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0
次編輯
變更
北禅寺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北禅寺.jpg|thumb|right| [https://dimg08.c-ctrip.com/images/tg/044/720/109/4a98106872404600a562a9f02d3434cf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
[[File:北禅寺.jpg|thumb|right| [https://dimg08.c-ctrip.com/images/tg/044/720/109/4a98106872404600a562a9f02d3434cf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10955-305001621.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又名永兴寺。因北山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北禅寺也因此又叫土楼观。
北禅寺,早先为佛教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公元506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以后由于道教盛行而成为道教寺庙。
北禅寺,整个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红砂岩天然断层由西向东依次而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立,结构奇巧,寺院错落有序,蔚为奇观。据说,“北山烟雨”是“西宁八景”之一。
中文名:北禅寺
类 别:石窟寺及石刻
所属国家:中国
登陆年份:1986年
年 代:北魏
保护级别: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城市:青海省西宁市
放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5元
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夏季适宜,听蝉鸣,听禅静
==历史由来==
在历史上,北禅寺有过很多的名称。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楼神祠”之称。
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赐名为“永兴寺”才有了寺的名称,距今已有580年的历史。因楼层迭起,层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楼,故有“土楼山”之称。北魏旅行家郦道元跋涉到西宁,登临土楼山,他的《水经注》中写道:“湟水东流,经土楼南,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
土楼有道教庵观,故有“土楼观”之称。北山像一只奋翼欲飞的雏凤,而土楼山又似一只雏凤的翅翼,从此又多添了一个雅号叫“凤翼山”。
==游览场所==
虽然名称很多,但北山寺是人们最习惯的叫法。其山中寺观是西宁地区的一大名胜古迹。由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独具一格的风貌,成了人们游览的场所。在北魏时期《水经注》记载了北山寺,北魏时青海形势图中也标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宁城),可见北山寺知名度是相当高的。 ;del
==兴盛
土楼山和山中神祠最早在北凉(397或401-439)时的十三州志中就有记载。
魏明帝五年,佛教盛行于鄯州(今西宁),有信徒作龛于土楼山断岩之间、藻井绘画、雕墙故壁、建筑寺阁栈道,信徒登山朝拜,盛行一时。
北禅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魏明帝五年前后,后凉吕光占据武威、河西走廊,丝绸北路不通,一些僧人由兰州到乐都、西宁经北川、达坂山到张掖,前往印度,从此佛教盛行于河湟地区。
明代,曾有印籍僧人主持山寺,[[永乐]]年间,寺僧桑儿加朵应诏入京,[[明成祖]]朱棣亲敕“永兴寺”之名,清代以后,古洞殿宇多毁于兵火,道教进入土楼山是清代末年的事。
==旅游胜地==
新中国成立后,土楼山旧貌逐有改善,五十年代曾辟为北山公园,1983年起,西宁市政府将土楼山的殿宇亭洞划归道家使用并定名为“土楼观”。但群众相沿成习,仍称之为北禅寺。如今北山寺山下已修渠引水,植树造林,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建筑特征==
