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拉善右旗

移除 5,74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阿拉善右 旗01旗03.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img.cdnitc.sohucs.comcn/imagesphoto/20200128/3cd4d2f6a03f4a23905a185520c5b542.png jl8hGiTd50N 原图连接]]] 
[[阿拉善右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龙首山与合黎山褶皱带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8°38′-42°02′,东经99°44′-104°38′之间,东接[[阿拉善左旗]]、[[甘肃省]]民勤县,南邻[[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西连额济纳旗,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45.25公里。全旗东西长415公里,南北宽375公里,总面积73443平方千米。
1979年7月,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79年11月,额肯呼都格镇成立,旗府所在地地名由此沿用。
1980年4月,阿拉善盟成立,阿拉善右旗归阿拉善盟管辖。
 
2006年,阿右旗将原有的9个苏木镇调整撤并为5个。
 
2011年5月24日,阿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
截至2012年,阿拉善右旗辖3个镇(巴丹吉林镇、雅布赖镇、阿拉腾敖包镇),4个苏木(曼德拉苏木、阿拉腾朝克苏木、巴音高勒苏木、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旗政府驻巴丹吉林镇。
 
==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总人口26516人,有[[蒙古族]]、[[汉族]]、[[回族]]、[[藏族]]、[[壮族]]、[[土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彝族]]等11个民族。
==交通运输==
 
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公路总里程达到2700公里,所有苏木镇驻地、人口聚集点、旅游景区景点及矿山企业全部通水泥路或小油路,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有效结合的道路运输网络。全年客运量5.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600万人公里;年货运量165万吨,货运周转量1亿吨公里。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龙首山与合黎山褶皱带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8°38′-42°02′,东经99°44′-104°38′之间,东接阿拉善左旗、甘肃省民勤县,南邻甘肃省金昌市、张掖市,西连额济纳旗,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45.25公里。全旗东西长415公里,南北宽375公里,总面积73443平方千米。 © 2020 Baidu - GS(2019)5218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 === 地形地貌=== 阿拉善右旗地势南高北低,总趋势西高东低,中间地段趋于缓和。平均海拔1200-1400米。南、西南部有龙首山脉、合黎山,中部有雅布赖山山脉,西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在山地与沙漠之间有戈壁、丘陵、滩地纵横交错,其中沙漠占46.6%,山地占6.5%,丘陵占33.4%,戈壁、滩地占13.5%。 === 土壤=== 阿拉善右旗土壤具有荒漠土特征,土壤划分为10个土类、17个亚类、27个土属。 === 气候=== 
阿拉善右旗地处内陆高原,属暖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平均气温8.4℃,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5.4℃。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8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1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3104.6小时,日照百分率70%。年平均大风78天。
== 自然资源 编辑==  === 水资源===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右旗(2张)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水资源总量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中,总水量13755立方米(其中咸水13028立方米,淡水727立方米),占地表水的86.3%;地下水2.3亿立方米,可供开采储量9503万立方米。全年大气降水826.3万立方米。地表无径流,山区有少量泉水和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水,总储量约32417.4立方米/年,其中,巴丹吉林湖泊水 有13 755 有13755 万立方米。 === 土地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土地总面积10768.9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万亩,林地面积484.7万亩,天然草场面积6346.7万亩。全旗一级地类8个,二级地类32个。 === 矿产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 [[ ]] [[ ]] [[ ]] [[ ]] [[ ]] [[ ]] 等44种14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1处,矿点70处,矿化点50处。 === 生物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野生植物分属62科,216属,482种。  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4属、8种;被子植物55科、208属、470种。林木植物有梭梭、青海云杉等十几种,饲用植物有绵蓬、芦苇等80多种,药用植物有肉苁蓉、麻黄、甘草、锁阳等120多种。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有家禽品种20多种,野生动物几十种。境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野驴、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石貂、鹅喉羚、盘羊、岩羊等。 人口民族编辑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总人口26516人 ,有蒙古族、汉族、回族、藏族、壮族、土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彝族等11个民族。 交通运输编辑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公路总里程达到2700公里,所有苏木镇驻地、人口聚集点、旅游景区景点及矿山企业全部通水泥路或小油路,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有效结合的道路运输网络。全年客运量5.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600万人公里;年货运量165万吨,货运周转量1亿吨公里。 == 经济 编辑==  === 综述=== 
2015年,阿拉善右旗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7.52元,较2014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较2014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6.65亿元,较2014年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8.72亿元,较2014年增长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3444元,较2014年增长6.8%。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7:61.0:30.3,演进为7.8:60.5:31.7。
 
2015年,阿拉善右旗实现财政收入26550万元,较2014年下降18.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57万元(含上划盟级部分),较2014年增长1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68.4%,较2014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总支出109206万元,较2014年增长2.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6983万元,较2014年增长2.5%,占总支出的98.0%。
 
2015年,阿拉善右旗有金融保险机构12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7家、保险公司5家,网点数12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72799万元,较2014年增长12.0%。各项贷款余额为47343万元,较2014年增长19.2%。各金融机构累计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48亿元,为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3.68亿元。
 2015年,阿拉善右旗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2亿元,较2014年增长28.11%,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1.0%。按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2.4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9.70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0.07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78.5%、2.5%、121.2%,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7.6%、61.1%、31.3%。按建设性质分:新建项目23.15亿元,较2014年增长159.6%,占总投资的比重为71.9%;扩建项目0.87亿元,较2014年增长13.7%,占总投资的比重为2.7%;改建和技术改造8.18亿元,较2014年降低46.8%,占总投资的比重25.4%。 2015年,阿拉善右旗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2个,其中:区内项目4个、区外项目8个。引进区内外实际到位资金20.6亿元,较2014年增长11.9%。其中:引进区内资金9.2亿元、区外资金11.4亿元,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0.5%。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个,协议引资金额180.1亿元。新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开工2个,开工率28.6%。 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有教育事业单位12个,其中完全小学4所(蒙授1所),汉授普通完全中学、蒙授初级中学、蒙汉合授公办幼儿园、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研室、招生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1所。