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g>人物生平</big>柏杨'''==<p style="text-indent:2em;"> 柏杨 ,(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基督徒]],原名'''郭定生''',后来改名为'''郭立邦''' ,</p><p style="text-indent:2em;"> 1949 ,1949 年后前往[[台湾]],曾任《[[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被两岸三地的人熟知,著名[[作家]]。 他的言论和书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争议。 最后又自己改名叫郭衣洞,曾用笔名邓克保。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祖籍]]为河南省辉县。柏杨先生自称出生在1920年前后,其父亲时为通许县县长,柏杨出生在当时的县政府衙门寓所。不知道出生日期,最终被认可的生日是3月7日,以纪念1968年被捕入狱的日子。</p><p style="text-indent:2em;"> 曾在很多所学校念过书,但从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为上大学数次使用假学历证件,曾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p style="text-indent:2em;"> 历史学家[[唐德刚]]有这样一句话:“柏杨的生平,在他呱呱坠地之日始,便构成传统中国社会里一宗标准化的形象——他是受‘晚娘’虐待的一个小孤儿。”</p><p style="text-indent:2em;"> 1949年,在[[上海]]遇见恩师[[吴文义]]到台湾。1953年,发表平生第一篇文章。1960年,开始以“柏杨”之名写作杂文专栏。</p><p style="text-indent:2em;"> 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后又被减为8年。1977年4月1日获释,实际被囚禁9年又26天。从1950到2004年,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史学写作,十年人权,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p><p style="text-indent:2em;"> 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p><p style="text-indent:2em;"> 柏杨身陷囹圄长达9年零26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p><p style="text-indent:2em;">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p><p style="text-indent:2em;">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2008年4月29日凌晨一时十二分,柏杨因为肺炎在台湾去世,享年89岁。</p>
历史学家[[唐德刚]]有这样一句话:“柏杨的生平,在他呱呱坠地之日始,便构成传统中国社会里一宗标准化的形象——他是受‘晚娘’虐待的一个小孤儿。”1949年,在[[上海]]遇见恩师[[吴文义]]到台湾。1953年,发表平生第一篇文章。1960年,开始以“柏杨”之名写作杂文专栏。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后又被减为8年。1977年4月1日获释,实际被囚禁9年又26天。从1950到2004年,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十年史学写作,十年人权,有华人处,就流传着柏杨的作品。1966年他在平原出版社任社长。他的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 柏杨身陷囹圄长达9年零26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2008年4月29日凌晨一时十二分,柏杨因为肺炎在台湾去世,享年89岁。 =='''<big> 履历</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1920——出生于[[河南省]]通许县。</p>
<p style="text-indent:2em;"> 1931——十二岁,进入河南省立第四小学读二年级, 入学后不久便发生「九一八事变」。</p>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8——4月29日凌晨1时12分,病逝台湾新店耕莘医院,享寿89岁。</p>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8年5月17日,依其遗愿海葬,家属将柏杨骨灰撒入绿岛海域,另留部分骨灰择日带回中国大陆安葬,经过遗孀张香华的努力,柏杨部分骨灰于2010年9月12日被安葬在故乡河南新郑的福寿园陵园。</p>
=='''<big> 人物轶事</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十四日,记者前往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位于台北县新店的住处采访,了解到柏杨先生所著《丑陋的中国人》的动画版正在编辑当中,这是柏杨先生封笔后的最大心愿。</p>
<p style="text-indent:2em;"> 据柏杨先生的夫人张香华介绍,柏杨十分关心年轻人的阅读,在当前,台湾、大陆的许多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看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深。柏杨先生看到这种局面很焦急,决定以年轻人喜欢的动画形式出版自己的作品。</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不过对柏杨的名字的来源也有另一种说法:河南多柏树,也多杨树。柏树有鳞鳞的叶子,龟裂深褐的皮色,冰雪长青,树龄可达千年。白杨挺立在深山幽谷之中,风来时哗哗作响,动人心魄。这是柏杨的性格,也是他名字的由来。——《丑陋的中国人》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p>
<p style="text-indent:2em;"> 很多人提到柏杨时会犹豫究竟念柏杨 (bó yáng)还是柏杨 (bǎi yáng),其实正确的读法应该是(Bó Yáng)。因为台湾还在延续使用繁体字,很多字的读音也在保持着古代的发音,“柏”的古代读音为bó。 </p>
=='''<big> 评论摘要</big>'''====''' 强烈责任感'''==<p style="text-indent:2em;"> 知名作家柏杨2008年4月29日凌晨1时12分在台湾新店耕莘医院病逝,享年89岁。对于柏杨这个名字,一些热衷于追星的年轻人或许还有些陌生,但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却如雷贯耳。当然,新一代的“愤青”想必知道柏杨这个名字,因为相对于“愤青”而言,柏杨算是“愤老”了。</p><p style="text-indent:2em;"> 于我而言,知道柏杨,是从他的著作《丑陋的中国人》开始的。当年我出差到北京,顺便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由此开始喜欢上了柏杨,并陆陆续续读了他的一些书。他犀利的文笔至今还在影响我——虽然我写言论的时候尽量温和。</p><p style="text-indent:2em;"> 事实上,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p><p style="text-indent:2em;">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警句,有的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我尤其喜欢他的那句“中国人就像酱缸里的蛆,喜欢在浑浊恶臭的环境里相互搅来斗去”,太深刻了,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p><p style="text-indent:2em;"> 今天,柏杨走了,我打算抽空再读一遍《丑陋的中国人》,以悼念这位不朽的“愤老”。</p> ==''' 批判者'''==
<p style="text-indent:2em;"> 马英九:柏杨去世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p>
<p style="text-indent:2em;"> 柏老去世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不会忘记对柏老的承诺。</p>
<p style="text-indent:2em;"> 无法归类的作家柏杨,其实是民族的教育工作者。</p>
=='''<big> 个人作品</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简介:《柏杨回忆录》一书回忆了人文大师柏杨坎坷传奇的经历,从他不敢十分确定的出生日期写起直至七十五年的人生历程,乖骞的童年时代,辛酸的求学之路,轰轰烈烈的恋爱,梦寐一样的往事,数度入狱终获自由,十年杂文,十年通鉴,他的一生总是令人慨之叹之拍案之钦佩之。特殊的经历锻塑了柏杨多变矛盾的性格:他“手持矛槊,出入人间”又“气质沉静、文质彬彬”,他嬉笑怒骂、愤世嫉俗又处世天真、富有爱心。</p>
<p style="text-indent:2em;"> 无论读者眼中的柏杨是什么样儿的,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柏杨,他“不断的滋长,不断的培养,不断的追求,永远有更多、更多的,不断从往日绵延过来,向未来不停的探索”。读这本《柏杨回忆录》,可以使您阅尽柏杨戏剧性的人生,进而走进这位人文大师的内心世界,感受他极富魅力的人格力量。</p>
<p style="text-indent:2em;"> 《柏杨回忆录》于1996年由远流出版公司出版,此次春风文艺出版社再版,增添了一些新的篇什,有柏杨先生刚刚完成的《八十有二》,以及《柏杨、张香华给朋友们的新年通函》等,读者可以从中了解柏杨先生的近况,同时也更加有助于对本书的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