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喀喇昆仑山

增加 4,37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地质地貌 ==
喀喇昆仑山脉是中国西藏与克什米尔间的一条走向与旁遮普· [[ 喜马雅山 ]] (大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相平行的大山脉。也是世界第二高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通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 [1] 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共有19座山超过7260米,8个山峰超过7500米,其中4个超过8000米,诸山峰通常具有尖削、陡峻的外形,多雪峰及巨大的冰川。其周围簇拥着数以百计的石塔和尖峰。 [1] 该山由一组平行的山脉和几条支脉组成。仅中部是磐石山脉。这一山系的宽度约为241公里;如果最东面的延伸部分——西藏高原的羌臣摩和班公山区——包括在内,长度就从480公里增加到800公里。喀喇昆仑群山的平均海拔约为6100米,有4座山峰超过7900米;最高峰K2峰【亦称戈德温奥斯汀峰、 [[ 达普桑峰 ]] (Dapsang)】或乔戈里峰(Chogori)高达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 [1] 地形以巍峨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为特征。南坡长而陡,北坡陡而短。绝壁和塌磊(大块落石的巨大堆积)占据了广阔区域。在山间峡谷中,乱石斜坡广泛出现。横向山谷通常有狭窄、深邃、陡峭山涧的气象。 [1] 喀喇昆仑山属燕山褶皱系。大地构造的发育主要与南亚次大陆向北位移并与欧亚大陆碰撞有关。主要大地构造期开始于白垩纪,并继续到第三纪;山地抬升开始于晚第三纪,仍在进行。岩性以花岗岩、片麻岩、结晶板岩及千枚岩为主,南北两侧主要为石灰岩和云母板岩。南侧沉积岩常为花岗岩侵入体所切割,若干地区有板岩出露。喀喇昆仑山地震活动频繁,震级甚至有达9级以上者。有温泉分布。耸立于青藏高原西北侧,连结着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及昆仑山脉。其主体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的交界线上,青藏高原西北部是它的东延部分。 [1]
== 气候特点 ==
喀喇昆仑山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如印度河上游一些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年降水量均不足100毫米,属干旱荒漠。大冰积累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冬春受西风环流影响降水丰富,夏季亦有一定数量的降水,形成降水的两个明显峰值,以冬春为主。在正常年份,喀喇昆仑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范围较小,但西南季风强大年份常带来暴雨性降水,造成洪水与泥石流灾害。年最热月0℃等温线约在海拔5600米处。年0℃等温线约与4200米等高线相一致,广大山区终年低温。喀喇昆仑山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温度变化巨大,并常有强风。 [4-5] 该山脉的气候主要是半乾旱和十足大陆性的气候。南坡因受到来自印度洋季风的影响而湿润,但北坡却极为干燥。在山坡的底部和中部,雨雪量少;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在超过4877米的高度,降水总取固态形式,然而,即使高度再降低一些,6月雪也属常见。在约5700米的高度,在最暖月的平均温度低於0℃,在海拔3900~5700米之间,温度低於10℃。稀薄的空气、强烈的太阳辐射、强风和日温差,是这一地区独有的气候特征。高海拔雪原的极端状况会形成融雪圆丘。向上运动的风促成广泛的风蚀。 [6]
== 冰川水系 ==
该山脉由于极为高峻而产生巨大的冰川作用,在较为潮湿的南坡尤其如此。该山脉的南坡雪线在海拔4694米开始;冰川向下延伸2896米。在北坡,这些数字分别是5913米和3536米。冰川往往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冰川系统,不仅占领山谷,而且盘据分水岭。冰川季节性消融在南坡引起严重洪水。古代冰川作用的痕迹在2591~2896米的高度显而易见。 [8] 世界中、低纬度山地冰川长度超过50公里的共有8条,其中喀喇昆仑山占6条(厦呈冰川、 [[ 巴尔托洛冰川 ]] [[ 彼亚福冰川 ]] [[ 巴托拉冰川 ]] [[ 喜士帕尔冰川 ]] [[ 却哥隆玛冰川 ]] 、锡亚琴冰川),山脉的冰川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 [4] [7] [9]
除了极地,这条山脉的冰川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多和长。最大的冰川斯帕·比亚福冰川(长100公里),途经伊斯帕山口。屹立于冰川上面的是高峰,其中K2峰又称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8610米)。 [1] 喀喇昆仑山脉是印度河与塔里木河水系的分水岭。河道的形成,主要发生在高海拔带,季节性和永久性积雪及冰川的融水,为河流的主要水源。被称为石面的碎石粉沫悬浮水中,使得冰川融水混浊。山间河道的石面和被侵蚀物质,还使得印度河具有最高的悬浮沉积物负载,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河流。地表水聚集在塌磊之中,终年不断地向河流供水。在冬季则形成巨大的冰层。 [10]
第一次踏进喀喇昆仑山脉就被秀丽壮美的乔戈里峰和神秘洁净的迦雪布鲁姆冰川所折服,于是产生了深入探寻、亲密接触喀喇昆仑山脉的想法。
 