北禅寺是依土楼山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这里的岩石是紫红色的砂岩、砾岩,其间还夹有石膏和芒硝层,岩性软硬相间,在长期地质、流水、风化等的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险峰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发育。
软岩层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当地人称“九窟十八洞”,洞内塑有玉皇、观世音、文殊、普贤、关云长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绘的神像图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汉、藏佛教绘画艺术风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称。
从艺术风格来看,当属晚唐和宋元时代的遗迹<ref>[https://www.liuxue86.com/a/1789761.html 青海北禅寺导游词 ] </ref> 。因为是道教道观,所以寺内又有魁星楼、灵宫殿等建筑。
硬岩层向外凸起,犹如屋檐,庙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群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藏佛,栈道回廊紧靠悬崖,甚至悬空架设,因此有“中国第二大悬空寺”之称。
==主体建筑==
===灵官殿===
来到山脚,首先看到的是灵官殿。
灵官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战火毁烧,重修于1915年。原有山门,东西两边有厢房,房中间有横匾上书“灵官殿”三个大字,清宣统二年(1910年)西宁各界捐资将灵官殿整修一新。
殿内,供奉着护法王灵官。灵官赤面三眼,手执金鞭。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时候的人。
===王母大殿===
灵官殿后,是王母大殿。王母大殿是整个土观楼的主殿,也是平常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2007年大殿失火,现在看到的是2008年重建的。据说,西王母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青海,而这里是西王母显灵圣地,所以主供西王母。北禅寺现为青海省内道教活动中心之一,每年有众多的海内外华人前来游览观光,也会不时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动。近几年来,每当重阳节晚上,北禅寺还会张灯结彩,届时,数万人云集于此,更是热闹非凡。
王母大殿分上下两层,下层供奉王母,上层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城隍殿===
王母大殿西边是财神殿,东边是城隍殿。财神殿供奉着比干、关圣、赵公明三大财神,城隍殿则供奉着本省城隍、东汉时期的西宁护羌校尉邓训。据载,邓训生于40年,卒于92年,字平叔,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之子。邓训任护羌校尉深得羌人之心,倍受爱戴。羌人“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露天金刚===
王母大殿再往上,是一段陡直的天梯,攀上天梯,就到了土楼山“九窟十八洞”之下。土楼山中部,有两尊露天金刚,东边一尊与西边一尊相连接,两尊露天金刚高三十多米。这两尊金刚本是两个山崖的突出部分,后被山水冲刷风雨剥蚀,形成奇特的造型地貌。[[魏晋南]]朝时期,广大信徒在原造型地貌基础上,将它们雕琢成两尊大佛像,称之为“露天金刚”,这两尊露天金刚也叫天神、天王,当地群众叫闪佛,其意是从山中闪出来的。西面的一尊,已被风化,坍塌不辨面目;东面的一尊,仍然完好。远远看去,大佛的头、身躯、下肢和面部五官轮廓清晰,雄浑粗犷,具有唐代艺术风格,真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闪佛西边,一座座殿堂楼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从左至右依次是斋堂、玉皇阁、后城隍、斗母殿、奎星阁(土观楼)、西方三圣殿、关帝殿。
===宁寿塔===
土楼山顶峰,有座宁寿塔,该塔为六面形五层翘角塔,塔中实心,青砖砌成。一说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明朝开国功臣、驻西宁长兴侯耿炳文所建,一说是清代所建。据说,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苍苍茫茫,远望云雾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时隐时现,正如古诗所吟“北山隐约树模糊,烟雨朝朝入画图”,“多少楼台云树掩,天然画图米家村”,“北山烟雨”由此而得名。站在山顶,可远眺群山之巍峨,可揽西宁全城之风貌。
