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佤人民唱新歌

增加 1,36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阿佤人民唱新歌</big> ''' |- | [[File:U=3121908559,157131358&fghj9.jpg|缩略图|阿佤人民唱新歌|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0926989760&di=070dac4dda8643111cd5765eb3fe7c04&imgtype=0&src=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41221%2Fmp603198_1419144184305_31.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98%BF%E4%BD%A4%E4%BA%BA%E6%B0%91%E5%94%B1%E6%96%B0%E6%AD%8C&step_word=&hs=0&pn=3&spn=0&di=306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076327523%2C1226263755&os=3606424352%2C2211263565&simid=4168301725%2C513518755&adpicid=0&lpn=0&ln=712&fr=&fmq=160091690442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41221%2Fmp603198_1419144184305_31.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man8lb_8a0b80&gsm=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据说《阿佤人民唱新歌》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战士杨正仁在1964年根据佤族民歌创作的。1964年的冬天,杨正仁在佤族的班哲寨架设电线时,收集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佤族民歌《白鹇鸟》,这首民歌迅速点燃了杨正仁的创作热情,他便以《[[白鹇鸟]]》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经过一个月的创作,《阿佤人民唱新歌》终于脱稿,由他所在的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从此,《阿佤人民唱新歌》走进了听众的心中。
2006年8月11日,西盟阿佤山深处的岳宋乡岳宋村早早地就热闹起来,参加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来到村子里实地考察,村民们一边和专家学者共饮迎宾的水酒,一边载歌载舞:“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这首脍炙人口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缘自西盟县,于六七十年代传遍全国。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一位身材清瘦、精神矍铄的学者显得有些激动,他就是40多年后重上阿佤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词曲作者——杨正仁。忽然,一位50多岁的佤族妇女从欢迎的队伍中奔了出来,她抓住杨正仁的手激动地连声说:“你还记得我吗?《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你教我唱的。当年你在我们村工作时教我们唱歌跳舞,还给我们讲白求恩、张思德的故事,我的名字叫[[楠岛]]”。说完,楠岛高兴地拉着杨正仁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杨正仁的眼眶湿润了,眼前发生的一切把思绪拉回到了40多年前。
同60年代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从小生长在昆明的杨正仁也有一个当兵的梦想。在昆明师范学校上学时,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就是《 [[ 扛起我的小木枪 ]] 》,没想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全班同学的喜爱。此后,他经常写歌给同学们唱。
1961年8月,18岁的杨正仁参军到部队,经过8天的艰苦旅途到了[[西盟]]。杨正仁当的是通讯兵,主要任务是架电话线,这使他有机会走遍了西盟佤山的大部分山寨。白天,他和战友忙着架线,晚上,他们就住在村民家。那时每个寨子的群众见到解放军都很高兴,大伙都要围着篝火打跳、歌舞,佤族群众被山泉水滋养的动人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杨正仁,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他每每听到,就一定把优美的旋律记录下来。杨正仁还作为工作队员到佤族寨子,帮助群众生产生活。岳宋村他就呆了一年,记得那时每天晚上都要开会,群众歌舞是开会的前奏。就这样,杨正仁收集到了大量的歌舞和器乐原生素材。
1963年,有一天午休,杨正仁躺在床上睡不着,便看起了表墙用的旧报纸,上面有一首没有标题的,歌颂军民关系的诗吸引了他:凤凰进山百鸟迎/阿佤喜欢解放军/解放帮阿佤搞生产/阿佤解放是一家;一根藤条开小花/一根藤条结两个瓜/[[藤连藤]],瓜连瓜/阿佤解放是一家。读罢,杨正仁觉得它很像一首歌词,就琢磨着给它谱曲,快吃晚饭时,杨正仁用佤族“江山木罗”民歌的曲调给小诗谱了曲,并取名为《阿佤解放是一家》。这首歌参加了1964年的昆明战士文艺汇演,被当时的国防文工团看到,作为自己的曲目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获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作为《[[每周一歌]]》播出;杨正仁所在团的政委听到后,就组织全团收听;歌曲还被文化部出版的《战地新歌》收录,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这一切都极大地鼓舞了杨正仁。
1964年,杨正仁在班哲寨架线时又收集到一首旋律很美的民歌《 [[ 白鹇鸟 ]] 》,他的创作热情被激发起来,决定以它为蓝本进行新歌创作。杨正仁把佤族民歌原来的低旋律提高八度,进行再创作。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打磨,《阿佤人民唱新歌》就交给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了。西盟县文工队也派人学习,到佤山各村寨演唱,由于歌曲表达了佤族群众的心声,旋律又很容易学习,很快,《阿佤人民唱新歌》成为佤山的“流行歌曲”。后来,这首歌被当时的红卫兵带到了昆明,杨正仁回家探亲时听到大街小巷都在唱自己的歌,很是惊喜了一番。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阿佤人民唱新歌》,从此,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这首歌知道了阿佤山,了解佤族。