有在校学生和幼儿2559人(蒙授439人),其中,高中558人(职中64人),初中580人(蒙授109人),小学975人(蒙授190),幼儿446人(蒙授140人)。核定全旗教职工编制496名,现有在职教职工460人,其中专任教师380人,教辅工勤人员80人。小学纯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适龄学生纯入学率97.60%。初中、小学毕业率100%,辍学率均为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35%。高考上线率98.9%。高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5.06%,毛入学率103.78%。 科学技术 2015年,阿拉善右旗共争取盟级科技项目9项11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增长率达10%。巴彦高勒被认定为“阿拉善盟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阿拉善右旗骆驼产业科技园区”被认定为 === 七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全年举办各类农牧民培训班37期,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000份,累计培训农牧民2300人(次)。 文化事业2015年,阿拉善右旗出版发行了阿拉善右旗首部《阿拉善右旗书画、摄影集萃》,涉及117幅书法作品,36幅绘画、刺绣作品和91幅摄影作品。成功举办了骆驼文化、社会成就、石刻岩画、历史民族文化等展览;举办了首届全旗马头琴、二胡培训班和全旗少儿硬笔书法展。承办了全盟第十 届蒙古族学校“丹德尔”杯诗歌朗诵、“阿拉善之韵”杯长调民歌比赛、首届“天赐陶布秀尔”杯阿拉善陶布秀尔综艺大赛。 卫生事业2015年,阿拉善右旗新农合参合覆盖率达100%,共为9160位参合农牧民报销医疗费用250.28万元。完成了全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升级,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4.24%;六苗平均接种率和儿童建卡率均达100%。卡介苗、乙肝疫苗及时率均达到自治区标准。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92.64%;产检率92.64%;住院分娩率100%;无孕 妇死亡。0—7岁以下儿童系统化管理率92.82%;新生儿死亡率6.13‰。妇女病普查率80.43%,妇科病患病率21.32%。各卫生监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阿拉善右旗地图阿拉善右旗地图2015年,阿拉善右旗组织开展那达慕及社区太极拳、健身秧歌、健步行等健身活动。举办了首届公路自行车比赛、乒乓球邀请赛、排球赛、搏克比赛、七人制足球赛、台球比赛、搏克月季争霸赛。组队参加西部盟市县旗及鄂尔多斯搏克协作赛、兰州市“迎春杯”老年门球比赛、青海“华德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全区“益寿杯”、阿盟及周边城市老年运动会门球;参加全盟“工运杯”、全区“劳动杯”职工足球比赛。应邀参加了呼伦贝尔市“沙力搏尔搏克”交流学习和研讨活动。 社会保障2015年,阿拉善右旗通过财政“一卡通”为162户259名城镇低保户和118户180名农牧区低保户发放低保金272.28万元。共救助孤儿、“三无”、“三民”人员51人,发放救助资金62.56万元。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大病医疗救助228人,发放救助资金143.7万元。为341户生活困难群众发放电价补贴2.64万元。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73.3%。为全旗516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61.75万元。全年下拨受灾苏木镇各类救助资金220万元,并将救灾资金施行“一卡通”资金管理方式发放。 2015年,阿拉善右旗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759人,享受待遇1907人,其中参保缴费5852人,全面做到应保尽保。退牧还草和公益林项目区参保的农牧民达到5594人,其中:享受待遇2214人。为2333人企 退休(职)人员调整养老金标准,人均增资177元/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055元/月。为2165名享受待遇农牧民人均增长养老金139元/月,人均养老金达1501元/月。 历史文化编辑风俗春节蒙古族称之为“白节”,蒙语“查干萨日”。节日前家家置备糖酒、各类奶食品和面食品,以待来访之客。节日期间,牧民穿着节日服饰,相约数十人携带白酒、哈达。骑马、骆驼走群访户,相互拜年。从初一开始设酒宴娱乐,摆羊背子,断断续续直到月底。城镇居民春节习俗与汉族趋于一致。 那达慕“那达慕”意为“娱乐”之意,为传统集会。多在草场好、牲畜肥壮之年的夏、秋季举行。解放后,全旗举办的那达慕加进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文体表演、成就展览等新的内容,同时保留了传统的射箭、赛骆驼、摔跤等体育项目。 敖包会牧民在空旷的高地,堆积石块,作为祭天地的地方,称之为“敖包”。祭祀时下埋符咒,上置高杆,悬挂布幡。每年农历六月初三,四方牧民会集敖包,焚香叩拜,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祭毕举行传统的体育活动。祭敖包即是一种宗教活动,又是一种娱乐活动。“文化大革命”中敖包会被迫停止。70年代后期,逐步恢复。不但保留传统项目,还增加赛歌、放电影、录像、物资交流等内容。 宗教阿拉善右旗有基督教、藏佛教两种佛教,全旗共有活佛2人,教职人员168人,信教群众5000人,活动场所5处,分布于库日木图庙、库列图庙、巴丹吉林庙、夏日嘎庙、特布希庙。 ===第一产业2015年,阿拉善右旗牲畜总头数21.34万头(只),较2014年增长1.1%。全旗总播种面积44544亩,较2014年增长1.1%。 2015年,阿拉善右旗种植梭梭苗木1420万株,人工造林11.8万亩,完成投资1736万元;封沙育林建设项目国家专项资金投资700万元,封沙育林10万亩。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849.21万亩,补偿基金总额12217万元。实施草原禁牧面积5941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188.92万亩,全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9808.37万元,受益农牧民11977人。鼓励、扶持农牧民发展林沙产业,通过发放林业贴息贷款扩大对农牧民创业扶持力度,年内发放贷款1727万元。