从土楼山下来,经供奉三教堂、迎仙桥、百花亭,可到万圣殿。万圣殿也叫五母殿,祀王母、地母、斗姥、骊山老母、观音老母。万圣殿左边,是供奉九天玄女、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的玄女宫,玄女宫东西两侧,则分别是会仙阁、聚仙阁。穿过玄女宫坊,跨过山脚的引水渠,就从道家丛林回到尘世。
===九窟十八洞===
镶嵌在陡峭的半山腰,依山贴壁,十分壮观,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洞,其洞构造各异,有的洞无套洞,有的洞有套洞。洞中有神像有佛像,也有道家尊神,千奇百态,洞与洞之间有栈道接连。
==寺庙美食==
五香牛肉干:“雪山牌”五香牛肉干,以[[青海高原]]新鲜牦牛肉为原料加工而成。制作方法考究,成品色鲜,营养丰富,既保持了牦牛肉的风味,又香气浓郁、滋味鲜美。
烧羊肝:取鲜羊肝,洗净血水,撒上一点食盐,用润湿的纸包裹两三层,丢进通红的牛粪火中,约近半小时,纸由湿变干,由干变成焦灰,扒出削尽表层沾染的杂屑,热香阵阵,此时,用刀割块、削片、蘸以姜未、盐、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质嫩味鲜,回味无穷。
肋巴:很多旅游者会对西宁一种独有的叫“肋巴”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青海高原牧民对羊肉的一种独特吃法。五香牛肉干“雪山牌”五香牛肉干,以青海高原新鲜牦牛肉为原料加工而成。爆焖羊羔肉:爆焖羊羔肉吃时肉质细嫩,辣酥爽口,色泽暗红,闻之芳香,嚼时柔软,入口不腻,营养丰富,有补益壮身之功。
奶皮:奶皮也叫干奶酪,和西餐中称作"忌司"的相似,其制作历史己近百年。入口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腻,营养丰富,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更是逢年过节、迎亲嫁女待客的上品,也是探亲访友、慰问老年病人的礼品。老年人最喜把奶皮切成小块泡在奶茶中食用。若切盘上席,作为干果软糖,则是很好的奶油小吃。
羊筋菜:羊筋是羊蹄的韧带。青海的羊筋在宰杀季节,经过剔取、拉直、阴干,扎成小把,可长期保存,久藏不坏。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种很多,是青海回、汉族筵席中最常见也是很有声誉的地方菜之一。由于羊筋是胶质组成,比起海参、鱼翅来,价廉味美,是烹制高筵美馔的重要佳料。
==寺庙购物==
鹿茸:鹿茸是青海省传统出口商品之一。主要有带血马鹿据茸和带血赤鹿据茸两个品种。强心作用特别显著。对心律不齐可使其恢复,是良好的全身强壮剂。
毛毯:毛毯即长毛提花毯。采用在国际羊毛市场上颇负盛名的西宁毛精心制成。青海毛毯的特点是:绒毛丰满,组织细密,品种繁多,款式齐全,图案新颖,色泽鲜艳,做工精细,大方美观。西宁毛属于粗毛品种。它毛色纯白,富有光泽,纤维长而均匀,结实耐拉,回弹性强,有较强的耐酸性和耐碱性。以西宁毛为原料的织物硬挺、耐磨、光亮、织密性好,是织造高档手工地毯、提花毛毯、长毛绒等的上等原料。
酥油花: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色制成的油塑艺术品。
西宁大黄:中国大黄驰名中外,西宁大黄,除野生外,西宁及东部农业区多有栽培。
裘皮:青海野生动物裘皮资源极为丰富。
毛氆氇:毛氆氇(藏语译音词),指的是藏族群众用优质羊毛手工编织的衣料或服装。
==相关评价==
北禅寺海拔2400余米,远远望去,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壮观,因而被人们称作“湟中古寺第一”。
北禅寺早先为佛教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以后由于道教盛行而成为道教寺庙。
北禅寺,依山傍水,发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称;西宁北禅寺,史红崖间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塑有佛道诸神像,被称为中国第二座悬空寺;现有的洞窟中还保留着部分从隋唐至永庆年间的壁画,艺术价值很高,曾有“西平莫高窟”之称。东侧倚山矗立着一座高达30米的巨大佛像“露天金刚”佛家称“内佛”,道家称“西王母现影”,雄浑粗犷;山顶有一座宁寿塔,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远望雾中殿宇。楼塔时隐时现,“北山烟云”因此得名。 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建筑称为“丝绸之路”南道的一颗明珠。
==宗教活动==
