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合院

移除 131 位元組, 5 年前
歷史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軸線]]為主體建築,周圍為[[迴廊]]鏈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 <ref>高巍等,《四合院》,[[學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3頁。 ISBN 7-5077-1827-1 </ref> [[唐朝|晚唐]]出現具有[[廊廡]]的四合院,逐漸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後,廊院逐漸減少,到明清逐漸絕跡。 <ref>[http://www.klfc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1341 中國古建獨特的群體組合形式] |date=2013-04-26 }}。 </ref>
[[元明清歷史年表|元明清]]時期四合院逐漸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制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前往[[元大都|大都]]的富商、官員建造住宅,由此開始了[[北京市|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時期。 <ref>[http://xiuxian.ynet.com/article.jsp?oid=6913355 老北京四合院的歷史文化]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316072903/http: //xiuxian.ynet.com/article.jsp?oid=6913355 |date=2008-03-16 }}, 北青網,2005年11月1日。 </ref> 1970年代初,北京[[後英房胡同]]出土的[[元朝|元代]]四合院遺址,可視為[[北京四合院]]的雛形。 <ref>高巍等,《四合院》,[[學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3-4頁。 ISBN 7-5077-1827-1 </ref>後經[[明朝|明]]、[[清朝|清]]完善,逐漸形成[[北京市|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築風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淪為了[[大雜院]],<ref>[http://news.tom.com/2006-01-11/000N/11484253.html 四合院已變大雜院北京擬遷出住戶以保護四合院]{{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TOM集團|Tom.com]]2006年1月11日。 </ref>而[[改革開放]]後隨著城市改造的開展,很多傳統四合院被拆毀,如1998年拆除[[康有為]]的[[粵東新館]],2000年拆除[[趙紫宸]]故居,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號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紹儀]]故居。 <ref>[http://history.163.com/06/0607/13/2J15AHS500011247.html 北京胡同迅速消亡:梅蘭芳故居被大樓埋葬]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 20120709203053/http://history.163.com/06/0607/13/2J15AHS500011247.html |date=2012-07-09 }},[[網易]]2006年6月7日。 </ref>與此同時,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區縣級的保護院落。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