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候祥麟

增加 19,940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候祥麟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侯祥麟.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候祥麟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侯祥麟.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E%AF%E7%A5%A5%E9%BA%9F&step_word=&hs=2&pn=4&spn=0&di=66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55701137%2C2755986147&os=2228101750%2C1039869555&simid=58298767%2C910894782&adpicid=0&lpn=0&ln=158&fr=&fmq=160250832244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s13.sinaimg.cn%2Fbmiddle%2F4d8382c2d962aebd4caac&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4wffowyuts4&gsm=5&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A%EE%CF%E9%F7%EB&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111111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 出生日期 = 1912年4月4日
| 出生地点 = 广东省汕头
| 逝世日期 = 2008年12月8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中国炼油技术》《中国页岩油工业》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侯祥麟'''(1912.4.4—2008.12.8),[[广东省]][[汕头]]人,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侯祥麟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1948年就读于美国卡乃基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兼燃料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工业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代室主任,石油管理总局炼油处主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副司长,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代院长兼党委书记。1978年4月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兼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

侯祥麟是中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组织领导和指导支持了大量科技攻关,为国家填补了石油石化领域的许多重大科技空白,解决了石油石化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事关国家科技进步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建议。

==人物简介==
侯祥麟同志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特别是为我国的石油、石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贡献给了祖国的科技进步事业,把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献给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

==人物生平==
1912年4月4日,侯祥麟出生于广东汕头。少年时,他同进步师生一道上街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蹂躏。 1927年入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8年进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念高中。

1931年,侯祥麟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 。在读期间,参加到南京政府请愿、为前线将士募捐等活动。大学毕业后考取中央研究院(上海)化学研究所研究生。

1938年4月,侯祥麟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侯祥麟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按照党的指示,在西南从事煤和植物油炼制液体燃料的工作。

1944年12月,侯祥麟受党组织委派,自费留学美国。留学美国期间,参加、组织爱国留学生的社团活动。

1945年至1948年,侯祥麟就读于美国卡乃基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并获博士学位。

1949年初,侯祥麟任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同年,在他和几名共产党员的推动下,在波士顿发起成立了 “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侯祥麟被选为常务干事。

1950年6月,侯祥麟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研究员及化工系教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京市委副秘书长。

1952年秋,侯祥麟到大连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代室主任。

1954年春,侯祥麟调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任主任工程师。

1955年,侯祥麟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1958年,侯祥麟任石油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

1958年,侯祥麟担任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72年,侯祥麟再任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77年,侯祥麟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1978年4月,侯祥麟同志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1981年,侯祥麟组织石油化工方面的专家,研究探讨如何用好中国自产原油,在中国科协的委托下,主持了100多人参加的论证会,起草了《关于合理利用一亿吨原油的若干意见》上报国务院,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1982年,侯祥麟同志退居二线,继续担任石油工业部技术委员会主任。

1983年8月,侯祥麟作为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率中国代表团赴英国伦敦出席了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第一次参加世界石油大会。侯祥麟还率团参加了第十二届、十三届世界石油大会。在侯祥麟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申办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获得成功。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侯祥麟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E%AF%E7%A5%A5%E9%BA%9F&step_word=&hs=2&pn=54&spn=0&di=737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736258115%2C1360003734&os=2089426685%2C1159937379&simid=3368649357%2C292850086&adpicid=0&lpn=0&ln=158&fr=&fmq=160250832244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scitech.people.com.cn%2Fmediafile%2F200509%2F02%2FF200509021815570000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fvtpjvi_z%26e3Brj5rsj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GBAzdH3FdccalAzdH3Fc8a9nAzdH3Fcdd0lAzdH3Fnmm9mbm_z%26e3Bip4s&gsm=37&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18030&word=%BA%EE%CF%E9%F7%EB&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111111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 图像说明 = 江泽民同志与侯祥麟院士亲切交谈
}}
1988年,侯祥麟作为第七届全国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他组织开展了科研体制改革的调研,完成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等报告,提出改进措施。侯祥麟和5位科学家联名给党中央和国务院写报告,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

1994年,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侯祥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祥麟还发起成立了中国科技馆基金会,并担任会长。

