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慈利县

增加 44,14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慈利县</big> ''' |- | File:TimgKUDT3CMZ23.jpg|缩略图|慈…”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慈利县</big> '''

|-

|
[[File:TimgKUDT3CMZ23.jpg|缩略图|慈利县|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0753244004&di=06ae0ab28825673c80ad274aaac94211&imgtype=0&src=http%3A%2F%2Fcdn.moji002.com%2Fimages%2Fsimgs%2F2017%2F07%2F19%2F15004647560.41244400.1061_android.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5%88%E5%88%A9%E5%8E%BF&step_word=&hs=0&pn=0&spn=0&di=53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509825374%2C3555312873&os=2699578819%2C954295171&simid=4212938488%2C821605538&adpicid=0&lpn=0&ln=1608&fr=&fmq=160074315958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cdn.moji002.com%2Fimages%2Fsimgs%2F2017%2F07%2F19%2F15004647560.41244400.1061_android.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twgqt_z%26e3B453t_z%26e3Bv54AzdH3FstejetjoAzdH3Frtvp76jAzdH3Fbac8ccd0&gsm=2&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慈利县,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东部,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慈利县东北与石门县毗连,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武陵源区、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连接,是一个“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

慈利县现辖15个镇、10个乡,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7%,其中山地面积340万亩,耕地面积65.37万亩,总人口705792人。

2016年,慈利县地区生产总值167.08亿元,比2015年增长8.1%。

慈利县自古素有“银澧金慈”之称, 是“中国杜仲之乡” 、“中国大理石之乡”、 “中国温泉之乡”、 “中国小水电之乡”、“中国大鲵之乡”、 “中国富硒食品产业化基地县”、 “中国最美休闲旅游度假名县”、 及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是“湖南省旅游强县”及“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 、“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 2017年,慈利县正式启动撤县设市(慈利市)工作。

2018年12月,慈利县喜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 2019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慈利县等13个县市区脱贫摘帽的批复。

=='''建置沿革'''==

'''名称由来'''

据《慈利县志》:“山孕五矿,民以铜、铅、铁、锥之利相擅,地利饶给”,方物颇著,素有“银澧金慈”之誉,加以“土俗仁慈”,“尚义好文”,隋朝乃改名慈利。

[[File:TimgROBNJF5L34566yhh1234.jpg|缩略图|慈利县|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0754243798&di=0d19b31041973a9f72727f76ed08c467&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315%2Fa5c3a4027e2a49299854269651f5c04d.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5%88%E5%88%A9%E5%8E%BF&step_word=&hs=0&pn=15&spn=0&di=17721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960901521%2C3140885028&os=282092072%2C297063764&simid=0%2C0&adpicid=0&lpn=0&ln=1608&fr=&fmq=160074415521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315%2Fa5c3a4027e2a49299854269651f5c04d.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na89d98d8_llblnlc0&gsm=a&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历史沿革'''==

春秋末,周楚平王之孙白胜筑城于零水之畔,即白公城。
秦朝,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辖区为36郡,在黔中郡下置慈姑县(县治官塔坪,今慈利县蒋家坪乡太坪村),是澧水流域最早的行政区划,辖今慈利、安乡、澧县、津市、临澧、石门、桑植各县及永定区、武陵源区、湖北省公安、鹤峰县、湖南省桃源县一部分。

西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将慈姑县分置为零阳(县治在白公城)、充、孱陵县三县。

三国时期,吴国吴景帝永安六年(263),置天门郡,郡治在充县(今永定区),析零阳、充县地设溇中县(县治在今慈利三官寺乡),辖零阳、充、溇中三县。

西晋,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析零阳县设澧阳县(今石门、澧县一带),析溇中县设临澧县(今桑植、永定一带)。天门郡辖零阳、充、临澧、溇中、澧阳五县。

南北朝,梁敬帝绍太元年(555),废天门郡设石门郡,郡治零阳县。

隋朝,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慈利县,属崇州,县名取“土俗淳慈,产物得利”之义。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崇州,改隶澧阳郡。

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改澧阳郡为澧州。高宗麟德元年(664),废充县,并崇义县入慈利县。

