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潮繡

增加 7,97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潮州刺繡'''<br><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0/v2-accf116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潮州刺繡'''<br><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0/v2-accf116f13eeebfde6d23e3cd38611cd_720w.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113767753 圖片來自知乎]</small>
|}

'''潮州刺繡''',簡稱'''潮繡''',是[[中國]][[潮州]]、[[汕头]]的傳統[[手工藝]]。

清代,粤绣工人大多是广州、潮州等人,特别是潮州绣工为上,皆男子为之,精于女工,为其它省市所罕见。
在一般人看来,绣花与须眉汉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在历史上潮州男子擅长飞针走线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正因为男性的加入才使到潮绣更为出类拔萃。清末潮州市区二十四顶“刺绣状元”的桂冠都落在男性的头上。
八十八岁高龄的林玩英是我们潮州出了名的潮绣老艺人,她的父亲林新泉便是清末二十四位“刺绣状元”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我国的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潮绣是粤绣的重要分支,它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东门晒鱼网,西门摆花规,南门削竹筷,北门梭脚腿。

潮繡的題材極為廣泛,除人物、龍鳳、花鳥、動物、器皿、博古之外,經常配以海產魚蝦以及南國的佛手、菠蘿、林檎等瓜果一類題材,甚有特色。高明的畫師們,在自然美的基礎上,經過一番整理加工、提煉取捨,變為裝飾性紋樣,既要求形似,更要求神似。它以高度概括的凝煉線條,生動地勾畫出各種物體。人物則強調情勢,花鳥則強調動態。它在未經著色繡製之前,已具備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潮繡釘金繡的技藝靈活多變,是現代機器無法替代的,歸納起來有“鋪”、“墊”、 “釘”、“貼”、“綴”等五法。潮繡常用的材料有金線、銀線、花線、各色絨線、紗線、棉絮、紙釘、綢、緞等。

潮繡在工藝處理上,強調表現象形、質感、勒線。針法變化多樣,針腳勻稱整齊,針針見針腳。形狀層次分明,紋理清晰,使物象活靈活現。尤其是釘金墊浮繡的二針龍鱗和魚鱗技法,即用金線作漩渦狀釘繞成小於圖釘蓋圓片,片片相疊蓋,鱗之下端可翻動,真如魚鱗模樣生動。這種立體針法在我國刺繡同行中,獨樹一幟。

潮繡即潮州刺繡,是中國四大名繡“粵繡”的主要流派,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被譽為刺繡珍品,其中很多珍品為國家所收藏。潮繡珍品的圖案設計注重均衡對稱,構圖飽滿,色彩絢麗。主線為金線,並用銀線、絨線或單獨色勒,或混合針繡,產生金碧輝煌、鮮豔奪目的效果。近幾年藝術品市場上的潮繡精品數量有限,而市場價格又不算太高,專家認為其收藏價值會不斷攀升,因此現在是投資潮繡珍品的好時機。

==歷史==
中國傳統刺繡體系中,有十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汉绣]]、[[杭绣]])之一,<ref name=ZGSDMX1>{{cite web | url=https://www.zhongguofeng.com/cixiu/51041.html | title=中国十大名绣,中国传统工艺 | accessdate=2017年9月5日 | archive-date=2018年10月24日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4073713/https://www.zhongguofeng.com/cixiu/51041.html | dead-url=no }}</ref><ref name=ZGSDMX2>{{cite web | url=https://www.yunxiuw.com/articledetails/637 | title=中国十大名绣 | accessdate=2018年6月13日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4073900/https://www.yunxiuw.com/articledetails/637 | archive-date=2018年10月24日 | dead-url=yes }}</ref><ref name=ZGSDMX3>{{cite web | url=https://m.91ddcc.com/1230178 | title=中国十大名绣,中式古典美学 | accessdate=2017年10月21日 | archive-date=2018年10月24日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4074556/https://m.91ddcc.com/1230178 | dead-url=no }}</ref><ref name=ZGSDMX4>{{cite web | url=http://www.keciyishu.com/news-show-3047.html | title=中国刺绣十大名绣 | accessdate=2017年6月19日 | archive-date=2018年10月24日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4073736/http://www.keciyishu.com/news-show-3047.html | dead-url=no }}</ref><ref name=ZGSDMX5>{{cite web | url=http://www.minsu8.com/chuantonggongyi/13311.html | title=中国刺绣十大名绣,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 accessdate=2016年11月15日 |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4073910/http://www.minsu8.com/chuantonggongyi/13311.html | archive-date=2018年10月24日 | dead-url=yes }}</ref>,而潮綉是粵綉中的流派,與[[廣繡]]合稱。潮繡始於[[唐朝]]、[[宋朝]],盛行於[[明朝]]、[[清朝]],刺繡珍品不少為[[藝術收藏家]]所喜好,不單個人甚至國家級機構所收藏。