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设立资深院士制度。侯祥麟同时成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2003年5月,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委托,91岁高龄的侯祥麟同志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主持启动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

2008年12月8日20时36分,侯祥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4日,侯祥麟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侯祥麟病重期间及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薄熙来、李鹏、朱镕基、曾庆红、吴官正、何勇、路甬祥、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蒋树声、马凯、张梅颖和吴仪、曾培炎、雷洁琼、周光召、成思危、盛华仁、宋健、钱正英、陈锦华、徐匡迪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7年至1965年期间,侯祥麟同志作为中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解决了国产喷气燃料对镍铬合金火焰筒烧蚀的关键问题,国产航空煤油于1965年获国家新产品成果一等奖。侯祥麟领导研制出多种特殊润滑材料,满足了中国发展原子弹、导弹、卫星和新型喷气飞机的需要。侯祥麟还领导了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的催化剂、添加剂等“五朵金花”炼油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使中国炼油技术在60年代前期很快接近了当时的世界水平,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历史,成功地突破了中国以外的封锁,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炼油技术的成长和发展。侯祥麟大力支持石科院研制新型催化剂,最终形成减压馏分油催化裂解新工艺,并推动该技术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实现了技术出口。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奖励。

20世纪70年代初,侯祥麟排除干扰狠抓科研管理,组织领导了多金属重整、提升管催化裂化、渣油催化裂化、减黏、溶剂脱沥青、维生素二步发酵、顺丁橡胶、高档润滑油等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多项成果。

2003年5月,侯祥麟主持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历经一年多调查研究,从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度,科学分析了中国和世界油气资源的现状及供需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原则、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成为指导中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能源行业战略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侯祥麟同志主编和参加编辑了《中国炼油技术》、《中国页岩油工业》、《中国炼油技术新进展》(英文版)、《英汉石油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等多部大型专著。

1999年,侯祥麟在《石油炼制与化工》上发表论文《发展中的中国石化工业》,概述了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技术进步及作用、存在的差距及市场竞争的挑战。展望了2000年及2010年生产发展的目标,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4方面任务,以及在完成任务中技术进步应起的作用。

===人才培养===
1998年5月,第一届侯祥麟基金奖颁奖大会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举行,侯祥麟亲自向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荣誉证书和每人20000元人民币奖金。

截至2015年9月,侯祥麟基金共颁发7次,共奖励227人,其中本科生118人、硕士65人、博士25人、博士后6人、青年科技人员13人。

荣誉表彰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6年7月,马太依国际奖

199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候祥麟4.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E%AF%E7%A5%A5%E9%BA%9F&step_word=&hs=2&pn=2&spn=0&di=231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3604451%2C264384754&os=2589489004%2C972272380&simid=3452767799%2C247058208&adpicid=0&lpn=0&ln=158&fr=&fmq=160250832347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sports.cctv.com%2Fnews%2Fspecial%2FC14666%2F20050906%2Fimages%2F100065_DSC02978.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fr56pf_z%26e3Bvvpe_z%26e3Bv54AzdH3FgjofAzdH3FfrjvtwsAzdH3FC89mmmAzdH3FdaacalamAzdH3F8aaamc_z%26e3Bfip4s&gsm=3&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sports.cctv.com/news/special/C14666/20050906/100065.shtml 图片来源新闻网]]]
| 图像说明 = 候祥麟院士
}}

1998年6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1998年6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1989年6月,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长

2006年,首届“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称号

==社会任职==
1980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6年后,受聘为汕头经济特区顾问。

侯祥麟曾任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首席顾问、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顾问,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委,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个人生活==
侯祥麟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按规定每月可领取百元交通补助费,他坚持不去领取,经再三催促,他才领来,但并不花用,攒在一起都交了党费,一次就交了8000元。"文革"期间,他曾被扣发工资,落实政策后,他将补发6000元工资,全部交了党费。