宋朝,太祖乾德元年(963),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属荆湖北路。

元朝,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升澧阳军州为澧州路。

至元十四年(1277),改澧州路总管府,领慈利、澧阳、石门、安乡四县。

元贞元年(1295),升慈利县为慈姑州,旋复名慈利州,辖今慈利、桑植、永定、武陵源等区县。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降慈利州为大庸县,旋复名慈利县。 洪武九年(1376),慈利县隶常德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划常德府所属慈利、石门、澧州、安乡改隶岳州府。 洪武二十九年(1396),设九溪卫(卫治在今慈利县江垭),领前、后、左、右、中五所及添平、麻寮、安福诸所。

清朝,雍正八年(1730),改土归流,升澧州为直隶州,改隶澧州。割麻寮所(慈利十七都部分地及十八都)入容美司,置鹤峰州;割安福所(慈利十六都)入桑植司置桑植县。

雍正十三年(1735),拨慈利十、十一、十二、十三都及八、九、十四都各部分地置永定县(今永定区)。

民国,五年(1916年),湖南省裁撤武陵道,将大庸、桑植、慈利县划规辰沅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裁撤“道”的建制,仅存省、县两级,所以,大庸、慈利、桑植三县均属省直辖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24日,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等,领导红军二、六军团解放大庸县,建立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长征,湖南省建湘西绥靖处,管辖慈利、大庸、桑植、临澧、石门、澧县等6个县,专员办事处,设在慈利县。

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938年至1949年),湖南全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庸与桑植属第八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永顺。慈利县属第四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常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

1958年,慈利县官地坪、竹叶坪、氽湖等地划至桑植县。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地级市,辖慈利、桑植两县和永定、武陵源两区。

1988年,慈利县索溪峪镇划至武陵源区。

1996年,慈利县辖12个镇、4个民族乡:零阳镇、东岳观镇、[[通津铺镇]]、杉木桥镇、象市镇、江垭镇、[[苗市镇]]、零溪镇、岩泊渡镇、溪口镇、高桥镇、龙潭河镇、三官寺土家族乡、高峰土家族乡、许家坊土家族乡、金岩土家族乡。县政府驻零阳镇。

2000年,慈利县辖零阳镇、岩泊渡镇、[[溪口镇]]、东岳观镇、通津铺镇、杉木桥镇、象市镇、江垭镇、苗市镇、零溪镇、高桥镇、龙潭河镇、广福桥镇、南山坪乡、宜冲桥乡、洞溪乡、金坪乡、景龙桥乡、二坊坪乡、三合口乡、国太桥乡、庄塌乡、杨柳铺乡、朝阳乡、三官寺土家族乡、高峰土家族乡、许家坊土家族乡、金岩土家族乡、赵家岗土家族乡、甘堰土家族乡、阳和土家族乡共31个乡镇,675个行政村(居委会)。

2004年,慈利县辖13个镇、18个乡(其中7个民族乡):零阳镇、岩泊渡镇、溪口镇、东岳观镇、通津铺镇、杉木桥镇、象市镇、江垭镇、苗市镇、零溪镇、高桥镇、龙潭河镇、广福桥镇、南山坪乡、宜冲桥乡、洞溪乡、金坪乡、景龙桥乡、二坊坪乡、三合口乡、国太桥乡、庄塌乡、杨柳铺乡、朝阳乡、三官寺土家族乡、高峰土家族乡、许家坊土家族乡、金岩土家族乡、赵家岗土家族乡、甘堰土家族乡、阳和土家族乡。

2015年09月,慈利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2015年11月27日,湖南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105号)批复同意:国太桥、庄塌、三合口3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三合镇。朝阳乡、零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零溪镇。景龙桥乡、二坊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二坊坪镇。撤销金坪乡、龙潭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龙潭河镇。撤销宜冲桥乡,调整岩泊渡镇、甘堰土家族乡的部分行政区域。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慈利县在其中 。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12月,慈利县辖15个镇、10个乡(其中7个民族乡):零阳镇、岩泊渡镇、溪口镇、东岳观镇、通津铺镇、杉木桥镇、象市镇、江垭镇、苗市镇、高桥镇、广福桥镇、三合镇、零溪镇、二坊坪镇、龙潭河镇、南山坪乡、洞溪乡、杨柳铺乡、三官寺土家族乡、高峰土家族乡、许家坊土家族乡、金岩土家族乡、赵家岗土家族乡、甘堰土家族乡、阳和土家族乡。
县政府驻零阳镇笔架路。