2015年,阿拉善右旗人工种植梭梭林、肉苁蓉面积分别达到85.6万亩和20万亩。黑果枸杞、骏枣等新兴沙草作物种植2420亩、温棚沙葱31座,大田沙葱15亩、甘草2100亩。
 
2015年,阿拉善右旗兑现羊绒提质补贴59.34万元,新建绒山羊核心群40个、种羊场1个,测定培育种公羊68只,重点核心群投放种公羊46只。
=== 第二产业=== 
2015年,阿拉善右旗工业总产值完成38.8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98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8.6%和8.4%。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5.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70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8.0%和8.3%(增加值部分增速为可比价)。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完成32.33亿元,较2014年增长7.8%。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5.7%。
=== 第三产业=== 2015年,阿拉善右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6亿元,较2014年增长7.2%。按城乡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4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1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7.3%和7.0%。餐饮业和住宿业营业额分别完成2.08亿元和0.11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19.5%和17.8%。与国内近80家旅行社达成了游客输送协议,全面更新阿右旗旅游官网,发布各类网络旅游信息近500条。制作手机版PPT宣传有关赛事、活动并通过微信传播,点击量达2.4万次。全年接待各类型游客58.43万人(次),较2014年增长22.3%;旅游综合收入6.54亿元,较2014年增长44.1%。
2015年,阿拉善右旗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100.8%。八个大类中五升三降,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分别上涨0.1%、5.6%、6.7%、2.5%、3.2%;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下降3.8%、0.2%、0.8%。
== 社会事业 编辑==  === 教育事业=== 截至2015年,阿拉善右旗有教育事业单位12个,其中完全小学4所(蒙授1所),汉授普通完全中学、蒙授初级中学、蒙汉合授公办幼儿园、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研室、招生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1所。有在校学生和幼儿2559人(蒙授439人),其中,高中558人(职中64人),初中580人(蒙授109人),小学975人(蒙授190),幼儿446人(蒙授140人)。核定全旗教职工编制496名,现有在职教职工460人,其中专任教师380人,教辅工勤人员80人。小学纯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适龄学生纯入学率97.60%。初中、小学毕业率100%,辍学率均为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35%。高考上线率98.9%。高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5.06%,毛入学率103.78%。 === 科学技术=== 
2015年,阿拉善右旗共争取盟级科技项目9项11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增长率达10%。巴彦高勒被认定为“阿拉善盟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阿拉善右旗骆驼产业科技园区”被认定为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全年举办各类农牧民培训班37期,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000份,累计培训农牧民2300人(次)。
=== 文化事业=== 2015年,阿拉善右旗出版发行了阿拉善右旗首部《阿拉善右旗书画、摄影集萃》,涉及117幅书法作品,36幅绘画、刺绣作品和91幅摄影作品。成功举办了骆驼文化、社会成就、石刻岩画、历史民族文化等展览;举办了首届全旗马头琴、二胡培训班和全旗少儿硬笔书法展。承办了全盟第十一届蒙古族学校“丹德尔”杯诗歌朗诵、“阿拉善之韵”杯长调民歌比赛、首届“天赐陶布秀尔”杯阿拉善陶布秀尔综艺大赛。 === 卫生事业=== 2015年,阿拉善右旗新农合参合覆盖率达100%,共为9160位参合农牧民报销医疗费用250.28万元。完成了全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升级,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4.24%;六苗平均接种率和儿童建卡率均达100%。卡介苗、乙肝疫苗及时率均达到自治区标准。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92.64%;产检率92.64%;住院分娩率100%;无孕产妇死亡。0—7岁以下儿童系统化管理率92.82%;新生儿死亡率6.13‰。妇女病普查率80.43%,妇科病患病率21.32%。各卫生监督覆盖率100%。 === 体育事业===阿拉善右旗地图阿拉善右旗地图2015年,阿拉善右旗组织开展那达慕及社区太极拳、健身秧歌、健步行等健身活动。