯樹樹枝的走勢,妥排了正在嬉戲或採摘果實的一上一下兩隻猿猴,這樣就引導觀眾的視線沿著左邊的樹枝移動,首先會注意到畫面的主體的羅漢然後才隨樹的走向,可以看到下方的猿猴,點出猿猴獻果的主題。前方斜坡空地之上有兩隻小鹿似乎在低鳴,幾乎完全對稱取其吉祥瑞應之意,這也是皇家審美的嗜好。<ref>[https://theme.npm.edu.tw/khan/Article.aspx?sNo=03009141 國立故宮博物院 - 畫羅漢>大汗的世紀 -]</ref>
圖中前面是一棵歷盡滄桑的枯樹,樹幹南下而上呈“s”型,枯樹葉已脫盡,只剩下遍體的嶙峋與凌亂的樹權。後面是一株枝葉茂盛的闊葉大樹,兩樹中間夾著結滿果實的小樹。畫中的羅漢雙手相交,趴伏在一橫斜樹枝上,深情地註視著面前兩隻溫順的小鹿,表情親切、溫和,流露出世俗的歡樂。羅漢的頭部造型準確,雖與全身相比略顯大些,但五官刻畫細緻,具有神韻。樹上的兩隻猿猴居高臨下,形態生動、活潑,正在摘熟透的果子。樹下一清秀文雅的小和尚雙袖合抱去接其中一隻猿猴扔下的果子,一隻小鹿仰頭觀望。這種極富生活情趣的描寫,不僅表現了人與自然相依相存的親密關係,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氣氛。
===技法===
《羅漢圖》軸中用筆變化多端,衣紋流暢羅漢頭後的圓光,及三樹枝柯掩映,層次分明。全畫敷色妍麗,繁縟精美,皆臻絕紗。
此圖所描繪的背景,並非為山野僻壤,而是宮禁苑圊,所以其畫法十分精緻。人物造型準確,比例得當,人物刻畫細膩,形象逼真,神形兼及。如羅漢的胸,肩部的肌肉和骨胳結構十分準確,頭部的描寫更具神韻,面部及裸露的肌肉先用線條準確勾出位置,再用淡墨及色彩渲染,以體現凹凸的效果。羅漢的造型雖仍囿於傳統風格,但有著明顯的西域特點。
童僧清秀文雅,翹首向上,帶著天真的微笑;尤其是猿的活潑和鹿的溫順描寫得十分成功。在用筆和技法上,此畫風格屬於劉松年工整而細潤一類。人物的勾线精勁細密,均用鐵線描,用筆頓挫剛勁。羅漢僧袍的外部用濃墨粗筆,行筆較慢,內部衣服用線則淡墨隱約,從而表現了內外部不同衣料的質感;樹石多用中鋒之筆勾畫輪廓,再用於筆皴擦點染,以表現陰陽、向背,枝葉疏密得體,筆法爽朗勁健,層次分明,工而不呆板,十分完美,從樹石的勾、皴、點、染來看,有李成、郭熙的遺意,又參用北宋院體花鳥的技法,雙猿雙鹿的描繪,其北宋院體意味更為濃郁。<ref>[https://read01.com/dEnOGx6.html#.X1RI6nkzbZA 壹讀- 南宋 劉松年 羅漢圖欣賞]</ref>
===構圖===
此畫構圖嚴謹,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充實飽滿,筆法精妙,形像生動。
此圖構圖採用疏密對比,如幾種樹千枝葉的複雜交錯、繁而不亂;相反,其天空和右下側草地處理得十分簡潔,留有較大的空白,這種疏密對比,以此作陪襯,起到突出畫面中的主體作用。
===色調===
此圖人物景色相當豐富,用筆清勁,重設色,衣服樹葉構成青綠色主調,惟有僧靴、果實施朱,造成冷暖色調的變化。人物、動物的造型,均用鐵線描,以行筆的徐疾變化造成濃淡細微的差別以表現不同的結構。老樹的行筆古拙方勁,以繁複的筆墨畫出樹紋的質感。樹枝的用筆簡潔,效果遒勁有力,樹葉勾勒工整,錯落有致。用水墨小斧皴作山石,梭角轉折自然,渾然天成。
羅漢頭頂上的光圈用淡墨暈染,造成一種朦隴迷離的效果,不僅表現出了光圈的透明感,還處理好了背景的虛實關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