[[File:U=1498672246,1115175520&fm=26&gp=0.jpg|缩略图|慈利县|居中|[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498672246,1115175520&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5%88%E5%88%A9%E5%8E%BF&step_word=&hs=0&pn=22&spn=0&di=992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498672246%2C1115175520&os=218322047%2C2440150202&simid=0%2C0&adpicid=0&lpn=0&ln=1608&fr=&fmq=160074415521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baifuhai.cn%2Fdata%2Fattachment%2Fforum%2F201911%2F15%2F203914sxe6q30ed3vhjedk.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u7iwt_z%26e3BvgAzdH3Fu5674_z%26e3Brir%3F451%3D6j1t6jvp%26pt1%3D0al98%2625p5%3Dswfpr5fp&gsm=a&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慈利县隶属湖南省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东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东北与石门县毗连,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连接,地处东经110°27′-111°20′,北纬29°04′-29°41′。慈利县境东西最大距离72.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69公里,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慈利县地处澧水中游,属湘西山区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余脉在境内分为3支东西走向的山脉,澧、溇两水纵贯全境,蜿蜒于县西北部和中部。北支的高架界,海拔1409.8米,为县境最高峰。中支的宝峰山、马儿岭,南支的剪刀寺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澧水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县境,沿岸有河谷平原,最低处苗市镇界溪河边海拔75米,山河相间,构成三山两谷。慈利县境内岩性组成主要是碳酸盐岩类,占总面积的5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山原为主,占总面积的64%。

'''气候特征'''

慈利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8℃,年活动积温5200℃,年日照1563.3小时,年均太阳光辐射总量102千卡/平方厘米,年降雨日143.2天,年降雨量1390毫米,无霜期年均267.6天。慈利县境内的五雷山气温昼高夜低,冬寒夏凉,最高温度为32℃,平均温度11.6℃。

'''水文条件'''

慈利县境内地表水系发育,除澧水干流外,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6条。现已建成上型水库109座,调水工程1处,提水工程84处,农村集中供水水厂32个,山塘9262口,河坝512处,农村水电站46处。 其中一级支流27条,二级支流36条,三级支流27条,四级支流6条,分属澧水和沅水两大水系,以澧水水系为主,流入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3.3%,澧水干流及其最大的一级支流溇水纵贯全境。慈利县境内修筑多个大开型水库,有江垭水库、赵家垭水库。

'''自然资源'''

截至2016年,境内除溇水、澧水两大干流外,还有流域面积在10k㎡以上的溪河87条,年均降水量54亿立方米,年均水能理论蕴藏量86KW,可开发量68万KW,现有湘慈AES、江垭、关门岩、[[长潭河]]、茶林河等水电站42座,年发电量达53万KW。

'''生物资源'''

慈利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县”。2016年慈利县森林覆盖率达66.53%,森林资源蓄积量达722.82万立方米,完成营造林面积15.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04万亩、低产林改造1.8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中幼林抚育6万亩。杜仲产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杜仲之乡”;乌桕产量居全省首位,桐油产量居全省前列,还盛产油茶、茶叶、柑桔、烟草、苎麻等。境内崇山峻岭是名贵中药材的宝库,植物品种2377种,其中珍贵树木427种,尤其是名贵中药材杜仲面积达40万亩,是全国最大、世界著名的杜仲基地县。慈利县生长着银杏、珙桐等427种珍贵树木,种植名贵药材40万亩,其中以江垭镇最为突出的慈利县被誉为“中国杜仲之乡”;由中科院命名的“慈利金香柚”;慈利县还盛产茶油;洞溪七姊妹辣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另外还集聚了云豹、大鲵等472种野生动物。

'''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大理石、钾、镍、钼、[[雄黄]]、黄铁、赤铁等。

'''人口民族'''

2016年,慈利县总户数245771户,户籍总人口705792人,其中男性361723人,女性344069人,男女性别比约为105:100,人口性别比例基本正常。城镇人口119754人。从人口年龄段的分布看,0-17岁119218人,占总人口16.89%,18-34岁146740人,占总人口20.79%,35-59岁280213人,占总人口39.7%,60岁及以上159621人,占总人口22.62%。

2016年末常住人口61.39万人,城镇人口26.81万人,城镇化率43.7%。人口出生率为10.09‰,死亡率为5.87‰,人口自然增长率4.22‰。

'''民族'''

慈利县是一个多民族县,有汉族、土家族、白族、回族、苗族等17个民族,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1%。

政治体制

县委书记:邱初开

县委副书记、县长:高靖生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群策

县[[政协主席]]:吴淑元 (截至2018年3月)