1971年,杨正仁调到昆明军区国防文工团进事专业创作。同年他就和同事一起创作了大型舞剧《 [[ 含泪的缅桂花 ]] 》,以及《景颇姑娘上大学》、《大学毕业回雪山》等一批优秀舞剧、曲目。杨正仁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因为云南丰厚的民族民间文艺的滋养,自己还要刻苦努力,向专业创作尽快转型。二胡、钢琴、小号等乐器不熟悉,他就拿出打硬仗的劲头来,每天跟在乐队里边听边看边学。并且不断地深入部队调研,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和题材。1982年,他创作的《草原之夜》在参加“八十年代新一辈”征歌中获奖,1983年,这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有时代感,风格别致的草原牧歌又获得第一届“晨钟奖”。1982年,其器乐曲《阿佤舞曲》以鲜亮的色彩为节日的佤山勾勒出一幅风情画。由此,杨正仁走上了一条用多种体裁多种风格进行创作的道路。1985年,杨正仁调到成都战旗歌舞团,加快了创作步伐。他参加创作的歌舞《 [[ 西藏之光 ]] 》获得文化部第三届文华新节目奖。40多年来,杨正仁发表、上演、广播或制成唱片音像带的各类作品达200多件次。获奖立功无数。他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6年在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表彰会上,荣获云南省文学艺术成就奖。
说到获奖,杨正仁笑着告诉我们,《阿佤人民唱新歌》1972年入选《战地新歌》第一集;1973年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获好评;1991年选入《红太阳》音像制品,影响甚广,至今仍在中国各地、缅甸、菲律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传唱。但《阿佤人民唱新歌》从未获过任何奖,却是自己所有作品中最广为传唱的,社会影响面最广的。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组织结构,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尝试。“好”,虽是当时的概括式价值评价,但对佤族而言,应是有所指称的,佤族解放不久,就在西盟佤山的马散村窝农寨成立了西盟第一个农业合作社,标志着西盟佤山从原始部落直接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此,党和政府长期派驻工作组,教老百姓们种菜、磨豆腐、刷牙,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提供无偿的帮助。
“架起幸福桥”,“幸福桥”,是对“好”的补充,也是“好”的结果,幸福本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只可自己意会,不可说清道明的,但在佤族,却是可以用一串数字来显示的。据说,1956年, [[ 西盟县 ]] 粮食产量人均314公斤,比1952年人均增长204公斤;农业产值增长216%。他们不会忘记,他们的粮仓是竹筒,而一家往往仅有几根竹筒。
“道路越走越宽广”,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这种展望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展望,是一种有可能性的展望,他们废除了奴隶买卖制度,他们实行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他们整理并建设自己民族的文化。
=='''《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创作与流传'''==
据说《阿佤人民唱新歌》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战士杨正仁在1964年根据佤族民歌创作的。1964年的冬天,杨正仁在佤族的班哲寨架设电线时,收集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佤族民歌《 [[ 白鹇鸟 ]] 》,这首民歌迅速点燃了杨正仁的创作热情,他便以《[[白鹇鸟]]》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经过一个月的创作,《阿佤人民唱新歌》终于脱稿,由他所在的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从此,《阿佤人民唱新歌》走进了听众的心中。
而有的采访者则又是另一种说法,说那是1964年的一次佤山军民联欢活动,热闹、欢快的场面激发了驻西盟佤山部队战士杨正仁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至于创作时间,有的则说是“从冬到春,终于断断续续完成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有的则说,是一天完成的。
有关《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名,据杨正仁说,《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名最早叫《阿佤歌唱新生活》,虽有一个“新”字,但“新生活”只是一个侧面,表现的面稍微狭窄了一点,而“[[唱新歌]]”就不一样,表现的面就宽多了。为表现佤族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的崇拜或者敬仰之情,一共写了三段词,最后一段就落在毛主席共产党这点上,把他们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来。歌名就改为了《阿佤人民唱新歌》。
部队宣传队一演出,《阿佤人民唱新歌》立即就得到了佤族人民的喜爱,西盟县文工队便派人到部队宣传队来学习,然后到佤山各村寨演唱,由于歌曲表达了佤族群众的心声,很快,《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成为佤山的“ [[ 流行歌曲 ]] ”。
1965年3月,西盟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阿佤人民唱新歌》作为庆典的献礼在晚会上演唱,阿佤人民把它当作自己的民歌。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有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直接标注为“云南沧源县佤族民歌”的,只是不知这种标注是不是出于好心的喜爱?
2002年,西盟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确定为西盟佤族自治县县歌。据我有限的见闻,全国有县歌的恐怕不多,西盟佤族自治县将《阿佤人民唱新歌》作为县歌,表明西盟人民对《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认同、喜爱,体现了西盟人民永远歌唱《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决心。这是对杨正仁的肯定,也是对《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肯定。
随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的50年的不断传播,这首歌已影响甚广,至今仍在中国各地、 [[ 缅甸 ]] 、菲律宾、 [[ 美国 ]] 等国家和地区传唱。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这首歌,开始了对佤山的相识与神往;通过这首歌知道了阿佤山,了解了佤族。
==视频==
{{#ev:youku|XNDA1OTA5OTgwOA|alignment=left}}
9,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