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嘉誠

移除 27,21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18年3月16日,李嘉誠於長和系記者會上宣布於5月10日股東大會後退休,將辭去長和(001)及長實(1113)主席兼執行董事職位,改任資深顧問。
 
== 财富及排名 ==
據美國《[[富比士]]》2004年2月號的排名,李嘉誠在世界富豪榜裡排行第19位,超越了傳媒大亨[[梅鐸]]。不少港人曾感嘆他們一輩子為李嘉誠打工,因為買的租的房屋是李嘉誠公司蓋的,到超市購物、手提電話等都與李嘉誠公司有關<ref>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news/07/03/10/YM-703450.htm 李嘉誠蟬聯福布斯華人首富]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28223710/http://www.takungpao.com/news/07/03/10/YM-703450.htm |date=2007-03-28 }},2007-3-10</ref>。2005年,《[[富比士]]》公佈李嘉誠以財富188億美元排名第十。2006年,李嘉誠的總資產值高達230億[[美元]],居世界第九位。2008年李嘉誠以265億美元的資產在《[[福布斯]]》排名世界第11位。
* 2009年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公佈今年香港40大富豪榜,長實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嘉誠以162億美元繼續坐穩榜首。《福布斯》指,雖然受金融海嘯影響使李嘉誠的財富因長實股價下跌,較去年減少一半至162億美元,但仍排榜首。
* 據2012年3月《[[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净资产总值高達255億[[美元]],折合約1990億港元,排名第九<ref name="forbes">{{cite web|url=http://www.forbes.com/billionaires/|title=Forbes}}</ref>。據2013年3月《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淨資產總值高達310億美元,折合約2401億港元,排名第八<ref name="forbes" />。
* 2012年5月25日,李嘉诚公开表示,长子[[李澤鉅]]将管理长和系全部资产,次子[[李澤楷]]則獲現金支持發展事業<ref>{{cite web| url=http://finance.qq.com/a/20120526/000627.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title=李嘉诚看好内地经济 长子将管理长和系全部资产}}</ref>。
* 2014年,李嘉誠在长和系業績發佈會上透露外界少估其身家40%<ref>{{cite web|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4/3/1/n4095080.htm| title=華人首富李嘉誠透露:外界少估其身家40%}}</ref>據2014年3月《[[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净资产总值高達310億[[美元]]折合約2418億港元排名第20<ref name="forbes" />。如按照福布斯的估算,再加上李嘉誠透露少估的40%,李嘉誠的净资产應是至少400億[[美元]]。
* 2014年5月,美国[[CNBC]]评出了自该台1989年开播以来,25年间对商业和财经界影响最为深远的25人,两位华人入选,其中李嘉诚排名16位<ref>{{cite news|url=http://finance.sina.com/gb/usstock/sinacn/20140501/00401023593.html |title=美媒选出25年对商业和财经界影响最为深远25人|publisher=新浪财经讯 |date=2014-05-01}}</ref>。
* 2015年1月,《[[福布斯]]》雜誌公佈的香港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净资产总值高達335億[[美元]],折合約2600億港元,為香港首富<ref>{{cite web|url=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list/002244.shtml|title=2015福布斯香港50富豪榜|publisher=福布斯中文网|date=2015-01-08|accessdate=2015-01-13}}</ref>。
* 2015年3月,《[[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净资产总值高達333億[[美元]],折合約2600億港元,排第17名<ref>{{cite web|url=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list/002253.shtml|title=2015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publisher=福布斯中文网|date=2015-03-03|accessdate=2015-03-14}}</ref>。
* 2016年3月《[[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净资产总值高達271億美元排全球20位,折合約2100億港元。
* 2017年3月,《[[胡潤百富榜|胡潤富豪榜]]》公佈李嘉誠的香港首富位置首次被[[順豐速運]]創辦人[[王衛]]取代<ref>{{cite news|url=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1691414/順豐借殼上市%20王衛成香港首富 | title=順豐借殼上市 王衛成香港首富 |publisher=[[晴報]] |date=2017年3月8日}}{{zh-hant}}</ref>。
 