=='''经济概况'''==

'''综述'''

2016年,慈利县地区生产总值167.08亿元,比2015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7亿元,比2015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1.66亿元,增长6.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4.87亿元,比2015年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88.23亿元,比2015年增长10.8%。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730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2016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4110美元。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0:32.4:50.6优化为16.3:30.9:52.8。

2016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7.9%,比2015年提高2.8%。

=='''第一产业'''==

'''农业'''

2016年,慈利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5亿元,增加值27.59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3.7%、3.8%。其中:种植业产值23.47亿元,实现增加值17.46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3.7亿元,增加值2.95亿元,增长5.4%;畜牧业产值13.27亿元,增加值5.9亿元,增长2.6%;渔业产值1.43亿元,增加值8992万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385万元,增长7.8%。
2016年,慈利县耕地面积65.37万亩,粮食种植面积92.3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9.57万吨,比2015年减产1.6%;油料种植面积34.14万亩,油料产量3.89万吨,增长3.7%;蔬菜种植面积15.95万亩,增长6.5%,蔬菜产量26.67万吨,增长8.5%,其中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7.81万亩;烟叶种植面积4.05万亩,烟叶产量0.5万吨。年末茶园面积2.12万亩,茶叶产量1828吨,增长3.1%,果园面积21.1万亩,水果产量18.83万吨,增长2.9%。全年出栏肉猪49.27万头,下降2.5%;出笼家禽239万羽,增长4.8%;肉类总产量4.6万吨,下降6.6%;禽蛋产量1.01万吨,增长2.0%;水产品养殖面积3.3万亩,总产量0.67万吨。 [3]

2016年,慈利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88家,其中拥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41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36亿元,销售收入28.4亿元,利润1.97亿元,上交税金3200万元。新增省级绿色认证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个、绿色认证基地和地方标准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65个。

2016年,慈利县落实农机购置补贴500万元,共补贴农机具1500台套,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7万千瓦,增长3.6%;农机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5.5%,同比提高2个%。农村用电量6377万千瓦时,化肥施用实物量8.86万吨。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507处,完成水利工程投资2.36亿元,完成土石方569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7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64千公顷,人均水资源4220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867毫米,人均用水量297立方米,新增农村饮水受益人口1.97万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100%。

2020年9月,被确定为湖南省综合油料大县。

=='''第二产业'''==

2016年,慈利县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4.87亿元,比2015年增长6.7%。全县8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2.05亿元,比2015年增长5.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6亿元,比2015年增长6.7%,上缴税收0.77亿元,下降18.9%。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总产值2.72亿元,增长1.7%,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值59.33亿元,增长5.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销售产值60.99亿元,增长5.8%,产销率为98.18%,其中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3.45亿元。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3.37亿元,比2015年增长0.5%;利润总额1.93亿元,比2015年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7家,亏损面16.7%。

2016年,慈利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89亿元,增长2.7%。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慈利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06亿元,比2015年增长16%,不含农户投资71.16亿元,增长24.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89亿元,下降36.9%。年内房屋竣工面积10.71万平方米,增长3.5%。商品房销售面积10.1万平方米,增长60.8%;商品房销售额3.49亿元,增长55.7%。全年销售商品房830套,同比增加263套,增长46.4%。

'''房地产业'''

2016年,慈利县10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91亿元,增长60.5%,已开工项目78个,竣工项目38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3个,完成投资30.32亿元。

'''国内贸易'''

2016年,慈利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4亿元,比2015年增长11.6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5.35亿元,增长11.3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59亿元,增长12.7 %。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4.25亿元,增长8.7%,零售业41.80亿元,增长12.0%;住宿业2.14亿元,增长15.4%,餐饮收入7.73亿元,增长10.1%。按限额类别分,限额以上8.47亿元,增长10.1%,限额以下47.46亿元,增长11.9 %。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2.11亿元,比2015年增长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6755万元,增长4.8%,日用品类2316万元,下降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8755万元,增长14.4%,化妆品类1060万元,增长3.1%,金银珠宝类3670万元,增长23.6%,汽车类3.06亿元,增长8.4%。

2016年共签约重点招商项目17个,实际利用内资13.45亿元,增长18.0%,实际利用外资1727万美元,增长87.7%,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262万美元,下降16.7%。

'''财政'''