# 跳欠(正月十四)酥油花展(正月十五);
# 跳欠(四月十四)晒佛、跳欠(四月十五);
# 晒佛、跳欠(六月初六)转金佛(六月初八);
# 全天晒佛(九月二十二)跳欠(九月二十三)。四大法会上最有特色的活动,是塔尔寺灯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届时全县组织大法会,并展出酥油花。展出集油塑艺术之大成,规模宏大,展品多姿多彩。入夜以后,灯光和月光交相辉映,每年都吸引大批游人赴会观赏。
==交通信息==
乘坐北山专线旅游车或10、11、19、21、43、84、107 路公交在北山市场站下,也可在西宁市乘出租车8元可达。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又名永兴寺。因北山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北禅寺也因此又叫土楼观。
北禅寺,早先为佛教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公元506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以后由于道教盛行而成为道教寺庙。
北禅寺,整个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红砂岩天然断层由西向东依次而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立,结构奇巧,寺院错落有序,蔚为奇观。据说,“北山烟雨”是“西宁八景”之一。
中文名:北禅寺
类 别:石窟寺及石刻
所属国家:中国
登陆年份:1986年
年 代:北魏
保护级别: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城市:青海省西宁市
放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5元
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夏季适宜,听蝉鸣,听禅静
==历史由来==
在历史上,北禅寺有过很多的名称。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楼神祠”之称。
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赐名为“永兴寺”才有了寺的名称,距今已有580年的历史。因楼层迭起,层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楼,故有“土楼山”之称。北魏旅行家郦道元跋涉到西宁,登临土楼山,他的《水经注》中写道:“湟水东流,经土楼南,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
土楼有道教庵观,故有“土楼观”之称。北山像一只奋翼欲飞的雏凤,而土楼山又似一只雏凤的翅翼,从此又多添了一个雅号叫“凤翼山”。
==游览场所==
虽然名称很多,但北山寺是人们最习惯的叫法。其山中寺观是西宁地区的一大名胜古迹。由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独具一格的风貌,成了人们游览的场所。在北魏时期《水经注》记载了北山寺,北魏时青海形势图中也标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宁城),可见北山寺知名度是相当高的。 ;del
==兴盛
土楼山和山中神祠最早在北凉(397或401-439)时的十三州志中就有记载。
魏明帝五年,佛教盛行于鄯州(今西宁),有信徒作龛于土楼山断岩之间、藻井绘画、雕墙故壁、建筑寺阁栈道,信徒登山朝拜,盛行一时。
北禅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魏明帝五年前后,后凉吕光占据武威、河西走廊,丝绸北路不通,一些僧人由兰州到乐都、西宁经北川、达坂山到张掖,前往印度,从此佛教盛行于河湟地区。
明代,曾有印籍僧人主持山寺,[[永乐]]年间,寺僧桑儿加朵应诏入京,[[明成祖]]朱棣亲敕“永兴寺”之名,清代以后,古洞殿宇多毁于兵火,道教进入土楼山是清代末年的事。
==旅游胜地==
新中国成立后,土楼山旧貌逐有改善,五十年代曾辟为北山公园,1983年起,西宁市政府将土楼山的殿宇亭洞划归道家使用并定名为“土楼观”。但群众相沿成习,仍称之为北禅寺。如今北山寺山下已修渠引水,植树造林,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建筑特征==
北禅寺是依土楼山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这里的岩石是紫红色的砂岩、砾岩,其间还夹有石膏和芒硝层,岩性软硬相间,在长期地质、流水、风化等的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险峰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发育。
