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凯特尔贝

增加 5,45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科特比| 圖像 = [[File:科特比.jpg|缩略图|居中|[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sign=f391ad417ff40ad115e4c0e56f1776e2/cdbf6c81800a19d845d41e7c37fa828ba71e46f0.jpg 原图链接]]]}}[[ 阿尔伯特·威廉·柯特 ]] 比或 [[ 称艾伯特·威廉·凯特尔贝 ]] (英语:Albert William Ketèlbey,1875年8月9日-1959年11月26日),英国作曲家。生於 [[ 英国 ]] 伯明罕的阿斯顿,作曲家、指挥、钢琴家。  
科特比,是20世纪初英国相当活跃的通俗管弦乐作曲家,善于写作富有东方情调文化之作品,乐风稳健﹑清新,给人的印象相当特殊。
=人物生平=
亚伯特. 科特比 Albert William Ketelbey , 1875年8 月9日 - 1959 年 11 月26日 ,生于英国 伯明翰 〈 Birmingham 〉的[[阿斯顿]]〈 Aston 〉, 作曲家 、 指挥 、 钢琴家 。 [1]
 
父亲是位雕刻师,从小学钢琴, 11 岁时已能上台演奏。 虽然有惊人的演奏天赋,但[[科特比 Albert Ketelbey]] 却不愿在钢琴演奏事业上着墨,反而偏好作曲。 13 岁已完成其钢琴奏鸣曲,因而获得英国三一学院〈 Triple College 〉的奖学金,前往伦敦习乐。 在进入[[伦敦]]的音乐学院后,便开始展现过人的音乐创作天赋,他用本名发表严肃作品,用笔名Raoul Clifford发表轻松的沙龙作品,他另有一个笔名Villa,[[Villa]]和[[Clifford]]都是他出生地附近的街名。音乐院毕业后,开始在三一学院担任讲师,也为出版商将管弦乐改编成钢琴音乐,或者将钢琴音乐改编成管弦乐。Ketelbey同时精通管风琴、长笛、大提琴、双簧管、竖笛等,且曾经担教堂的管风琴师。他能在乐团里面演奏多种乐器,尤其东方乐曲对他的启发最大,这后来也成为他的标志。[[柯特比]]甚至曾经在当时的音乐奖学金上胜过[[霍尔斯特]]。
柯特比在一家伦敦的剧院担任指挥后,便开始大量创作。不久便声名大噪,成为当时叱吒风云的作曲家。他创作乐许多轻松普及的音乐,这些音乐被用作无声电影的伴奏或是舞蹈伴奏。他的成功使得他能够放弃剧院的工作。
 
二十世纪起,柯特比转而创作管弦乐小品,一九一五年在参访一间圣方济会的修道院后,完成其成名作「[[在修道院的庭园]]」(In a Monastery Garden),音乐呈现了伴著鸟鸣声的平和画面,最后在钟响中由男声合唱[[垂怜经]](Kyrie)般的曲调,听众相当容易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有一次柯特比在皇家音乐会上演出自己的作曲时,乔治五世国王来晚了,没有听到开始的曲子,因此柯特比在中间休息的时候重复了这个曲子。
 
柯特比也在其它一些领域工作,比如在知名的出版社里担任音乐编辑以及任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音乐经理数年。
 
他经常被说成是[[英国]]的首名百万富翁作曲家,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1929年《[[Performing Right Gazette]]》按照作品演奏次数列表 使他成为「英国当今最伟大的作曲家」。
 
虽然[[柯特比]]曾经和一位女歌手结婚,两人共渡漫长而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却没有留下任何子女。妻子死后柯特比再婚。柯特比晚年在英国渡假胜地[[怀特岛]]写作及玩撞球,1959年11月26日在自宅中过世,享寿84岁。
 
至今为止收音机里还经常播放柯特比的作品。
=音乐曲目=
 
波斯市场In a Persian Market
 
「[[波斯市场]]」是科特比作品中最出名的一首,描写波斯市场上,喧闹杂沓的情景,全曲可分为八个乐段:
 
1.骆驼队的来临:由弱而渐增强的轻快旋律,渐渐形成市场热闹的场面,其中间或还可听到骆驼的铃声。
 
2. 传来乞丐哀求施舍的声音:由男声合唱一段低沉有力的曲调,呢喃着「[[慈悲啊,阿拉的神]]」反复多次,这是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的音乐。
 
3.美丽的公主坐轿来到:在竖琴轻柔的伴奏下,出现优美而细腻的旋律,曲势逐渐增强,象征公主仪仗的辉煌。
 
4.观看魔术师和玩蛇者的表演:魔术师主题俏皮而活泼,衬托出一种奇特的神秘气氛,接着弄蛇者的主题,充满了波斯风味与异国情调。
5.酋长行列经过市场,表演中断:玩蛇者的主题忽然被宏伟的铜管乐器打断,酋长行列经过市场,但立刻远去。
 
6. 再听到乞丐的求乞声:男声合唱慈悲啊! 阿拉的神,但只一次便停止。
 
7.公主准备回宫:公主主题再现,由强渐弱的曲势表示公主从市场离去。
 
8.骆驼队逐渐远去,市场复归宁静:开头的进行曲再现出来,但也逐渐减弱,这时远远的犹可听见公主的主题,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终于不见。
 
在埃及神秘的土地 [[Inthe Mystic Land of Egypt]]藉由柯特比的音乐旋律描绘出神秘的[[埃及]]。 [[尼罗河]]的水流潺潺漫延、驼队的商人和着铃铛穿越沙漠,众人合唱伟大的土地,让人从音乐中跟着神游美丽神秘的埃及。
 
 
中国寺庙的庭院 Ina Chinese Temple-Garden这些一听就懂的轻松且充满异国情调的管弦轻音乐,使科特比 [[Albert Ketelbey]] 大受欢迎。 尤其在描绘中国的异国风时加入了锣声启开众人的念诵歌声 ,时而歌颂时而咏叹,表达出 . 寺庙内庄严肃穆之情。
 
在修道院庭院 [[Ina Monastery Garden]]这曲音乐首先呈现鸟鸣声,让人联想修院中的宁静与平和,最后在钟响中由男声合唱垂怜经( [[Kyrie]] )的曲调,除了显现赞美天主的祥和之气,更传达出修院内无车马喧的安宁。
==参考文献==
{{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