== 喀喇昆仑山 ==
 
== 冰川腹地探密 ==
 
喀喇昆仑山位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处,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8座山峰均超过7500米,其中主峰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喀喇昆仑山的山峰,通常具有尖削陡峻的外形,插云擎天。整个山脉中多雪峰和巨大的冰川,陡峭的冰峰周围簇拥着数以百计的石塔和尖峰,蔚为壮观。在夏季,喀喇昆仑山阻挡了来自东南的湿润季风,这使得南山湿润多雨,冬季则受西来的低欺压影响常常降雪,且积雪深厚。因此,这里的冰川法发育十分成熟,景观博大而壮丽。喀喇昆仑山有“冰川王国”的美誉,冰川规模颇为宏大,共有冰川1759条。
 
== 艰难的行程 ==
 
2009年4月5日,我和西盟户外的两位资深登山家李渊、李智一大早从乌鲁木齐出发,开始我的第二次喀喇昆仑山之旅,目的地是喀喇昆仑山深处的特拉木坎力冰川。途径库尔勒,一锅掺杂着洋葱和土豆的面条是款待客人最好的饭食。第二天清早,我们喝了碗奶茶,嚼了几口囊,匆匆跟库都斯一家道了别。经过一段崎岖难行的盘山路,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一个叫“石头房子”的营地,周围堆满了厚厚的积雪,由于第一天走得很快,让初次进入高原的我身体极不适应,头疼得一夜未眠。喀喇昆仑山有“冰川王国”的美誉,它共有冰川1759条。图为神秘洁净的迦雪布鲁姆冰川。
海拔8611米乔戈里峰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被国际登山界公认为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之一。
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坚持赶路,开始翻越阿合勒达坂,由于积雪厚重,骆驼蹄子几次打滑。有一匹骆驼的蹄子还陷入一片冰窟窿里,大家费了很大劲,才把它弄出来,幸好腿骨没有折断。临近中午,忽然下起了暴雪,大片大片的雪花,裹挟着狂风向驼队席卷而来。大家把所有的衣服都裹在身上,将身体压低,头埋进骆驼的鬓毛里,尽管如此,也抵不过寒风刺骨。牵骆驼的驮工们对此早已司空见惯,照常牵着骆驼稳稳当当地向目的地进发。在喀喇昆仑山,冰川的分布范围极广,整个山系有37%的表面积都为冰川所覆盖。图为棵勒清河旁的无名冰川。傍晚时分,我们穿过了一线天,来到了棵勒青河谷。河谷的地面上铺满了鸡蛋大小的青黑色卵石。这里的风势虽然比日间小了很多,但依然强劲。凛冽的寒风和肆虐的暴雪使我们对能否顺利到达目的地充满了怀疑。
在棵勒青河谷扎营,这里的风势虽然比日间小了很多,但依然强劲。
通过叶尔羌河,大家全副武装地往冰川深处进发。
 
== 绮丽的冰塔林 ==
 
冰塔群是冰川前舌融化形成的自然奇观,是变化中的大自然的神奇杰作。冰塔足有几十米高,呈金字塔状,每个边的几何形状都非常标准,真是鬼斧神工的艺术杰作。大家下到一个冰塔群的冰湖中,一个冰包张开了许多大嘴,我用它作为前景拍了许多照片。在冰湖上行走,冰下似乎还可听到潺潺流水声,让人提心吊胆,但摄影师的职业精神让我忘乎所以。<ref>[https://www.sohu.com/a/217279081_99894978 喀喇昆仑山冰川腹地探密 ,搜狐 2018-01-17] </ref>
 