软岩层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当地人称“九窟十八洞”,洞内塑有玉皇、观世音、文殊、普贤、关云长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绘的神像图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汉、藏佛教绘画艺术风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称。
从艺术风格来看,当属晚唐和宋元时代的遗迹<ref>[https://www.liuxue86.com/a/1789761.html 青海北禅寺导游词 ] </ref> 。因为是道教道观,所以寺内又有魁星楼、灵宫殿等建筑。
硬岩层向外凸起,犹如屋檐,庙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群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藏佛,栈道回廊紧靠悬崖,甚至悬空架设,因此有“中国第二大悬空寺”之称。
==主体建筑==
===灵官殿===
来到山脚,首先看到的是灵官殿。
灵官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战火毁烧,重修于1915年。原有山门,东西两边有厢房,房中间有横匾上书“灵官殿”三个大字,清宣统二年(1910年)西宁各界捐资将灵官殿整修一新。
殿内,供奉着护法王灵官。灵官赤面三眼,手执金鞭。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时候的人。
===王母大殿===
灵官殿后,是王母大殿。王母大殿是整个土观楼的主殿,也是平常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2007年大殿失火,现在看到的是2008年重建的。据说,西王母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青海,而这里是西王母显灵圣地,所以主供西王母。北禅寺现为青海省内道教活动中心之一,每年有众多的海内外华人前来游览观光,也会不时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动。近几年来,每当重阳节晚上,北禅寺还会张灯结彩,届时,数万人云集于此,更是热闹非凡。
王母大殿分上下两层,下层供奉王母,上层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城隍殿===
王母大殿西边是财神殿,东边是城隍殿。财神殿供奉着比干、关圣、赵公明三大财神,城隍殿则供奉着本省城隍、东汉时期的西宁护羌校尉邓训。据载,邓训生于40年,卒于92年,字平叔,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之子。邓训任护羌校尉深得羌人之心,倍受爱戴。羌人“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露天金刚===
王母大殿再往上,是一段陡直的天梯,攀上天梯,就到了土楼山“九窟十八洞”之下。土楼山中部,有两尊露天金刚,东边一尊与西边一尊相连接,两尊露天金刚高三十多米。这两尊金刚本是两个山崖的突出部分,后被山水冲刷风雨剥蚀,形成奇特的造型地貌。[[魏晋南]]朝时期,广大信徒在原造型地貌基础上,将它们雕琢成两尊大佛像,称之为“露天金刚”,这两尊露天金刚也叫天神、天王,当地群众叫闪佛,其意是从山中闪出来的。西面的一尊,已被风化,坍塌不辨面目;东面的一尊,仍然完好。远远看去,大佛的头、身躯、下肢和面部五官轮廓清晰,雄浑粗犷,具有唐代艺术风格,真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闪佛西边,一座座殿堂楼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从左至右依次是斋堂、玉皇阁、后城隍、斗母殿、奎星阁(土观楼)、西方三圣殿、关帝殿。
===宁寿塔===
土楼山顶峰,有座宁寿塔,该塔为六面形五层翘角塔,塔中实心,青砖砌成。一说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明朝开国功臣、驻西宁长兴侯耿炳文所建,一说是清代所建。据说,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苍苍茫茫,远望云雾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时隐时现,正如古诗所吟“北山隐约树模糊,烟雨朝朝入画图”,“多少楼台云树掩,天然画图米家村”,“北山烟雨”由此而得名。站在山顶,可远眺群山之巍峨,可揽西宁全城之风貌。
从土楼山下来,经供奉三教堂、迎仙桥、百花亭,可到万圣殿。万圣殿也叫五母殿,祀王母、地母、斗姥、骊山老母、观音老母。万圣殿左边,是供奉九天玄女、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的玄女宫,玄女宫东西两侧,则分别是会仙阁、聚仙阁。穿过玄女宫坊,跨过山脚的引水渠,就从道家丛林回到尘世。
===九窟十八洞===