== 社會公益 ==
李嘉誠於1980年開始投身公益事業,[[李嘉诚基金会]]自成立至今,对教育、医疗、文化及公益事业的捐款逾200亿港元。<ref>{{cite web|title=並肩同行|url=http://www.lksf.org/work-with-us/?lang=hk|publisher=李嘉誠基金會|accessdate=2015-09-26}}</ref>於1981年撥港幣1億元創立[[汕頭大學]],對该大學的投資已過60億港元<ref>{{cite news| url=http://www.stdaily.com.cn/html/2013-11/09/content_476970.htm| title=为家乡和民族建立幸福未来| newspaper=[[汕頭日報]]| date=2013-11-09}}</ref>。1987年,捐赠5000萬港元,在[[跑馬地]]等地建立3间老人院。同年向[[中國孔子基金會]]捐助100萬港幣,並捐200萬港幣,投資建造[[潮汕體育館]]。1988年,捐款1200萬港元興建兒童骨科醫院。並對[[香港腎臟基金]]、[[亞洲盲人基金]]、[[東華三院]]捐助1億港元。 1991年,李嘉誠向[[英國保守黨]]捐贈10萬[[英鎊]]作競選費用,引發英國兩大政黨爭議。同年为[[中国残联]]捐助1.05亿元,使大约3万名农村肢体残缺者得到救助。他还为[[华东水灾]]捐助5000万元及为[[汕头市]]台风灾害捐助500万元。
 
1997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李嘉诚基金会]]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新图书馆的建设。由此新的北大图书馆成为亚洲大学中最大的图书馆。1999年,[[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千萬港元予[[香港公開大學]],香港公開大學於[[信德中心]]的持續及社區教育中心命名為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2002年李嘉誠海外基金建立[[長江商學院]],是中國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实行教授治校的商學院。2003年11月[[MBA]]第一批學员入校,MBA學员GMAT入學成績高居亞洲首位,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立學校,目前是中國最著名的十大商學院之一,目标是用十年的時間進入世界十大商學院之列。
 
2004年的[[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印度洋大地震]]曾捐助300萬美元賑災。2005年5月,李嘉誠向[[香港大學]][[醫學院]]捐出港幣10億元以資助醫科學生及醫學研究用,[[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稱將重新命名香港大學醫學院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並於2006年1月1日正式易名,此次轉名引起社會巨大爭議。2005年10月10日基金会与和记黄埔合共捐出50万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灾民。 2005年11月,[[李嘉誠(加拿大)基金]]向[[加拿大]][[多倫多]][[聖米高醫院]]捐出2500萬元加幣(當時約1億6仟4百75萬港元),興建以他命名的醫學教育大樓。<ref>{{cite web| url=http://www.hutchison-whampoa.com/tc/media/press_each.php?id=1819| title=李嘉誠基金會支持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聖米高醫院 「城市天使」獲捐資二千五百萬加元| date=2005-11-30|accessdate=2016-05-13}}</ref>大樓於2011年建成<ref>{{cite web|title=Li Ka Shing Knowledge Institute|url=http://www.stmichaelshospital.com/knowledgeinstitute/about.php|publisher=聖米高醫院|accessdate=2016-05-13}}</ref>。
 
2007年3月,李嘉誠向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捐款1億新加坡幣(逾5億港元),創立教育及學術發展基金,設立教授席及40個碩士獎學金等。志在培育區內公共管治人才。這筆捐款一半由李嘉誠基金會捐出,其餘則由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分別捐出四分之一。獲捐款的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表示,新增獎學金將惠澤中國大陸、香港、印度、越南、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新加坡學生亦可受惠。繼香港大學醫學院後,新加坡國大校園內一幢建築物,將其中一幢建築物命名為「李嘉誠大樓」。在[[新界]][[粉嶺]]的[[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亦是以他命名的。校內不少設施的建設費用亦是由他捐贈的。這包括學校在禮堂的冷氣系統和建造校舍新翼之費用。
 
2008年[[汶川地震]]後,李嘉誠以及[[李嘉誠基金會]]、[[長江集團]]、[[和記黃埔]]等共計捐款1億3000萬元人民幣。2009年4月22日,李嘉诚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1亿元。[[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2011年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李嘉誠於16日向[[日本]][[紅十字會]]捐獻了100萬美元(即約總值8100萬日元),為地震災區提供金額援助<ref>{{jp icon}}{{cite news| url=http://www.yomiuri.co.jp/world/news/20110316-OYT1T00705.htm| title=香港の世界11位富豪、義援金8100萬円| date=2011-03-16}}</ref>。
 
