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国立政治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增加 8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国立政治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简称为政大附中、政附、政中(英文简写AHSNCCU,英文: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为国立政治大学所设立的附属 [[ 高级中学 ]] ,位于台北市文山区,校园邻近猫空缆车、台北市立 [[ 动物园 ]] 、国立政治大学、指南宫。设有国中部,为一国立完全 [[ 中学 ]]
108学年度起,开办招收 [[ 国际 ]] 学生的海外揽才子女专班 (AIHSNCCU)。
=特色==
政大附中为继师大附中后的 [[ 台北市 ]] 第二所国立高中,其办学理念也类似师大附中:自由学风,并标榜以学生自治为优先。以现代化五大方向为课程设计特色: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 [[ 国际化 ]] 。以无障碍、无围墙、无钟声、无发禁、无制服、无留级、无体罚为政大附中之「七无」。注重外语课程,并设置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预修大学课程),以为升学做准备  政大附中设有一些独特的硬体设备,如网路咖啡吧等等。并规划人手一台[[电子]]书包
政大附中设有一些独特的硬体设备,如网路咖啡吧等等。并规划人手一台电子书包。
政大附中高中部于2005年第一次招生。
在2005年基本学力测验的申请入学中,政大附中申请的最低分数门槛设为250分,并只开放50个名额,以期提高最低录取分数。在此届的申请入学中,政大附中的热门程度仅次于师大附中。申请入学的结果:政大附中的一般生入学成绩最低为275分,高于成功 [[ 高中 ]] (成功高中开放近300个名额。) 政大附中在2005年登记分发中招收213名[[学]]生。结果在男女志愿排名上,政大附中均以最低率取分数269分居第三志愿,使得北市传统男生第三志愿的成功高中(最低率取分数268-269分)以及北市传统女生第二志愿的中山女高(最低率取分数266分)各降为男女的第四志愿。但因为政大附中只收6班(250人),而成功有24班(996人),中山有25班(1038人),因此部份人士不认同以最低录取分数所排名的结果。
政大附中在2005年登记分发中招收213名学生。结果在男女志愿排名上,政大附中均以最低率取分数269分居第三志愿,使得北市传统男生第三志愿的成功高中(最低率取分数268-269分)以及北市传统女生第二志愿的中山女高(最低率取分数266分)各降为男女的第四志愿。但因为政大附中只收6班(250人),而成功有24班(996人),中山有25班(1038人),因此部份人士不认同以最低录取分数所排名的结果。目前的政大附中高中一年级学生有250人,男生189人,女生61人,共分6班(其中101班为 [[ 语文 ]] 实验班)。国中部一年级为175人。
==沿革==
1998年,经行政院审查通过,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汤志民兼任筹备处主任。
 2005年, [[ 教育部 ]] 中部办公室(国民及学前教育署前身)同意于2005年开放招生,由汤志民担任首任校长。 
2010年,因H1N1疫情停止实施“跑班制”,后不曾回复。
 
2010年,经教育部认证的数理资优班成立。
 
2014年,教育部学校评鉴荣获总评一等佳绩。
 2015年,与 [[ 经济部 ]] 工业局合作,担任“智慧校园整合研发计划案”示范学校。 2015年, [[ 英语 ]] 国际特色班成立。 
2019年,成立国际部(教育部海外揽才子女专班)
==学生活动==
 固定在九月最后一个礼拜五举行“制服日”的传统,政大附中学生当日可自由着装。[9][10] 所以称为制服日,乃该活动早期因为政大附中学生没有制服,为增添乐趣于该日穿着其他 [[ 学校 ]] 制服,诸如建国中学、北一女中等校,数年后,流行男女反穿,即男生穿着北一女中、中山女高、景美女中之制服,而女生穿着建国中学、成功高中等校制服。尔后,学生进行所谓cosplay,诸如马力欧、 [[ 皮卡丘 ]] 、雷神索尔等都被着装过。
2017年
 
主题为Super Hero。
 
2018年
 制服日活动延长为制服周,当周每日均有不同主题。惟本年度因适逢中秋节补假(星期一),故仅有四日。第一日为蓝衣日;第二日为制服日;第三日为动物日;第四日为电影角色日 。2019  2019
由第一日至第五日分别为黑白日、制服日、性别转换日、睡衣日、卡通人物日。
== 校园环境== 2015年,政大附中与宏碁及纬创公司及经济部工业局合作,推动“智慧校园整合研发计划案”建置智慧校园。所有新生将可自愿选择参加 [[ 计划 ]] 与否,并获发放“智慧手环”(需自行购买),该手环用于记录学生在校内的活动状况,有利于维护个人和校园安全。学校绘制校园 [[ 地图 ]] ,搭配侦测系统互相应用,以利学生遇到危险时,学校能掌握状况。[12][13] 然而至105学年度起,便不再针对全校推广此项计划,仅供数理资优班专题研究课程使用。
[[Category:520 教育总论]]
723,2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