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次編輯
變更
王士雄
,無編輯摘要
王{{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王士雄| 图像 = [[File: 99e101dcc9b9be8c0529ae57412531ba.jpg |缩略图|center|[http://up1.th55.cn/photo/lszy/ldmy/2013/06/99e101dcc9b9be8c0529ae57412531ba.jpg原图链接] [http://www.th55.cn/photo/a/1306/568.html]]]| 图像说明 = 王士雄|center| 出生日期 = 1808年| 逝世日期 = 1868年| 国籍 = 中国| 主要作品 =《医学随笔》;《温热经纬》| 职业 = 医生 中医温病学家}}== 人物生平=='''<big>简介</big>'''<p style="text-indent:2em;"> 王士雄,字孟英, 又字篯龙,1808年生于 浙江 钱塘(今杭州市)。他的远祖系安化(今甘肃省庆阳县)人,后移居浙江盐官(今属 海 寧 宁市),乾隆间迁钱塘定居。</p><p style="text-indent:2em;"> 王士雄曾祖王学权是一位名医,著有《医学随笔》二卷,祖父永嘉、父?沧也都精通医学,曾对该书作过补充和校注。王士雄14岁时,父重病不起,临终前曾嘱咐他:“ 人 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父亲死后,他遵家训钻研医学,但终因家境贫困,厨无宿舂,无法度日。为了生计,于同年冬去婺州(今浙江金华市)孝顺街佐理盐务。白天工作,谋食养家,晚上“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p><p style="text-indent:2em;"> 王士雄虽身处逆境,但决不因此而影响学业,反而激起了发奋图强的精神,学医之志愈坚。平时苦心攻读,手不释卷,上自《内经》 、 《难经》 , 下迄明 清 朝醫家 诸先贤著作,无不深究极研,并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海宁州志》称他“究心《灵》、《素》,昼夜考察,直造精微”。说明勤奋好学是王士雄治学最可贵之处,也是他取得学术成就的关键。</p><p style="text-indent:2em;"> 王士雄生活在西学东渐的时代,他对当时传入之西方医学持开明态度,不抱门户之见,有分析地吸取,并据理批评了中医界有些人尊经崇古、拒绝接受西说的守旧思想,反映了他善于吸取新知的治学精神。更值得指出的是,王士雄十分重视临床,注意从实践中求得真知。他平时诊务繁忙 , 溫 广泛接触 病 學派重要代表 人 物 ,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p><p style="text-indent:2em;"> 关于王士雄的卒年,史料记述不详,说法不一,但据《浙北医学史略》记载:“嘉兴已故中医张文冲述其先祖昔居渟溪,曾亲睹孟英,其人清瘦不伟,好学不倦,享寿61年,故其卒年当为1868年”。此说当属可信 。</p>
== 居於杭 医术 ==<p style="text-indent:2em;"> 王士雄学医3年之后,就开始为人治病。1824年夏间,盐业主政周光远,27岁,身体肥胖,肌肤白皙,一次登厕后,突然身冷汗出 , 世爲醫 口唇发白 , 咸豐 声音低微。有些医生诊断为“ 中 暑”,想用辛香开窍的方药。王士雄诊得患者脉象已是微软欲绝,知是阳气将脱,如再用辛开之剂,必加速危亡,于是力辟群议。众医笑他年轻无知,纷纷非难。幸病家懂医,认为王士雄说得有理,请他处方。由于一时购药不及,王士雄刚巧带有一块老姜,急令煎汁灌下,服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接着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药培补,获得痊愈。从此以后,人们有病常请他诊治,他也不负众望,挽救了不少危重病人,于是医名大震。在婺9年后 , 王士雄回到了 杭州 陷 。他踌躇满志 , 轉徙 决心在医学 上 海 干一番事业。当时的杭城,多见温热病证,而医生常从伤寒论治,用药不是辛燥温散 , 當時因戰亂 就是厚腻滋补。请王士雄诊治的 , 疫病 大 作,經 多是经其 他 医生误 治 療 后 的 复杂 病 证,他以高超的医术,救人无数。1836年春,四川石符生经杭途中 患 病 , 大多全活 开始由陈姓医生治疗,症情加重,待王士雄至,已是神志模糊,肢凉体冷,口吐痰涎,小便涩少,脉沉涩滞,难分至数了。王士雄说,这是旅途感受风湿,没有及时清理解散,邪从热化,加上误服温补药物,致使气机窒塞,邪热漫无出路,烁液成痰,逆行上攻,所以有此危象。