== 爭議及觀點 ==
===有意入籍英国===
1985年,李嘉诚获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沈弼 (滙豐銀行)|沈弼]]向[[英国内政大臣]]建议,向四、五名香港华人富商给予[[英国护照]],[[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促[[英国内政部]]研究,最终在内政部建议下否决此提议。1989年3月20日,[[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大臣]]的私人秘书皮尔斯(R. N. Peirce)致函撒切尔夫人私人秘书[[查尔斯·鲍威尔|鲍威尔]],称预计李嘉诚可能在次日同撒切尔夫人的会面期间要求获得英国公民资格。当时李嘉诚是[[英国属土公民]](BDTC),根据英国国籍法须在英国居留5年方可取得英国公民资格,但是官员可酌情将居留时间减至最短2年<ref name=lhzbw>{{Cite web |url = http://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170720-780567 |title = 英密件﹕李嘉诚89年有意入英籍 撒切尔夫人允责成大臣商讨 |author = |date = 2017-07-20 |publisher = 联合早报网 |language = |accessdate = |quote = }}</ref>。
 
根据[[英国国家档案馆]]2017年解封档案,1989年3月21日,李嘉诚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伦敦]]会面,会议纪录显示撒切尔夫人知道李嘉诚“有兴趣取得英国公民资格(Mr. Li's interest in acquiring British citizenship)”,并将责成英国内政大臣[[韩达德]]与李嘉诚进一步商讨,但档案未显示李嘉诚此后是否曾向英国政府申请入籍。会议记录还显示,李嘉诚在此次会面中表示,不久前[[葡萄牙]]政府向超过10万名澳门居民提供[[葡萄牙护照]],在香港引起了对英国的负面情绪,不少香港人不认同英国严格限制香港人移居英国的政策,李嘉诚说:“若较年轻的商界人士及公务员有机会获得英国护照,他们会更愿意留在香港。”此次会面八天后,李嘉诚致函撒切尔夫人称:“虽然没有人期望英国向所有人敞开大门(没有国家会这样做),使用一些酌情权(some use of discretion)可确保部分香港资金最少可在英国安家落户。”<ref name=lhzbw/>
 
1989年3月27日,李嘉诚接受《[[泰晤士报]]》专访,指出目标是将香港业务比重从八成减至六成,但强调无意因1997年[[香港回归]]而迁册<ref name=lhzbw/>。
 
1989年6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沈弼致函[[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link-en|朱利安·埃默里|Julian Amery|朱利安·埃默里}},请埃默里协助李嘉诚取得英国公民资格。2017年[[长江和记实业]]发言人回复《[[明报]]》查询时称:“当时和记正研究在英国竞投和发展电讯及其他业务,曾就各项议题交换意见。”发言人未回应李嘉诚曾否向英国政府申请要求获得英国公民资格<ref name=lhzbw/>。
 
=== 六四事件及投资争议 ===
1989年5月22日,[[六四事件|北京學運]]進入高潮,北京中央政府宣佈戒嚴,一群香港學生到長實集團總部請願,李嘉誠親自接收請願信。學生希望商界以物資包括金錢支持北京學生。當日李嘉誠公開回應稱,北京學生的動機是愛國的,香港工商界應予支持,包括金錢的支持。至於他會捐款多少支持北京學生,當時称正在考慮。20年後,《[[蘋果日報 (香港)|苹果日报]]》書面向李嘉诚查詢,了解他現時對六四的態度,但一直未有回應<ref>{{cite web |url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90502/12708802 |title=六四香港變色龍逐個捉 李嘉誠、唐英年、梁振英……當年支持學運 如今不願再提 |publisher=苹果日报 |date=2009-05-02 |language = zh-hk }}</ref>。学生运动被武力镇压后,当时外资企业大举撤资中国,李嘉诚反而大举进军中国大陆市场,成为香港在中国大陆的最大投资者。[[江泽民]]主政时期,李嘉诚家族在中国大陆的生意一直红火。[[胡锦涛]]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李家在大陆的商业并未受到影响,但[[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大]]接班胡锦涛,任职刚过半年之际,李嘉诚就开始抛售内地项目。
 