镶嵌在陡峭的半山腰,依山贴壁,十分壮观,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洞,其洞构造各异,有的洞无套洞,有的洞有套洞。洞中有神像有佛像,也有道家尊神,千奇百态,洞与洞之间有栈道接连。
==寺庙美食==
五香牛肉干:“雪山牌”五香牛肉干,以[[青海高原]]新鲜牦牛肉为原料加工而成。制作方法考究,成品色鲜,营养丰富,既保持了牦牛肉的风味,又香气浓郁、滋味鲜美。
烧羊肝:取鲜羊肝,洗净血水,撒上一点食盐,用润湿的纸包裹两三层,丢进通红的牛粪火中,约近半小时,纸由湿变干,由干变成焦灰,扒出削尽表层沾染的杂屑,热香阵阵,此时,用刀割块、削片、蘸以姜未、盐、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质嫩味鲜,回味无穷。
肋巴:很多旅游者会对西宁一种独有的叫“肋巴”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青海高原牧民对羊肉的一种独特吃法。五香牛肉干“雪山牌”五香牛肉干,以青海高原新鲜牦牛肉为原料加工而成。爆焖羊羔肉:爆焖羊羔肉吃时肉质细嫩,辣酥爽口,色泽暗红,闻之芳香,嚼时柔软,入口不腻,营养丰富,有补益壮身之功。
奶皮:奶皮也叫干奶酪,和西餐中称作"忌司"的相似,其制作历史己近百年。入口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腻,营养丰富,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更是逢年过节、迎亲嫁女待客的上品,也是探亲访友、慰问老年病人的礼品。老年人最喜把奶皮切成小块泡在奶茶中食用。若切盘上席,作为干果软糖,则是很好的奶油小吃。
羊筋菜:羊筋是羊蹄的韧带。青海的羊筋在宰杀季节,经过剔取、拉直、阴干,扎成小把,可长期保存,久藏不坏。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种很多,是青海回、汉族筵席中最常见也是很有声誉的地方菜之一。由于羊筋是胶质组成,比起海参、鱼翅来,价廉味美,是烹制高筵美馔的重要佳料。
==寺庙购物==
鹿茸:鹿茸是青海省传统出口商品之一。主要有带血马鹿据茸和带血赤鹿据茸两个品种。强心作用特别显著。对心律不齐可使其恢复,是良好的全身强壮剂。
毛毯:毛毯即长毛提花毯。采用在国际羊毛市场上颇负盛名的西宁毛精心制成。青海毛毯的特点是:绒毛丰满,组织细密,品种繁多,款式齐全,图案新颖,色泽鲜艳,做工精细,大方美观。西宁毛属于粗毛品种。它毛色纯白,富有光泽,纤维长而均匀,结实耐拉,回弹性强,有较强的耐酸性和耐碱性。以西宁毛为原料的织物硬挺、耐磨、光亮、织密性好,是织造高档手工地毯、提花毛毯、长毛绒等的上等原料。
酥油花: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色制成的油塑艺术品。
西宁大黄:中国大黄驰名中外,西宁大黄,除野生外,西宁及东部农业区多有栽培。
裘皮:青海野生动物裘皮资源极为丰富。
毛氆氇:毛氆氇(藏语译音词),指的是藏族群众用优质羊毛手工编织的衣料或服装。
==相关评价==
北禅寺海拔2400余米,远远望去,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壮观,因而被人们称作“湟中古寺第一”。
北禅寺早先为佛教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以后由于道教盛行而成为道教寺庙。
北禅寺,依山傍水,发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称;西宁北禅寺,史红崖间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塑有佛道诸神像,被称为中国第二座悬空寺;现有的洞窟中还保留着部分从隋唐至永庆年间的壁画,艺术价值很高,曾有“西平莫高窟”之称。东侧倚山矗立着一座高达30米的巨大佛像“露天金刚”佛家称“内佛”,道家称“西王母现影”,雄浑粗犷;山顶有一座宁寿塔,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远望雾中殿宇。楼塔时隐时现,“北山烟云”因此得名。 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建筑称为“丝绸之路”南道的一颗明珠。
==宗教活动==
# 跳欠(正月十四)酥油花展(正月十五);
# 跳欠(四月十四)晒佛、跳欠(四月十五);
# 晒佛、跳欠(六月初六)转金佛(六月初八);
# 全天晒佛(九月二十二)跳欠(九月二十三)。四大法会上最有特色的活动,是塔尔寺灯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届时全县组织大法会,并展出酥油花。展出集油塑艺术之大成,规模宏大,展品多姿多彩。入夜以后,灯光和月光交相辉映,每年都吸引大批游人赴会观赏。
==交通信息==
乘坐北山专线旅游车或10、11、19、21、43、84、107 路公交在北山市场站下,也可在西宁市乘出租车8元可达。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