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慈利县

增加 9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降慈利州为大庸县,旋复名慈利县。 洪武九年(1376),慈利县隶常德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划常德府所属慈利、石门、澧州、安乡改隶岳州府。 洪武二十九年(1396),设九溪卫(卫治在今慈利县江垭),领前、后、左、右、中五所及添平、麻寮、安福诸所。
清朝,雍正八年(1730),改土归流,升澧州为直隶州,改隶澧州。割麻寮所(慈利十七都部分地及十八都)入容美司,置鹤峰州;割安福所(慈利十六都)入桑植司置 [[ 桑植县 ]]
雍正十三年(1735),拨慈利十、十一、十二、十三都及八、九、十四都各部分地置永定县(今永定区)。
2015年11月27日,湖南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105号)批复同意:国太桥、庄塌、三合口3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三合镇。朝阳乡、零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零溪镇。景龙桥乡、二坊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二坊坪镇。撤销金坪乡、龙潭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龙潭河镇。撤销宜冲桥乡,调整岩泊渡镇、甘堰土家族乡的部分[[行政区域]]。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 [[ 财政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慈利县在其中 。
=='''行政区划'''==
'''民族'''
慈利县是一个多民族县,有汉族、 [[ 土家族 ]] 、白族、回族、苗族等17个民族,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1%。
==''' 政治体制'''==
县委书记:邱初开
慈利县博物馆,展区总面积为500平方米,展出文物300余件,分三个主题展厅,是张家界首家县级历史博物馆,收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15件,二级文物114件,三级文物575件,在全省县级单位居首位。全县有文物保护单位153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0处,为张家界东线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慈利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骑龙岗古墓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九溪卫城(九溪古城)及江垭古建筑群、 [[ 梅花殿 ]]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及红军医院旧址、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孙开华故居、唐牺支故居、慈利县县委、人民公社和大队部旧址 。此外,还有江垭水库 、赵家垭水库 、张家界红岩岭 、张家界冰雪世界、禾田居山谷、长潭河大峡谷湿地 [[ 森林公园 ]] 、渔浦书院 、杜心五故居 、陈能宽故居、袁任远故居、台湾风情小镇、半岛国际旅游度假区、云朝山寺 、南洋书院、石器时代的金台村遗址、璞榔岗遗址、周朝的白公城遗址。
=='''地方特产'''==
'''慈利杜仲'''
慈利杜仲是我县药材类第一个地标产品 ,杜仲,地球上仅一属一种,有“活化石”之美称,在中国有2000多年栽培利用历史 ,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具补肝肾、 [[ 强筋骨 ]] 、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杜仲雄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补肾壮阳作用。 慈利县是杜仲的主要原产地之一,素有“中国杜仲之乡”的美誉。1953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且最大的杜仲专业林场江垭国有林场,慈利县杜仲资源主要分布在江垭、洞溪、南山坪、高桥、三合等乡镇。 [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慈利县生产杜仲茶750吨、杜仲雄花茶11.5吨、杜仲茉莉花茶75吨、杜仲金银花茶6吨、杜仲烤叶1500吨、杜仲干皮160吨、杜仲干籽32吨。
慈利杜仲,杜仲俗称“[[丝棉树]]”,为多年生阔叶乔木,有的高达数丈,其叶是[[倒卵形]],树皮可作药,花实苦涩,亦可入药。慈利杜仲的皮、果、叶均含有丰富的马来树胶,可提炼热塑性高、耐水性强、绝缘性好、黏着性足的优质硬胶,是电器、化工、电讯器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它的皮可作药用,能“益精气,坚筋骨”,对医治腰膝酸痛具有奇效。慈利杜仲木质沉重,木质结构细腻美观,是建筑、家具、工艺、美术等行业的理想材料。 [84] 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慈利洞溪辣椒'''
李师靖,明朝贵州总兵,诰封“龙虎将军”。
安长太,清朝永州总兵,诰封“ [[ 膘骑大将军 ]] ”。
孙开华,清朝抗法民族英雄,福建提督,被评为中国近代史100个民族英雄之一。
张立林,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
 
=='''视频'''==
{{#iDisplay:h08029h9qk2 |480|360|qq}}
=='''参考资料'''==
{{Reflist}}
9,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