另外,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在中国大陆变相囤地也饱受诟病。多年来,“长和系”在中国近十个城市十余个项目,均通过“蜗牛式”开发方式,延长土地开发周期从6年到10多年不等。其中,李嘉诚在[[北京十三陵]]附近“皇家别墅”北新嘉园项目合同约定2004年11月开工,但10年之后的2014年,该项目依然未见开盘动静。李嘉诚公司一名离职员工向报界表示,李嘉诚拿到一个项目后一般五六年后能真正进入开发阶段算是快的,多数项目一直处于设计阶段。<ref>{{cite web |url = http://news.163.com/14/0731/06/A2FBUFJR0001124J.html |title=地方政府被指纵容李嘉诚囤地:多项目4年仅开发1% |publisher=网易 |date=2014-07-31 |language = zh-hans }}</ref>2015年9月29日,李嘉誠及長和集團发表聲明:「最近一些人对我本人和集团作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惹来网民及传媒的关注。在此,我多谢各位的关心,并藉此机会作出回应。首先感谢国内、香港以及国外的朋友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ref>{{cite web| url=http://www.ckph.com.hk/uploaded_files/news/722_t_content.pdf| title=長和集團官方新聞稿| date=2015-09-29}}</ref><ref>{{cite news| url=http://www.post852.com/%E8%BD%89%E8%BC%89%E2%94%82%E6%9D%8E%E5%98%89%E8%AA%A0%E5%8F%8A%E9%95%B7%E5%92%8C%E9%9B%86%E5%9C%98%E8%81%B2%E6%98%8E%E5%85%A8%E6%96%87/| title=李嘉誠及長和集團聲明全文| publisher=[[852郵報]] (香港)| date=2015-09-30}}</ref>
 
=== 港大醫學院命名 ===
2005年5月7日,[[香港大學]]宣佈獲李嘉誠及[[李嘉誠基金會]]十億港元捐款,5月18日港大建議將醫學院命名為「李嘉誠醫學院」以表彰李嘉誠及其基金會的慷慨捐贈,並獲港大校務委員會一致通過。此決定曾引起醫學院舊生的關注及反對,也引來香港社會強烈反響,校方後來表示將維持原來決定,而李嘉誠亦發公開信表示「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香港大學醫學院於2006年1月1日正式命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日出康城心曠神怡論 ===
[[日出康城]](''LOHAS Park'')是長實集團旗下位於[[將軍澳]][[小赤沙]][[將軍澳86區]]的大型住宅項目,有報刊指出日出康城距離[[新界東南堆填區]]只有約850米,附近還有[[將軍澳工業邨]],而環保署亦證實有兩個沼氣排放設施距離日出康城不足250米,而一條環保大道之隔則是污水處理廠(只在[[密閉空間]]內處理污水)<ref name="r15">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http://www.epd.gov.hk/eia/chi/register/profile/latest/cdir137.htm 將軍澳86區物業發展項目之雨水及洗盥污水循環再用(工程項目簡介)]〉,于2007年10月4日存取</ref><ref name="近堆填區環保大道多廢氣 領都與臭為伴">[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719&sec_id=15307&art_id=13004700 近堆填區環保大道多廢氣 領都與臭為伴],2009年07月19日,蘋果日報</ref>。因此日出康城部份居民表示長期聞到非常強烈的臭味,但在一次長實的業績會上,作為長實主席的李嘉誠被問及有關日出康城附近環境臭味嚴重,有居民入住此發現此問題,以後長實會如何進行其他單位的銷售?李嘉誠的回應是他有很多的地盤沒有去過,但剛巧去日出康城數小時,並說看到堆填區中的綠化區,覺得非常漂亮,令人「心曠神怡」。自此,這段說話被傳媒大肆報導,成為城中一時熱話<ref>{{cite news|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814&sec_id=4104&art_id=13097506 |title=隔牆有耳:溢出骯城 心曠神怡|date=2009年8月14日|publisher=蘋果日報}}</ref><ref>{{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231606/1.html |title=反駁有臭味 「日出康城心曠神怡」|date=2009年8月14日|publisher=明報}}</ref>。
 
=== 羅國輝神父之魔鬼論 ===
2010年10月31日,當日為[[萬聖節]],神父[[羅國輝]]大談鬼神外,指邪靈惡魔不是最可怕,直指李嘉誠大起[[發水樓]]、飲食集團[[大家樂]]壓榨員工才是真正「食人的魔鬼」<ref>{{cite news |url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1101&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4612885 |title=神父:發水樓比邪靈可怕 「李嘉誠係魔鬼」|date=2010年11月1日 |publisher=蘋果日報}}</ref>。翌日,李嘉誠派代表聯絡[[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區]],對羅神父的說話表示「不高興」,要求教區回應,否則採取法律行動。羅神父得知投訴後表明「一人做事一人當」,表示要告就告他一人<ref>{{cite news |url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1102&sec_id=4104&subsec_id=11866&art_id=14617331 |title=神父魔鬼論 李嘉誠擬控教區|date=2010年11月2日|publisher=蘋果日報}}</ref>。事件令不少香港人批評李嘉誠毫不尊重宗教自由,發聲明威脅神父要採取法律行動,更是公然對言論自由的一種侵犯。
 