举办了首届公路自行车比赛、乒乓球邀请赛、排球赛、搏克比赛、七人制足球赛、台球比赛、搏克月季争霸赛。组队参加西部盟市县旗及鄂尔多斯搏克协作赛、兰州市“迎春杯”老年门球比赛、青海“华德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全区“益寿杯”、阿盟及周边城市老年运动会门球;参加全盟“工运杯”、全区“劳动杯”职工足球比赛。应邀参加了呼伦贝尔市“沙力搏尔搏克”交流学习和研讨活动。 === 社会保障=== 2015年,阿拉善右旗通过财政“一卡通”为162户259名城镇低保户和118户180名农牧区低保户发放低保金272.28万元。共救助孤儿、“三无”、“三民”人员51人,发放救助资金62.56万元。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大病医疗救助228人,发放救助资金143.7万元。为341户生活困难群众发放电价补贴2.64万元。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73.3%。为全旗516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61.75万元。全年下拨受灾苏木镇各类救助资金220万元,并将救灾资金施行“一卡通”资金管理方式发放。 2015年,阿拉善右旗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7759人,享受待遇1907人,其中参保缴费5852人,全面做到应保尽保。退牧还草和公益林项目区参保的农牧民达到5594人,其中:享受待遇2214人。为2333人企业退休(职)人员调整养老金标准,人均增资177元/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055元/月。为2165名享受待遇农牧民人均增长养老金139元/月,人均养老金达1501元/月。 历史文化编辑 == 风俗== === 春节=== 蒙古族称之为“白节”,蒙语“查干萨日”。节日前家家置备糖酒、各类奶食品和面食品,以待来访之客。节日期间,牧民穿着节日服饰,相约数十人携带白酒、哈达。骑马、骆驼走群访户,相互拜年。从初一开始设酒宴娱乐,摆羊背子,断断续续直到月底。城镇居民春节习俗与汉族趋于一致。 === 那达慕=== “那达慕”意为“娱乐”之意,为传统集会。多在草场好、牲畜肥壮之年的夏、秋季举行。解放后,全旗举办的那达慕加进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文体表演、成就展览等新的内容,同时保留了传统的射箭、赛骆驼、摔跤等体育项目。 === 敖包会=== 
牧民在空旷的高地,堆积石块,作为祭天地的地方,称之为“敖包”。祭祀时下埋符咒,上置高杆,悬挂布幡。每年农历六月初三,四方牧民会集敖包,焚香叩拜,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祭毕举行传统的体育活动。祭敖包即是一种宗教活动,又是一种娱乐活动。“文化大革命”中敖包会被迫停止。70年代后期,逐步恢复。不但保留传统项目,还增加赛歌、放电影、录像、物资交流等内容。
=== 宗教=== 
阿拉善右旗有基督教、藏佛教两种佛教,全旗共有活佛2人,教职人员168人,信教群众5000人,活动场所5处,分布于库日木图庙、库列图庙、巴丹吉林庙、夏日嘎庙、特布希庙。
== 特产== 
阿拉善右旗主要特产有:绒制品、奶皮子、奶酪、奶油、奶豆腐、奶饼、羊肉等。
== 风景名胜==
===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沙漠海拔高度1200~1700米,沙峰相对高度在300~500米不等,是世界上相对高度最高的沙漠,被誉为“世界最高的沙丘”。 <ref>[https://www.sohu.com/a/369207456_120310355 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 </ref>
=== 曼德拉山岩画===
曼德拉山岩画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曼德拉苏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内,分布着4234幅数千年前的古代岩画,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曼德拉山岩画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形象生动,古朴粗犷,年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和元、明、清各代,记载了当时的经济、文体、生活情景和自然环境、社会风貌。其题材广泛,堪称为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对研究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美术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库热图庙===
库热图庙(寺名:方等寺)位于阿拉腾敖包镇树贵境内,距旗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东北167.5公里。该寺庙建于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取名呼热廷苏莫,系蒙古语;呼热廷,院落;苏莫,庙。因庙址南、西、北三面被沙漠所围,形成院墙,故名。是阿拉善八大寺庙之一。较大的寺庙建筑有两座,其中朝格沁多根(大经堂)有49间,满巴殿(医学殿)25间。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人民政府赐“方筹寺”匾额(藏语名达西坡勒吉林)。
=== 库日木图庙===
库日木图庙(又称阿规庙,寺名宗乘寺)位于原雅布赖镇哈鲁乃境内,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阿拉善八大寺庙之一,主要经堂座落于雅布赖山崖中的石窟。该寺建筑面积有331.8平方米,经塔8座。
=== 夏日嘎庙===
夏日嘎庙位于阿拉腾敖包镇巴音套海嘎查境内,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我旗建筑最早的寺庙之一,现建筑面积792平方米,经塔8座,现有喇嘛31名。
== 著名人物==
阿拉善右旗著名人物有:许玉科、赞德来、阿拉坦其其格、巴德玛、阿日布杰、阿旺丹德尔、仓央嘉措等。
19,0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