80年代初,侯祥麟家乡政府为侯氏家庭落实政策,准备归还其祖上在广东揭阳留下的祖屋、花园等房产。老家的侄辈、侄孙辈来京,请求侯祥麟这位大家长签字,以期收回后,分一部分归他们使用。但侯祥麟却说服他们,把这些房产全部捐给地方政府,不留尾巴。他说现在国家办教育事业困难很大,家乡学校的条件也较差,咱们把这些房产捐了用于办学校,为教育事业出把力吧。

侯老是个“赶时髦”的人,他对走在时代前端的新鲜事物总是很敏感。1997、1998年,侯祥麟就开始学习电脑,那时电脑还不是很普及。后来网络兴起,侯老又学会了上网,发E-MAIL。电脑上的字太小看不清,他就拿放大镜对着屏幕看。几乎每天都要看国外的科技论文、期刊。
2004年,侯祥麟的夫人李秀珍已身患不治之症,病情恶化。但6月28日上午,侯祥麟准时出席国务院办公会议,向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作了《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汇报,当天下午,当他赶到医院时,夫人已与世长辞。

1960年到1982年的22年间,侯祥麟这位石油科技界泰斗只发表了一篇论文。其实,侯祥麟也指导过很多人写论文,但没一篇署他的名。“他不让署。”石科院燃料研究室原主任刘济瀛感慨,“他把很多发表研究成果的机会让给了年轻人,自己甘居幕后。”

==人物评价==
侯祥麟同志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炼油技术的奠基人。侯祥麟同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贡献给了祖国的科技进步事业,把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献给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是我国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2005年8月中共中国工程院党组、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中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评)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候祥麟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E%AF%E7%A5%A5%E9%BA%9F&step_word=&hs=2&pn=48&spn=0&di=57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043092043%2C2721449663&os=1373388316%2C1508021314&simid=3586014885%2C542217944&adpicid=0&lpn=0&ln=158&fr=&fmq=160250832244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cnr.cn%2Fnewstop%2F200509%2FW02005091674576635765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vg6_z%26e3BvgAzdH3Fgjofp5rAzdH3FdaacalAzdH3Fpdaacal8m_ca98amca8_z%26e3Bip4s&gsm=3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www.cnr.cn/newstop/200509/t20050916_504106501.html 图片来源新闻头条]]]
| 图像说明 = 温家宝听取先进事迹报告并会见侯祥麟和报告团全体成员
}}
侯老最常讲的两个字是平凡,但是在平凡中有不平凡的事迹。(2005年9月,在侯祥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评)

一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几十年来,痴心报国,矢志创造,不懈奋斗,为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石油石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功勋卓著。侯祥麟丰满厚重的人生经历,不仅留下了一串闪光的科研硕果,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2005年9月人民日报评)

侯祥麟不仅在石油石化科技进步与发展方面组织和领导了大量独创性、关键性的研究和工作,更在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上起了重要作用。(2005年9月光明日报评)

侯祥麟院士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是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的典型代表。他们那种对党和人民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自主创新的奋斗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高瞻远瞩的战略胸怀、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永远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2005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

他在我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位化学、化工的高级专家,还是一位能从艰深的古英文读通《资本论》、《反杜林论》,并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界先辈!是中国工程科技工作者永远学习的榜样!(2012年4月,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评)
老领导的信任让我感动。侯老的一句话:“每天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始终激励我奋发图强。(2012年4月,两院院士闵恩泽评)
侯老是石油行业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也是海洋石油人的楷模。(2012年4月,时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杨华评)

他一生艰苦奋斗、襟怀坦荡,从不追求奢华享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始终操守廉洁、克己奉公,多次捐出所得奖金和家产财物,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和培养石油石化高技术人才。(2012年4月,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吉平评)

==人物影响==
2005年7月,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向侯祥麟同志学习的决定》,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也联合将侯祥麟同志作为“时代先锋”推出。

2007年11月,人物传记电影《战略科学家——侯祥麟》在全国政协礼堂首映,该片讲述了一位90多岁的老科技工作者、老共产党员的青春和爱情。该影片是一部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佳作,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2007年度重点影片,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提名。

侯祥麟基金奖:1997年,侯祥麟用所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和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以及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捐赠成立了侯祥麟基金,该奖奖每年颁发一次。

2006年,侯祥麟被评选为首届“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科学家]][[Category:企业管人物]]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