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海高原

增加 3,99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青海高原.jpg|缩略图|右|300px|[http://www.cma.gov.cn/2011xzt/2012zhuant/20120302/2012030205/201203020502/201203/W020120306584299203553.jpg 原图链接…”
[[File:青海高原.jpg|缩略图|右|300px|[http://www.cma.gov.cn/2011xzt/2012zhuant/20120302/2012030205/201203020502/201203/W020120306584299203553.jpg 原图链接][http://www.cma.gov.cn/2011xzt/2012zhuant/20120302/2012030205/201203020502/201203/t20120306_163753.html 图片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青海高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的高山大川间河流密布,湖泊与沼泽众多,是国内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自然环境==

目前,青海高原上包括高原湖泊、河流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三种类型在内的天然湿地资源面积达313.45万公顷,是仅次于[[西藏]]的国内第二大湿地资源分布区。由于有大面积湿地,这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据了解,栖息在青海高原各类湿地中的脊椎动物就有123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

==地质形成==

青海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青海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青海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

==气候特点==

由于其高度,青海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海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青海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海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ref>[https://www.tuniu.com/zixun/58357 青海高原自然环境]2020-10-04 来源:途牛网</ref>

==资源物产==
[[File:青海高原1.jpg|缩略图|左|300px|[http://m3.biz.itc.cn/pic/new/n/90/33/Img6643390_n.jpg 原图链接][http://pic.travel.sohu.com/detail-566451-8.shtml 图片来源于搜狐]]]
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此,水力资源丰富。由于地势高,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高于4500米的地方最热月份平均温度不足10℃,没有绝对的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牧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以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河谷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高原上建有不少水电站、煤矿、钢铁厂、化工厂、毛纺厂、造纸厂。



==湿地保护==

青海高原拥有我国第二大湿地资源的青海省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这个高原省份境内的各类天然湿地资源由此得到有效保护。

近十几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青海高原上出现了冰川退缩、河流断流、湖泊缩小等现象,湿地面积也由此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趋势。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原因,使青海高原湿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湿地存在形势较为严峻。

==交通==

目前有川藏、青藏、滇藏、新藏等4条公路进入高原,新建成高原铁路。民航班机通[[西宁]]、[[格尔木]]、[[拉萨]]。

==视频==

大美青海高原风光

{{#iDisplay:w0510uhmmv5 |635|420|qq}}

==參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国地理总志]]
2,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