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681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 》是《[[唐诗三百首]]》的其中一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ref>[https://www.sohu.com/a/312839396_410481 另一种“唐诗三百首”] ,搜狐,2019-05-07</ref>。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center>《咏怀古迹五首·其一》</center>
{{Cquote|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创作背景==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 清 蘅塘退士]] 退士 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ref>[https://www.sohu.com/a/286834716_99935610 你肯定读过《唐诗三百首》,却不知道编选者蘅塘退士的故事] ,搜狐,2019-01-05</ref>(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Category:851 中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