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9
次編輯
變更
生殖细胞
,無編輯摘要
==结合==
精子中的半数含[[Y染色体]](23,Y),半数含X染色体(23,X)。射出的[[精子]]虽有运动能力,却无穿过[[卵子]]周围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能力。这是由于精子头的外表有一层能阻止顶体酶释放的[[糖蛋白]]。精子在子宫和输卵管中运行过程中,该糖蛋白被女性生殖管道分泌物中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精能力,此现象称获能(capacitation)。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内的受精能力一般可维持1天。
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并随输卵管伞的液流进入[[输卵管]],在受精时才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若未受精,于排卵后12~24小时退化。
动、植物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父本和母本的生殖细胞(配子)互相融合,这两个配子在形成新的合子上各自作出了同样贡献,而且关键过程是两个配子的细胞核相互融合,这些观点到了1844年左右已经逐步确立并被有关学者普遍接受。人们的注意力便开始转移到[[细胞核]]上。细胞核是不是就像后生论者所设想的,仅仅是一团无定形的胚样物质、也许只是在融合时才激发了卵细胞的发育过程?或者是 [[ 细胞核 ]] 虽小,却具有严密结构,这肉眼不可见的显微结构是否就是受精作用之后的一切非常精确并具有特异性的发育过程的关键?如果把细胞核仅仅看作是细胞发育和细胞分裂的引发物,就会认为它在完成了这一任务后就会被溶解掉,在新的细胞分裂之前或至少是在配子形成之前再重新形成。由于19世纪后半期的细胞学家所接受的都是[[生理学家]]或[[胚胎学家]]的教育训练,他们的侧重点是发育问题,因而用不着关心细胞核的连续性。他们很少过向性状是怎样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 [[ 遗传学 ]] 问题。
胚胎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implantation),又称着床(imbed)。着床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活动。植入约于受精后第5—6天开始,第11—12天完成。研究表明胚
泡产生的层粘连蛋白和子宫内膜上的受体蛋白促使胚泡粘附在子宫内膜,[[胚泡]]与子宫内膜随机形成微绒毛交错现象,滋养层细胞和内膜上皮细胞间形成桥粒等专门固着结构。植入时,内细胞群侧的滋养层先与子宫内膜接触,并分泌蛋白酶,消化与其接触的宫内膜组织,胚泡则沿着被消化组织的缺口逐渐埋入子宫内膜功能层 (如图) 。经过着床,原来漂流的胚泡紧密附着于子宫壁,进而埋入子宫壁内,从而取得母体营养和保护,建立母子间结构上的联系。
胚泡的植入部位通常在子宫体和底部,后壁多于前壁。在内分泌失调,输卵管炎症,粘连,狭窄等因素影响下,使胚泡未能进入子宫而在子宫以外的部位植入,发生宫外孕(ectopic pregnancy),常发生在输卵管,偶也见于卵巢表面、子宫阔韧带、肠系膜等处。<ref>[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92]</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