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尼可羅·帕格尼尼

移除 13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他給後人留下的作品有[[奏鳴曲]]、[[狂想曲]]系列,六首[[小提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以及數個吉它作品等。
[[File:Niccolo Paganini.jpg|thumb|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在[[交響樂團]]中的成就是令人感到優雅的。配合穩當的[[配樂]],有他在[[樂團]]裡是非常鼓舞的,有批評說帕格尼尼的[[協奏曲]]是既冗長而乏味:一首快板[[迴旋曲]]的結尾可以重復幾遍,在他的生涯中,所有協奏曲中,演奏小提琴的部份都是保密的,他也從不在與交響樂團的排練中演奏小提琴獨奏,一直到他死時也不過只有兩首曲被出版,然而,帕格尼尼的弟子卻也機伶地在他死後每年出版一首曲,每一次在舞台上的成功,都是為了下一次的再成功而鋪路,現今已知的協奏曲雖然只有六首(其中最後兩首的交響樂部份已失傳),但他的吉它、[[弦樂器]]、尤其是小提琴的作品,都已使他那獨特的技巧成為後世標準的準則。
==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技巧 ==
[[File:Eugène Ferdinand Victor Delacroix 045.jpg|thumb|沉迷於演奏的帕格尼尼]]
法国小提琴家[[吉特利斯]]曾说:“帕格尼尼不只是一个发展……先是有了前面的这些(小提琴家),然后帕格尼尼横空出世了。”尽管帕格尼尼所采用的一些小提琴技巧在当时已经出现,技巧发展却已经停滞不前。[[科莱里]](1653年-1713年)被认为是小提琴技巧之父,他将小提琴的地位从[[伴奏]]乐器提升到了[[独奏]]乐器。[[巴赫]](1685年-1750年)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BWV 1001-1006)奠定了小提琴的复调演奏能力。第一部对小提琴技巧进行系统研究的作品是[[卢卡特里]](1693-1764)的24首随想曲,尽管在今天演奏起来没有问题,在创作的时代却因难度过高而无法被演奏。当时的杰出小提琴家们更为关注的是[[音调]]和弓法(弦乐演奏家们称为“[[右手技巧]]”)这两个最基本但是很关键的问题。
4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