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拉瑪五世

增加 1 位元組, 3 年前
增加內部連結
統治泰國的42年,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廢除[[奴隸制度]]、提倡科學、鼓勵教育、改革官制、革新税制、建立司法體系, 為現代泰國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 後世尊稱「朱拉隆功大帝」。
他於 1910 年 10 月 23 日去世, 享年58歲, 泰國以這天為一年一度的法定節日「五世王紀念日」,以紀念他的功績。<ref>{{Cite Web|url=https://www.thaiheadlines.com/拉玛五世王朱拉隆功大帝升遐纪念日-2|title=拉玛五世王朱拉隆功大帝升遐纪念日|date=2019-10-23|website=泰國頭條新聞|accessdate=2020-10-03}}</ref>,
==成長歷程==
拉瑪五世是第一位拜訪歐洲的亞洲統治者, 1897年4月7日, 45歲的拉瑪五世從曼谷出發前往歐洲十個國家,這趟出訪費時253天,直到同年12月16日才回到泰國。而他不在泰國的期間則由皇后莎瓦帕蓬席代為攝政,這也是曼谷王朝([[卻克里王朝]])建立以來首次由女性擔任攝政王角色。最重要的行程之一,便是與[[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會面,希望透過與俄國皇室的友好關係改變當時泰國依賴英國的狀況。朱拉隆功與尼古拉二世的認識是在1891年,當時沙皇需要前往國外考察, 展開為期一年多的東方之旅, 從而促成1897年朱拉隆功親訪[[俄羅斯]]的橋樑。
1907年 , 55歲的 朱拉隆功的第二次歐洲之旅,主要目的是為了柬埔寨地區的領土爭議與法國交涉,此時法國正為了孤立[[德國]]而向外拉攏盟友,遂同意朱拉隆功的提議,藉此增進[[ 法國]] 與泰國間的友誼,也讓泰法長達百年來的衝突逐漸緩和,更促成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泰國加入協約國並協助法國作戰。
==西化改革運動的原因==
1873年11月16日是拉瑪五世的第二次登基, 朱拉隆功年滿20,正式加冕執政, 泰國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嚴重歷史時期。封建的農奴生產關係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泰國社會長期停滯不前。
在國際上,[[ 法國]] 人於六十年代把[[柬埔寨]]變為它的 保護國 後,繼續在[[ 印度]]支那 實行擴張政策;[[ 英國]] 人占領了[[馬六甲]]和新加坡之後,正在逐步侵吞[[緬甸]]。在拉瑪四世統治期間它們的勢力已經侵入泰國, 泰國面臨變成西方殖民地的危險
拉瑪五世認為到只有革新政治,發展經濟,才能確保國家的生存和獨立,對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和交通運輸,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ref>{{Cite Web|url=https://www.facebook.com/Focusonthailand/posts/196212370787394|title=泰國焦點 Thailand Focus|website=泰國焦點|accessdate=2020-10-03}}</ref>
廢除封建的薩迪納制, 改革税制, 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用 [[ 人頭稅 ]] 代替國家徭役制。用貨幣代替徭役在十九世紀初便很流行。1899年政府下令廢除農奴, 1901年從法律上取消勞役制,勞役為人頭稅所代替。
第二,確立土地私有制,調整土地課稅的辦法。實行徵收貨幣地稅並不斷降低土地徵稅率。地稅是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而不是根據穀物的收成規定的,這就使國家的收入相當穩定。
13,3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