===被問及如何鼓勵香港去創新===
2014年3月,李嘉誠接受財新網訪問,提到[[新加坡]]和[[香港]]的營商環境及社會氣氛。「1997年時香港的GDP跟新加坡一樣,但今天新加坡高於香港最少三分之一。香港一定要提高競爭力。香港若真的走上民粹主義之路,就會像野馬易放難收。」李嘉誠說,「新加坡是先天不足,香港則是寵壞了的孩子。香港近來民粹主義升騰,照這樣下去,用不了五六年就會面目全非。」<ref>{{cite news|title=李嘉诚谈香港(全文)|url=http://companies.caixin.com/2014-03-05/100647243_all.html|accessdate=2015-10-14|publisher=财新网|date=2014-03-05}}</ref>
 
===對香港政改及民主表態===
2014年8月,李嘉誠主動公開談及香港政改議題,「爭取民主的努力,每一步,也不會是徒勞無功的任務」,「我深信,在中華民族的民主進程中,必定有我們香港人智慧的風采。」他還說,現時社會對政制有不同意見、訴求及擔心,他認為是文明社會正常現象。並說,儘管各界就政改問題有「一團矛盾」,亦應「堅堅決決向前走」。但部分言論遭中共官方媒體刪除<ref name="[[大紀元時報]]">{{cite news|title=李嘉誠撐香港民主 官媒刪敏感言論|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4/8/24/n4232016.htm|date=2014-08-25|newspaper=[[大紀元時報]]}}</ref>。新華社於2014年10月25日在其網站上刊載英文報道批評李嘉誠等人未明確表態其是否支持「[[雨傘革命]]」、未積極響應北京當局號召<ref name="新華社英文批評">{{
Cite web
|url =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4-10/25/c_133741923.htm |title = Hong Kong tycoons reluctant to take side amid Occupy turmoil
|author = Yamei Wang |date = 2014-10-25 |publisher = Xinhua, english.news.cn |language = en
|accessdate =2014-10-27 |format= htm |quote = {{lang|en|Sitting next to Tung at the meeting with President Xi was Li Ka- shing who made a statement on Oct. 15, calling on the Occupy protesters to go home and not to "let today's passion become tomorrow's regrets." The Asia's wealthiest man did not make it clear whether or not he agrees with the appeals of the protesters.}}
|archiveurl=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j7mFcz-M64YJ: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4-10/25/c_133741923.htm+&cd=2&hl=en&ct=clnk&gl=us|archivedate= 2014-10-25
}}</ref><ref name="新華社英文批評(明報)">{{
Cite web
|url = http://news.mingpao.com/ins/%E6%96%B0%E8%8F%AF%E7%A4%BE%EF%BC%9A%E6%9D%8E%E5%98%89%E8%AA%A0%E6%9D%8E%E5%85%86%E5%9F%BA%E9%83%AD%E9%B6%B4%E5%B9%B4%E5%90%B3%E5%85%89%E6%AD%A3%E6%9C%AA%E8%A1%A8%E6%85%8B%E5%8F%8D%E4%BD%94%E4%B8%AD-%E8%A8%98%E8%80%85%E7%BD%B2%E5%90%8D%E8%8B%B1%E6%96%87%E5%A0%B1%E9%81%93%20%E7%A8%B1%E5%83%85%E8%91%A3%E5%BB%BA%E8%8F%AF%E8%A1%A8%E6%98%8E%E6%8C%BA%E8%AD%A6%E6%8C%BA%E6%A2%81%E6%94%BF%E5%BA%9C/web_tc/article/20141025/s00001/1414221421745 |title = 新華社:李嘉誠李兆基郭鶴年吳光正未表態反佔中——記者署名英文報道 稱僅董建華表明挺警挺梁政府
|author = <!--作者--> |date = 2014-10-25 |work=新華社|publisher = 明報網站|language = zh-hk
|accessdate = 2014-10-27 |format= <!--格式--> |quote = 當日會見習近平時坐在董旁邊的李嘉誠,在10月15日發過聲明,呼籲示威者回家,「懇請大家不要讓今天的激情,變成明天的遺憾」。不過,這位亞洲首富卻未明確表示到底否同意示威者的訴求。
|archiveurl= <!-- 存檔連結--> |archivedate= <!-- 存檔日期-->
}}</ref><ref name="新華社英文批評(UDN)"/>,但在七小時後新華網急急撤下英文報導<ref name="新華社英文批評(UDN)">{{
Cite web
|url =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9024270.shtml |title =新華社轟香港4大富豪 未表態反「佔中」
|author = <!--作者--> |date = 2014-10-27 |work=世界日報|publisher = udn.com |language = zh-tw
|accessdate = 2014-10-27 |format= shtml |quote =香港「佔中」運動邁入第29天,中國官方新華社25日刊發英文報導,點名批李嘉誠、李兆基、吳光正及郭鶴年等香港四大富豪,未積極響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號召,公開表態反對「佔中」運動。這是中國官媒首次砲打香港工商界未全力配合打壓「爭真普選」運動。但七小時後新華社撤稿,九小時後再發表中文稿肯定香港富豪。<br>新華網撤稿後,當晚9時突再發一篇「香港商界:『佔中』影響香港經濟 破壞社會秩序」報導,稱佔中發生前後,「香港商界多位知名人士和商會發表言論,斥責『佔中』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將對香港的營商環境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報導引述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等人過去批佔中言論,並列出李嘉誠、吳光正、李兆基等被點名批評的富豪,過去公開批評佔中的言論,似為之前批評他們的文章進行「補救」。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7072206/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9024270.shtml |archivedate= 2014-10-27
}}</ref>。
 
