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饶子和

增加 4,23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饶子和 | 图像 = [[File:饶子和.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mkxhyxxb/200906/W020100511741275120042.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sad.cas.cn/aca/371/jskxb-200906-t20090624_1808103.html 来自中国科学院学部]]]| 出生日期 = 1950年9月6日 江苏省南京市|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职业 =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 男,1950年9月生,江苏南京人。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 母校 = 澳 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 利亚 墨尔本大学 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 研究 所所长,南开大 领域 = <br>医 校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big>'''饶子和 '''</big><ref>[http://www.casad.cas.cn/aca/374/smkxhyxxb-200906-t20090624_1803210.html ] 中国科学院</ref><br>*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男,1950年9月生,江苏南京人。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校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br>== 人物经历 ==* 1968年12月,饶子和作为知青,进入江苏省兴化县周庄公社。* 1973年8月,饶子和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学习 。* 1977年1月,饶子和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前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担任研究实习员(至1979年9月)。* 1979年9月,饶子和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2年9月,饶子和硕士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担任助理研究员(至1985年6月)。* 1985年6月,饶子和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9年6月,饶子和博士毕业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9月,饶子和博士后出站之后,继续留在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工作,担任研究员。* 1996年9月,饶子和回到中国,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2000年8月)。* 1999年,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00年8月,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3月)。* 2001年6月,饶子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3月,饶子和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和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3月)。* 2004年,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2006年3月,饶子和进入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6年7月)。5月26日,开始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12月19日,担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首任院长。* 2007年3月,饶子和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校长(2011年1月)。* 2011年1月,饶子和担任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5月,当选为牛津大学Hertford学院Senior Fellow。11月2日,饶子和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会(IUPAB)主席,成为该组织自1961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 。* 2014年2月,饶子和当选天津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 * 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FactorⅨEGF-likeDomain与Ca2+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现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主席。== 主要奖励 ==* 1999年 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 2003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6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 2006年 陈嘉庚科学奖 * 2008年 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 2009年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2009年 世界高科技论坛“杰出学术领袖奖”* 2010年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2016年 第二届树兰医学奖{{Reflist}}== 外部链接 ==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9228.shtm 饶子和团队研究为“饿死”结核提供科学依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7634285429106908&wfr=spider&for=pc 南开原校长饶子和任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筹建工作组组长 ]* [http://news.sina.com.cn/o/2018-10-26/doc-ifxeuwws8479798.shtml 南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科研成果发布会举行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9165.shtm 饶子和团队破解结核分枝杆菌能量代谢奥秘]
2,2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