== 探密冰川深处 ==
 
晚上,我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前往特拉木坎力冰川的行程泡汤,心里总不是滋味。忽然念头一闪,想到冰川内部很少有人进去,更不会有人拍照片了,就欣喜若狂地叫醒李渊,把想法告诉他。李渊很爽快地答应了,说可以借助攀冰的器械将我安全地带进去拍照。这样一说,我原本懊恼的心情释然很多,很快进入了梦乡。迦雪布鲁姆冰川的冰舌下段耸峙着嶙峋的冰芽和冰塔林,进入冰塔林深处,脚上需戴上冰爪等装备。
== 主要山峰 ==
== 特色物产 ==
产粮农业和畜牧业为地方经济的主体。农作物限于小麦、 [[ 大麦 ]] [[ 甜荞麦 ]] [[ 苦荞麦 ]] [[ 玉蜀黍 ]] 、马铃薯及豆类。果木,特别是杏和 [[ 胡桃 ]] ,曾是当地重要食品来源。在到2134米为止的低坡,生长期足够两熟。在这样的高度,白昼温暖,夜晚凉爽,空气明净;然而,如果没有交错的灌溉设施,这一地区的干燥会使人们无法耕种。此种灌溉设施是这里所有居住区的一个特征。 [10] 谷地中以中亚植物区系占优势,而较多的欧洲植被类型则见于海拔较高处。大多数种、属分布在海拔3500~4000米的温带。植物的垂直分带仅限于北坡和西坡,由谷底向上依次为干旱半干旱草原、阿蒂米西亚森林草原、湿润温带针叶林、亚高山桦属和梣属灌丛及高山植被。植被带的界限,向北随干燥度的不断增加而升高,致使中间森林带范围渐小而终于消失。在较温湿的南坡,从谷地到海拔约3000米处,有松林、喜马拉雅山杉生长,邻近河流处可见柳和白杨。由此往上,为高山草原。喀喇昆仑山的动物包括雪豹、野生的牦牛和西藏羚羊。在南坡山麓地带有野驴、短耳兔和 [[ 土拨鼠 ]] 。鸟类有 [[ 砂松鸡 ]] 、西藏[[雷鸟]]、[[鹧鸪]]、[[朱鹭]]、[[白]] 及[[红花鸡]]等。 [4-5] [9] 过去无节制的狩猎行为及商业行为,造成山中野生动物数量锐减。马可波罗绵羊东帕米尔繁殖,然後迁徙到西喀喇昆仑山脉。拉达克东方盘羊分布在东部较为平坦的高山,而西伯利亚高地山羊和捻角山羊(两者均为野山羊)盘桓於岩坡。棕熊、猞猁和雪豹是濒危物种。巴基斯坦红其拉甫(Khunjerab)国家公园与毗邻的中国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成了高山动物的避难所。在东部边际,骞驴和其他几种野生有蹄动物,包括少数野生犛牛,在荒凉的高原上徜徉。大型猛禽,特别是喜马拉雅秃鹰、 [[ 髯鷲 ]] [[ 金雕 ]] ,翱翔在山风的上升气流之中。 [17] 喀喇昆仑山的冰川,与当地人民的经济活动关系至为密切。跃动冰川的快速前进,冰融水道的变迁,冰川阻塞湖的溃决及冰川泥石流暴发,都对山区农业、牧业、交通运输产生巨大影响。如乔戈里峰东北,叶尔羌河曾于1961、1971与1978年分别发生过6270立方米/秒,4570立方米/秒和4700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危害下游道路、农田与水库。村落分布亦受制于冰川。谷地为旱涝保收的中亚灌溉区之一。
== 当地居民 ==
喀喇昆仑山区自然条件严酷,交通闭塞,人口稀少。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数万。在4400米以下以藏族为主。多务农为生,种植大麦、燕麦、玉米、杏树等,并饲养家畜。少数从事畜牧业,游牧或半游牧,牲畜有牦牛、 [[ 犏牛 ]] 、绵羊和山羊等,间或也从事狩猎。其他民族有巴尔蒂斯族、拉达克斯族和普尔希基族,除普尔希基族信奉伊斯兰教外,均信奉西藏佛教。 [4-5] 有人居住生活在喀喇昆仑山脉高达4500米的村庄里。放牧牦牛和山羊的牧民们随着牲畜从一个牧场转移到另一个牧场。 [1] 该山脉的人口集中在3个城镇——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和斯卡都与印度拉达克地区(拉达克属于中国)的列城——以及整个地区的坐落在石坡或湍流边的小村庄。多数山区居民是伊斯玛仪派(七伊玛目派)或十二伊玛目派的什叶派穆斯林。藏传佛(或喇嘛)教盛行於达拉克。在北部,干燥得多的喀喇昆仑山坡下降成为中国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人口密度很低。
== 攀登资料 ==
喀喇昆仑山上行走的界碑
 
https://v.qq.com/x/page/n07340kvz9j.html
<center>标题</center>
{{#iDisplay:n07340kvz9j|780|460|qq}}
</center>
 
 
== 参考文献 ==
 
 
[[Category: 600 史地總論]]
1,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