2016年,慈利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03亿元,增长10.2%。完成地方财政预算收入7.28亿元,比2015年增长6.4%,税收收入完成7.4亿元,增长6%,上划中央两税1.71亿元,增长8.9%,上划中央所得税1.14亿元,增长31%,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6亿元,增长6.6%,其中医疗卫生支出4.14亿元,增长5.1%,农林水事务支出7.15亿元,下降1.2%,教育支出7.65亿元,增长23.8%,社会保障支出6.7亿元,增长8%,住房保障支出2.01亿元,增长19.5%。 [3]

'''金融'''

2016年,慈利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97.92亿元,比2015年增长18.8%,储蓄存款余额146.09亿元,比2015年增长12%,占各项存款的73.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0.87亿元,比2015年增长16%。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52.19亿元,增长21%,短期贷款3.26亿元,比2015年增长28.8%。全年发放涉农贷款11.59亿元,全金融机构盈利3.35亿元,增长23.2%,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01亿元,不良贷款比率1.99%。

=='''社会事业'''==

2016年,慈利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量达13万册,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8个,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3%和99%,有线电视用户6.5万户。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延伸,广播电视和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789场次,观众90万人次。各类艺术团体全年表演383场次,观众2.1万人次。

'''教育'''

2016年,慈利县拥有普通高中4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普通小学37所,村小及教学点200个,幼儿园73所,在园幼儿1.72万人。全县拥有小学专任教师1438人,初中专任教师1720人,普高专任教师643人。本学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36787人,初中在校学生17333人,高中在校学生9432人。四中与六中完成合并,一中与雅礼开始合作。

2016年,慈利县高考,参考2887人,本科上线1612人,专科上线2755人,纯文理科考生一本上线首次突破500人大关,北大录取3人。中考成绩位居张家界市前列,三年毛巩固率、合格率、总评分分别超市平均线2.2、9.3、4.9%。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26397人次,发放金额1459万元;资助普高国家助学金5498人次550万元;资助中职国家助学金4687人次468万元;资助中职免学费学生6172人次740万元;发放助学贷款726人561万元。

'''科技'''

2016年,慈利县拥有高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19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22亿元,比2015年增长33.2%,增加值2.89亿元,比2015年增长17.9%,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9.87亿元,比2015年增长50.7%,高新技术产品利润总额2257万元,增长30.8%,税金总额2891万元,增长78.3%。全年申请专利153件,授权专利88件。

'''卫生'''

2016年,慈利县拥有卫生机构464个,其中医院11个、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32个,诊所、医务室70个,村卫生室348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2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1017人,注册护士1133人,实有床位3040个。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43‰,婴儿死亡率4.38‰。

2016年末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547456人,参合率为95%。

'''体育'''

2016年,慈利县拥有各类体育场馆74个,游泳池8个,体育运动场55个,各种训练房11个,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10万平方米。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25万人。拥有农民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84个。竞技体育成果丰硕,我县组队参加全省单项锦标赛共获4金5银3铜,女子篮球在此次锦标赛上获得第七名的好成绩。

'''社保'''

2016年,慈利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万元,比2015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2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0元,比2015年增长10.9%。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9平方米。人均家庭消费支出10208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6%。

2016年,慈利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3.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7.7万人,失业保险职工2.58万人,工伤保险职工2.3万人,生育保险职工1.8万人,全年发放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共57558万元。全县有城市低保8143人,农村低保40114人,确保城乡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月420元和220元,五保分散供养标准每人年达到3200元。全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398万元。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对象3501人,覆盖率71.3%。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4个,床位1466张,收养人数1042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566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99万元。

2016年,慈利县完成棚户区改造2812户,农村危房改造2610户。

2016年,慈利县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1195.7公顷,绿化覆盖率30.5%。城镇污水处理率74.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88.8%。

'''交通运输'''

2016年,慈利县公路里程3690公里,较“十一五”增长25%。改造农村公路204.5公里,危桥22座,安保工程完成272公里,零龙、杨通、清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交通固定投资8亿元。建成农村客运站2个,农村招呼站32个。全县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95%。

2016年,慈利县火车旅客发送量35万人次,公路旅客运输量1335万人次,公路货物运输量895万吨,水路旅客运输量14万人次,水路货物运输量26万吨。

2016年,慈利县民用汽车保有量3.75万辆,比2015年增长27.1%;私人汽车保有量3.6万辆,比2015年增长24.1%;私人轿车保有量1.73万辆,比2015年增长20.1%。

=='''历史文化'''==

'''慈利春节'''