潮繡,潮州刺繡(潮繡)與廣州刺繡(廣繡)總稱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發源並流行於今潮汕地區。潮繡始於唐代,形成風格於明、清,流傳於國內及東南亞一帶。以繡藝精美細緻、構圖均衡飽滿、色彩亮麗又具立體感而別於其它繡種,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在清朝乾隆年間,潮州等地也廣設繡莊、繡坊,粵繡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自清代以來,潮州婦女多勤紡織,女子到了十一二歲,其母即為預製嫁衣,幾乎“家家擺繡框,戶戶有繡娘”。孩童從小耳濡目染,課餘跟長輩學手藝,練就一手高難度的墊繡技藝。乾隆年間,潮州西門外天地壇、布梳街以及開元寺附近,已有繡莊20多家,繡品輸向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一帶,佔領南洋市場,特別是帶有民間濃厚地方特色的廳堂,佛廟擺設的繡品更是供不應求。可見潮繡在清代已經大規模出口,對國外市場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19世紀英國藝術家波西爾所著《中國美術》中寫道:“中國人長於刺繡花鳥,而廣東人於此技術尤為專長……”潮繡多輸入歐洲,可見當時中國潮繡歐洲也影響頗大。

傳說潮繡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其與黎族織錦同源,潮繡又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大多數是為了滿足時年八節、婚慶壽誕、游神賽會、宗教祀拜的需要而作的民俗生活實用品,主要服務於當地的民居、祠堂、廟宇的裝飾為主。可分為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賞用品、戲服裝飾品等四大類。構圖飽滿均衡,針法繁多,紋理清晰,金銀線鑲,托地墊高,色彩濃艷,裝飾性強,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墊高繡法獨異於其它繡法,此外,以金碧、粗獷、雄渾的墊凸浮雕效果的釘金繡也尤為人所矚目,宜於廟堂會所裝飾和喜慶之用,抑或用於劇服、道具、裝飾等。

==作品特徵==
[[潮州人]]穩重、熱情、勤勞、追求美好反映在潮州刺繡作品上。[[圖案]]設計均衡對稱,構圖飽滿。繡線用[[金]]線,銀線、[[絨]]線混合針繡產生絢麗色彩、金碧輝煌、鮮艷奪目的[[視覺藝術]]。畫面題材主要是傳統的[[龍]]、[[鳳]]、[[獅子]]、[[喜鵲]]、[[牡丹]]等,頌揚文化,表達喜慶。現代潮綉圖案也有[[抽象]]和[[幾何]]圖案、當代人物等。潮繡針法有200多種。

== 潮繡術語 ==
* 釘金針法
* 二針龍鱗轉針
* 旋針
* 過橋針
* 凹針綉
* 墊築綉
* 絨線綉針法
* [[綢緞]]
* 棉絮
* 凸繡
* 紙丁
* 墊、浮、勾、勒、通

== 現代潮州刺繡 ==
潮州刺繡在現代工業生產多運用[[機器]][[流水作業]]上[[生產]],其管理人技藝也來自傳統。當然,現在聲稱由潮汕姑娘人手製作的潮繡,已經是國際高檔市場的[[藝術]][[收藏品]]。

== 參考文獻 ==
{{reflist}}
4,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