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其谁

增加 2,37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林其谁| 图像 = [[File:林其谁.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mkxhyxxb/200906/W020100511739243189255.jpg 原图链接]]]| 出生日期 = 1937年12月 福建莆田|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职业 = 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母校 = 上海第一医学院| 研究领域 = <br>医学}}<big>'''林其谁 '''</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4/smkxhyxxb-200906-t20090624_1803255.html ]中国科学院 </ref>><br>* 生物化学家 男,1937年12月生,福建蒲田人。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主任。<br>== 人物简介 ==* 1937年12月生,原籍福建莆田。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1981年获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在墨尼黑大学物理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1984-1995),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长(1987-1990),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秘书长(1994-1999)与主席(2002-200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03-2008),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常务委员、学部主任。1987-1991年担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编委,1988年起担任国际细胞研究组织执行委员,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主编,1990年起担任UNESCO分子细胞生物学网络组织执行委员。现任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生命科学期刊主编,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 在大鼠肝线粒体中发现了一种不同于F1的没有ATP酶活力的可溶性偶联因子;建立了从哺乳动物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提纯质子信道解偶联蛋白的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它的性质;开展了膜蛋白与脂质体和天然膜的重组合,分二步将提纯的胆碱脱氢酶参入到线粒体内膜从而表现出与呼吸链联系的活力。以脂质体作为模型膜,设计不同序列的合成多肽,研究了它们与膜相互作用的机制。通过研究脂质体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发展出将外源DNA有效导入哺乳细胞的新型含硬脂胺的阳离子脂质体。提出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的二步机制。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细胞研究组织主席,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主席。== 主要奖项 ==* 199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1989年与1992分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与二等奖== 参考资料 =={{Reflist}}
== 在大鼠肝线粒体中发现了一种不同于F1的没有ATP酶活力的可溶性偶联因子;建立了从哺乳动物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提纯质子信道解偶联蛋白的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它的性质;开展了膜蛋白与脂质体和天然膜的重组合,分二步将提纯的胆碱脱氢酶参入到线粒体内膜从而表现出与呼吸 外部 联系的活力。以脂质体作为模型膜,设计不同序列的合成多肽,研究了它们与膜相互作用的机制。通过 接 ==* [http://news.163.com/15/0525/09/AQEVN9LA00014SEH.html 研究 脂质体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发展出将外源DNA 所里 效导入哺乳细胞的新型含硬脂胺的阳离子脂质体。提出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的二步机制。曾任联合 宝”林其谁:“喜欢所以持之以恒”]*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2/linqishui.html 林其谁资料]*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5-05/25/c_127838804.htm 林其谁院士: 文组织国际细胞研究组织主席,亚洲 学老顽童很“可乐” ]* [http://www.scgqt.org.cn/Home/NewsShow.asp?ID=2187 成都 洋洲生物化 家与分子生物 院士(教授)论坛——中国科 家联合会主席。院林其谁]
2,2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