李嘉诚在英国遭遇麻烦:英政府考虑调查千亿O2收购案,李嘉诚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好像遇到麻烦了。9月16日,英国反垄断机构竞争与市场部门(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简称CMA)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封声明,内容称,正在考虑审查此前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提议收购西班牙电信巨头Telefónica SA旗下英国移动运营商O2的交易。
<ref>http://news.ifeng.com/a/20150918/44683348_0.shtml</ref>
 
===2017香港特首選舉提名表態===
根據[[眾新聞]]報導,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於2017年2月19日出席活動時,被問到特首選戰,他表示,早在林鄭月娥表明參選前,他已決定不會提名任何人參選。李嘉誠說,自己與包括胡國興、葉劉淑儀、曾俊華等幾個參選人都是熟朋友,提名任何一人都會得罪他人。但他強調自己一定會投票,沒有人知道他投給誰,他之後也不會透露<ref>[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898/%E6%9D%8E%E5%98%89%E8%AA%A0%EF%BC%9A%E4%B8%8D%E6%9C%83%E6%8F%90%E5%90%8D%E4%BB%BB%E4%BD%95%E4%BA%BA%E5%8F%83%E9%81%B8%E7%89%B9%E9%A6%96] 李嘉誠:不會提名任何人參選特首</ref>。
 
==榮譽及獎項==
===勳銜===
*{{flagicon|Belgium}} [[比利時]] {{le|Commandeur de l'Ordre de Léopold|Order of Leopold (Belgium)}} 勳銜<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86年)
*{{flagicon|United Kingdom}} [[英國]][[大英帝國勳章|CBE爵級司令]]勳銜(1989年)
*{{flagicon|United Kingdom}} [[英國]][[大英帝國勳章|KBE爵級司令]]勳銜<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2000年)
*{{flagicon|HKG}} [[香港]][[大紫荊勳章]]<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http://www.ckah.com/tchi/about_boardofdirector.html#list0_0 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2001年)
*{{flagicon|France}} [[法國]][[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榮譽軍團司令]]勳銜<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2005年)
*{{flagicon|Panama}} [[巴拿馬]] {{le|Grand Officer of the Order Vasco Nunez de Balboa|Order of Vasco Núñez de Balboa}} 勳銜<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
 
===獎項===
*千禧企業家獎<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
*卡內基慈善獎及柏克萊獎章<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
 
===榮譽===
*[[File:HKU Coat of Arms.png |25px]] [[香港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86年)
*[[File:UofC Coat.jpg|25px]] [[卡爾加里大學|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89年)
*[[File:Peking University seal.svg |25px]] [[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92年)
*[[File:HKUST.svg|25px]]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95年)
*[[File:CUHK Coat of Arms.png|25px]] [[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97年)
*[[File:CityU logo 2015.svg|25px]] [[香港城市大學]]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98年)
*[[File: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oat of arms.svg|25px]] [[英國劍橋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99年)
*[[File:OUHK logo.svg|25px]] [[香港公開大學]]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ref name="長江實業董事會成員"></ref>(1999年)
 
== 家庭 ==
1,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