劝说病家不必惊慌,服些疏利清化药,痰去热清 , 名震吳越 病就会好的 。 他繼承了吳又可 药用黄连、黄芩、枳实、橘皮、栀子、淡豆鼓、桔梗、杏仁、贝母 、 葉天士 郁金 、 吳鞠 通 的學說 草、紫菀、竹茹、芦菔汁等。服三剂患者即脱却险境,能起床行走,再调理10来天 , 就痊愈了。王士雄一生勤于 著 述,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富 有 学术价值的医学文献,其中 《 随息居重订 霍 亂論 乱论 》 、 《 溫熱經緯 温热经纬 》 、 《 隨 随 息居 飲 饮 食 譜 谱》 、 《归砚录》 、 《潜斋医话》和《王氏医案 》 是他的主要著作 。 </p><p style="text-indent:2em;"> 清道光年间,江浙一带霍乱流行,王士雄不避秽恶,尽力救治,并于1838年写就《霍乱论》书稿。1862年,他旅居沪地,正值霍乱猖獗,而“司命者罔知所措,死者实多”,于是将原书重订,更名为 《 溫熱經緯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一書 ,精心阐发前人有关理论 , 辑 集 溫 生平经验,议病情,论治法,附医案,创新方,对霍乱的 病 學 因、病机、辨证、防治作出了系统论述。曹炳章评价其书“实为治霍乱最完备 之 书”。 </p><p style="text-indent:2em;"> 《温热经纬》是王士雄的力作。温病学说到王士雄时代已有相当大的发展。他在 大 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采取“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的编纂原则,辑集各家医论,阐发自己见解,于1852年著成是书,使温病学说遂 成 系统 , 溯本求源 蔚为大观 , 綱舉目張 可称集温病学之大成者 , 匯編溫 后世称他为温 病 文獻 大家。 </p><p style="text-indent:2em;"> 王士雄生活在社会底层,深知民众的疾苦,“饮食失宜,或以害身命”,于是于1861年编著了《随息居饮食谱》一书,详述330多种药食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如称西瓜为天生白虎汤,用以清热解暑;梨汁为天生甘露饮,用以清胃润肺;甘蔗为天生复脉汤,用以清热养胃等等,并载述了许多民间食疗便方 , 被認為 是 習溫病學 较为系统 的 入門必讀 食品营养和食疗专书,影响颇深。 </p><p style="text-indent:2em;"> 1855年10月,王士雄携眷回到浙江盐官,赁屋而居,颜其草堂曰“归砚”。他感叹自父死后,即携一砚,游于四方,荏苒30年,此时仅载一砚归籍,而先前游医时多有所录,乘归里 之 际, 作 了整理,题曰《归砚录》 (成书于1857年) 。该书评述前贤,更着眼于启迪后学,既介绍自己的临床经验,又博采诸家之长,很有实用价值。 </p><p style="text-indent:2em;"> 《潜斋医话》多属临证心悟,有不少独到见解。他的医案记录详细,理法方药完备,深为医林所推崇。</p> == 简历 ==<p style="text-indent:2em;"> 1808年 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p><p style="text-indent:2em;"> 1821年 开始学医。</p><p style="text-indent:2em;"> 1824年 开始行医。</p><p style="text-indent:2em;"> 1868年 逝世。</p>== 主要论著 ==<p style="text-indent:2em;"> 1 王士雄.霍乱论.杭州:浙杭湖墅长胜纸行刻本,1939.</p><p style="text-indent:2em;"> 2 王士雄.王氏医案.木刻本,1843.</p><p style="text-indent:2em;"> 3 王士雄.潜斋医话.杭州:重庆堂刻本,18511.</p><p style="text-indent:2em;"> 4 王士雄.温热经纬.木刻本,1852.</p><p style="text-indent:2em;"> 5 王士雄.归砚录.海宁:归砚草堂刻本,1861.</p><p style="text-indent:2em;"> 6 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木刻本,1861.</p><p style="text-indent:2em;"> 7 王士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