“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年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跳丧舞又称“[[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一种丧葬仪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与摆手舞的流行地域相对应,故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

'''筛茶蛋'''

慈利土家族新娘过门的第一个春节要给婆家长辈及亲友筛茶蛋,夫妇俩背上煮熟的鸡蛋、糖、碗、匙,提着开水去各亲朋好友家筛茶蛋,每人1碗,每碗3个蛋加糖开水用茶盘送上,用茶人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即茶钱放人茶盘作为礼金。此外,逢年过节,公婆生日,媳妇都要给老人筛茶蛋。并且,土家人筛茶蛋必须是3个,千万不能是2个,否则会被误认为骂人。

'''板板龙'''

板板龙灯起源于宋朝,发源于张家界市慈利县龙潭河镇,是土家族农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舞蹈]],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风景名胜'''==

2016年,慈利县开发红岩岭、[[黄花溪]]、四十八寨等15条户外精品旅游线路,建成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江垭温泉、万福温泉4A级景区和五雷山、一线天等精品景区,建成大水泉、龙峰山庄等生态农庄10个,创建省级旅游名村6个,134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67.34万人次,增长39.0%,接待过夜游客306.08万人次,增长25.6%。实现旅游总收入30.81亿元,增长26.9%。完成旅游投资8.1亿元。

张家界大峡谷(国家4A级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大峡谷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2011年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2016年跻身全市第三大景区,2017年张家界大峡谷正式启动A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张家界大峡谷原来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做烂船峡;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乱泉峡]]。其中,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是世界最高最长[[玻璃桥]]。

江垭温泉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是张家界第一家温泉度假村,也是湘西惟一一家仿古式半露天江垭温泉。建有20余种各具特色、各富功效的高标准露天江垭温泉池和室内江垭温泉池。江垭温泉泉水清澈碧透,泉水出口温度常年54℃左右,据专家检测,江垭温泉水中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

五雷山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张家界东线旅游核心风景名胜区,它位于慈利县城东,距常张高速慈利东出口20公里处,北临石门,东依临澧,南接桃源,是东入张家界市的必经之地。五雷(仙)山,原名雷岳,海拔一千米,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

张家界龙王洞(国家4A级景区)位于江垭镇的岩板村,距江垭镇10 公里,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区向东10公里与慈利县之间主干公路53.8公里南侧10米处,交通极为便利,属张家界旅游核心景点之一,被溶洞专家称赞为“世界溶洞奇葩”,是中国最大、最古老的溶洞之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旅游开发的价值。现已探知:龙王洞总长约30公里,平均高度50米,宽80米,有58个厅台,28条石走廊,15处珍珠瀑布,3条地下阴河,湖泊2个,水花池45处,洞中石笋、石钟乳、石幔、石花遍布,[[琳琅满目]]。更有“天下第一柱”之称的龙王宝柱,顶天立地、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张家界万福温泉(国家4A级景区)位于常张高速慈利东入口处,毗邻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武陵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融中华福文化与温泉沐浴养生文化于一体,精心建造的休闲、度假旅游风景区。张家界万福温泉属天然自涌温泉,泉水清澈碧透,常年恒温53℃,富含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景区建有具神奇魅力的48个动、静露天温泉池等,掩映在天然绿色植被之中。

张家界朝阳地缝景区地处慈利县朝阳境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线天”奇观,全长5公里,垂直深度近200米。朝阳地缝为赵家垭库区流水经几亿年冲刷而形成的100多米深的崖缝,两崖仅一米多宽,景色集奇、秀、险、野、幽于一体。景区内溪水清澈,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是旅游观光、避暑休闲、考察探险的好去处。

张家界茶马古道风景区,位于慈利县三合镇,总长50公里,境内群山起伏、风景秀美,常年云雾缭绕。其中,牧羊冲是历史上无数茶马古道支线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现存有骡马客、背篓儿客歇脚饮水的官财井,有最大的驿站——[[范家大院]],有方便茶商记账磨墨的墨砚池,有见证茶马古道的千年茶王等。

=='''张家界四十八寨'''==

张家界四十八寨,位于慈利县广福桥镇,与五雷山、星德山遥相呼应,景区面积40平方公里,境内有120多座形态各异的奇秀山峰,传说闯王李自成在此建立联明抗清根据地时,依山就势建了48座雄伟山寨,并在山寨周围拦关设卡造36宫、72殿,劈山移土建造近万亩军粮梯田。

=='''江垭森林公园'''==

江垭森林公园,于200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2652公顷,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西北部,距县城约50公里,与历史名镇江垭镇隔河相望,处于张家界东线旅游核心区。

2017年,由慈利县江垭森林公园管理处申报的江垭森林公园康养基地成为第二批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慈利县博物馆'''==

慈利县博物馆,展区总面积为500平方米,展出文物300余件,分三个主题展厅,是张家界首家县级历史博物馆,收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15件,二级文物114件,三级文物575件,在全省县级单位居首位。全县有文物保护单位153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0处,为张家界东线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慈利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骑龙岗古墓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九溪卫城(九溪古城)及江垭古建筑群、梅花殿、红二六军团指挥部及红军医院旧址、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孙开华故居、唐牺支故居、慈利县县委、人民公社和大队部旧址 。此外,还有江垭水库 、赵家垭水库 、张家界红岩岭 、张家界冰雪世界、禾田居山谷、长潭河大峡谷湿地森林公园 、渔浦书院 、杜心五故居 、陈能宽故居、袁任远故居、台湾风情小镇、半岛国际旅游度假区、云朝山寺 、南洋书院、石器时代的金台村遗址、璞榔岗遗址、周朝的白公城遗址。

=='''地方特产'''==

“硒有慈利”是湖南首个全品类县域公用品牌 。硒是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有着众多的生物学功能,对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衰老等有重要作用。 慈利县是湖南富硒农产品优势产区,县域内多数地方土壤达到富硒标准,农产品硒含量均超过国内认可标准。慈利县是“中国富硒食品产业化基地县”,2017年正式启用县域公用品牌“硒有慈利”,从此慈利农特产品有了“硒有慈利”这张新名片。规划创建富硒农业产业园区30个,面积300万亩,现已启动建设富硒产业园区16个。
慈利金香柚分布广、产量高,外形呈长圆形,每个重约500~800克,大的可达1500克以上,果皮金黄、光滑、香气浓郁、果肉白色或米黄色,清脆柔软,汁液丰满,品质极佳,为上等的果中精品。一般国庆上市,比普通的柚子上市要早近一个月。金香柚果实在八月成熟时整个果实开裂,而又名"八月炸",其果形似香蕉,富含丰富的糖、维生素C和12种[[氨基酸]],以及人体所不能合成的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等等。其果香味甜,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慈利茶叶香高、味纯、耐泡、无污染,有效成份含量独步三湘四水。 慈利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5万亩,是张家界地区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有“茶叶之乡”[[美誉]]。三合镇产茶历史悠久,唐朝大将尉迟恭精选两种优茶,献给唐太宗李世民,被太宗命名“云雾王”和“笔锋春”,封为贡茶。明清时期,三合口茶叶深得朱元璋、乾隆皇帝喜爱。茶叶借皇上御封美名,漂洋过海远销南洋,盛名流传至今。 2016年9月,三合镇牧羊冲村被湖南省茶业协会命名为“湖南省十大最美茶叶村”。 2017年7月,慈利县与牧羊冲茶马古道景区分别入围2017湖南茶叶“十强生态产茶县(市)”、2017湖南茶叶“十佳茶旅景区”。

'''慈利杜仲'''

慈利杜仲是我县药材类第一个地标产品 ,杜仲,地球上仅一属一种,有“活化石”之美称,在中国有2000多年栽培利用历史 ,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杜仲雄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补肾壮阳作用。 慈利县是杜仲的主要原产地之一,素有“中国杜仲之乡”的美誉。1953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且最大的杜仲专业林场江垭国有林场,慈利县杜仲资源主要分布在江垭、洞溪、南山坪、高桥、三合等乡镇。 [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慈利县生产杜仲茶750吨、杜仲雄花茶11.5吨、杜仲茉莉花茶75吨、杜仲金银花茶6吨、杜仲烤叶1500吨、杜仲干皮160吨、杜仲干籽32吨。

慈利杜仲,杜仲俗称“[[丝棉树]]”,为多年生阔叶乔木,有的高达数丈,其叶是[[倒卵形]],树皮可作药,花实苦涩,亦可入药。慈利杜仲的皮、果、叶均含有丰富的马来树胶,可提炼热塑性高、耐水性强、绝缘性好、黏着性足的优质硬胶,是电器、化工、电讯器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它的皮可作药用,能“益精气,坚筋骨”,对医治腰膝酸痛具有奇效。慈利杜仲木质沉重,木质结构细腻美观,是建筑、家具、工艺、美术等行业的理想材料。 [84] 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慈利洞溪辣椒'''

慈利洞溪辣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慈利县洞溪乡等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其味灼辣,皮薄籽多,颜色深红,呈长圆锥形,具有独特的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
慈利县洞溪乡地处高海拔山区,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所产七姊妹辣椒滋味浓厚,辣味厚重持久,素有“辣口不辣心,上汗不上火”的美誉,“洞溪七姊妹辣椒”因此而得名。

张家界大鲵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我国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产地范围为:慈利县、桑植县、永定区和武陵源区,慈利县是“张家界大鲵”产地之一。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珍稀的两栖动物,它和恐龙同时繁盛于3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盘纪时期,被誉为“游动的活化石”和“地球纪念物”。
大鲵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肉组织柔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性。

'''糯米打糍粑'''

糯米打糍粑是浑南张家界的特色美食,在土寨苗乡,普遍流行着一种过年“打粑粑”的习俗。粑粑,有纯糯米做的,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和做的,还有包米与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还用粘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用木雕模做的,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有些爱讲究的土家人,还用蓼竹叶包成1对1对的,在粑粑内放有芝麻和糖,吃起来又甜又香,俗名叫“[[蓼叶子粑粑]]”。

'''湘西板栗'''

湘西板栗是湖南张家界的特产,素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干果之王的美称,其产量约占湖南总产量的一半。其栗子营养丰富,甜美可口,有益气健胃、健脾补肾、活血之功效。湘西传统产品油板栗,果大、色艳、质优,单果重达十一克以上,其胡萝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种重三到五倍,蛋白质含量比江浙板栗高30%到53%。

=='''所获荣誉'''==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7月,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著名人物'''==

莫俦,状元,澧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宋朝吏部尚书。

张兑,进士,元朝翰林、辰州路总管。

覃垕,元末明初茅岗土司,土家族义军首领。

周叙,进士,明朝辽东巡抚、工部尚书,诰封资政大夫。

唐仁,明朝抗倭民族英雄,诰封“镇国将军”。

杜世寿,明朝监元宰相,因割股奉母而闻名。

李师靖,明朝贵州总兵,诰封“龙虎将军”。

安长太,清朝永州总兵,诰封“膘骑大将军”。

孙开华,清朝抗法民族英雄,福建提督,被评为中国近代史100个民族英雄之一。

胡俊德,武进士,清朝抗法民族英雄,壮烈殉国。

孙道元,清朝抗日保台民族英雄,台湾义军首领,孙开华长子,壮烈殉国。

李炳寰、田邦璇,清末革命志士。

孙道仁,福建都督,曾带领福建起义,孙开华次子,民国上将。

唐牺支,全国首先响应武昌起义,领导了宜昌起义及攻占荆州之役,民国中将。

王正雅,全国率先出兵支援武昌起义,[[民国中将]]。

于兆龙,烈士,黄埔军校毕业,中共湘鄂赣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红16军政委等。

张一鸣,中共湘鄂西前委常委会委员、红4军第一路指挥部党代表等,不幸牺牲。

佘惠,烈士,参加过南昌起义、百色起义,红7军政治部秘书长等。

王育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军长,陆军中将。

王育根,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大队长,空军中将。

朱宜之,国民党第十四军[[副军长]]。

陈能宽,核物理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卓炯,经济学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杜心武,武术家,“自然门”一代宗师,爱国历史人物。

张沈川,中共第一位无线电报务员,是中共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袁任远,吉林省副主席、湖南省副主席、青海省长、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等。

蹇先任,中央纪委委员、水利部副部长等。

蹇先佛,中央纪委委员,电力工业部副部长等。

黄炳秀,湖南省委原书记。

汪啸风,中共中央委员,湖南省副省长、海南省省长、书记等。

卓康宁,湖南省副省长。

朱小黄,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曾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等

卓新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谭本宏,陆军中将,驻港部队总司令,曾任海南省委常委等。

王兴宁,中央纪委委员 [116] ,陕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赵国锋,南开大学教授,久日新材创始人、董事长 <ref>[https://www.baidu.com/s?tn=news&rtt=1&bsst=1&wd=%E6%85%88%E5%88%A9%E5%8E%BF&cl=2&origin=ps 慈利县]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7-06-29]</ref>

张立林,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

=='''参考资料'''==
{{Reflist}}
9,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