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8
次編輯
變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categorg:+230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出自《道德经》中“[[道经]]”的最后一章,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
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道德经]] 作者 [[老子]]
[[File:U=994047524,3534291852&fm=26&gp=0.jpg|缩略图|[http://www.shixiu.net/d/file/nanshi/zhuzuo/lzts/33578dd1ddb0b9b4766aabb13c956966.jpg 原图链接][http://www.shixiu.net/d/file/nanshi/zhuzuo/lzts/33578dd1ddb0b9b4766aabb13c956966.jpg 图片来源百度]]]
==译文==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万物恃道而生,万物之所为即道之所为,故道虽无形,却可有为。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指贪欲。
5、无名之朴:“无名”指“道”。“朴”形容“道”的真朴。
6、不欲:一本作“无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引语==
本章出自《道德经》中“道经”的最后一章,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实到他理想的社会和政治——自然无为。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我发展。在二十五章提到“道法自然”,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也无为。“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内涵。统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则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为,老百姓就不会滋生更多的贪欲,他们的生活就会自然、平静。
==评析==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不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类社会,谈到“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的运用。老子根据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来实行,从而导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这里所说的“镇”,有人解释为“镇压”,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章的说明中露出了暴力镇压人民的面目:谁要敢一闹事,那就要严厉加以镇压。这种解释,我们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镇压”应当是“镇服”、“镇定”,绝非是武力手段的“镇压”。由此,我们也认为,老子并不是代表奴隶主统治阶级的要求,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仅仅代表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愿。这表现出老子内心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因而这是进步的、积极的。
==句意理解==
如何理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书本上关于这句的的解释是:“老子的道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而不主宰万物,顺万物自然繁衍、发展、淘汰和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不妄为、不强为。”
只是这样的解释不能尽性。只好回到中国文化的本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来寻找答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给人以启发。
地球自转一圈使我们得到了白昼和夜晚,人们因此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使地上分出了春夏秋冬四季,使万物得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了谁吗?不为了谁,但无所不为!
我突然明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应读作“道常,无为(wèi)而无不为(wèi)”。
意为:道是恒常不变的,道的运行不为(wèi)任何事,然而又无所不为(wèi)。
==名家理解==
李书光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为”并非主张什么事情都不必干。
人生在世,必然要作事,不做大事,也会做小事,不做好事,便做坏事。好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类社会,坏事有损于人民,不利社会安定与进步。老子却主张“无为”,实在令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老子思想秃废,消极无可取。
老子学问精深,知识广博,难道他认识人生问题上连一般人都不如吗?有人认为,“老子有超人的智慧,故他的主张让一般人难以理解,打个比方说老子好像是“千里眼”,一般人好像是“近视眼”,千里眼看到的东西近视的怎么能看得到呢?”(余培林)其实也不尽然。它只不过是一般人寻章摘句读道德经所引起的误解。只要认真研读全文,我们不难领会老子“无为”思想的精神实质。
==扩展理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对道家核心思想的概括,澄清。“道”是老子,庄子及很多道家信奉者追逐的人性,社会,宇宙,天地中最顽强的善意。道家常常强调无为洒脱,但从未无为,因为无为是有为的一种升华,这种思想不是言语能表述,所以道家的思想都不是言语能表述,因为这是感官的知觉所认识,只是理性的思维才能认识它。
此句之意扩展后,大家普遍认为的一种观点:大道看似飘渺不定,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道家时时刻刻都以它尖锐的亘古不衰的思维影响着社会。更是通过自身的种种深度悖论,精辟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的存在之中所蕴含的一系列深刻张力。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辩证地向我们说明了:“生物宇宙的精髓是顺其自然,[[道生万物]],[[万物济道]],[[道主无为]],[[万物有为]],因此,[[道非无为]],[[更胜有为]];自然之道在于知足,放任自由善良,看上去是浮浮漠漠,其实已经大道归真。”
==作者简介==
老子,又名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处==
《道常无为而不无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iDisplay:l0847yffbm8 | 560 | 390 | qq }}
categorg:+230
出自《道德经》中“[[道经]]”的最后一章,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
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道德经]] 作者 [[老子]]
[[File:U=994047524,3534291852&fm=26&gp=0.jpg|缩略图|[http://www.shixiu.net/d/file/nanshi/zhuzuo/lzts/33578dd1ddb0b9b4766aabb13c956966.jpg 原图链接][http://www.shixiu.net/d/file/nanshi/zhuzuo/lzts/33578dd1ddb0b9b4766aabb13c956966.jpg 图片来源百度]]]
==译文==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万物恃道而生,万物之所为即道之所为,故道虽无形,却可有为。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指贪欲。
5、无名之朴:“无名”指“道”。“朴”形容“道”的真朴。
6、不欲:一本作“无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引语==
本章出自《道德经》中“道经”的最后一章,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实到他理想的社会和政治——自然无为。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我发展。在二十五章提到“道法自然”,自然是无为的,所以“道”也无为。“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内涵。统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则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为,老百姓就不会滋生更多的贪欲,他们的生活就会自然、平静。
==评析==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不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类社会,谈到“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的运用。老子根据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来实行,从而导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这里所说的“镇”,有人解释为“镇压”,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章的说明中露出了暴力镇压人民的面目:谁要敢一闹事,那就要严厉加以镇压。这种解释,我们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镇压”应当是“镇服”、“镇定”,绝非是武力手段的“镇压”。由此,我们也认为,老子并不是代表奴隶主统治阶级的要求,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仅仅代表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愿。这表现出老子内心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因而这是进步的、积极的。
==句意理解==
如何理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书本上关于这句的的解释是:“老子的道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而不主宰万物,顺万物自然繁衍、发展、淘汰和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不妄为、不强为。”
只是这样的解释不能尽性。只好回到中国文化的本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来寻找答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给人以启发。
地球自转一圈使我们得到了白昼和夜晚,人们因此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使地上分出了春夏秋冬四季,使万物得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了谁吗?不为了谁,但无所不为!
我突然明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应读作“道常,无为(wèi)而无不为(wèi)”。
意为:道是恒常不变的,道的运行不为(wèi)任何事,然而又无所不为(wèi)。
==名家理解==
李书光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为”并非主张什么事情都不必干。
人生在世,必然要作事,不做大事,也会做小事,不做好事,便做坏事。好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类社会,坏事有损于人民,不利社会安定与进步。老子却主张“无为”,实在令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老子思想秃废,消极无可取。
老子学问精深,知识广博,难道他认识人生问题上连一般人都不如吗?有人认为,“老子有超人的智慧,故他的主张让一般人难以理解,打个比方说老子好像是“千里眼”,一般人好像是“近视眼”,千里眼看到的东西近视的怎么能看得到呢?”(余培林)其实也不尽然。它只不过是一般人寻章摘句读道德经所引起的误解。只要认真研读全文,我们不难领会老子“无为”思想的精神实质。
==扩展理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对道家核心思想的概括,澄清。“道”是老子,庄子及很多道家信奉者追逐的人性,社会,宇宙,天地中最顽强的善意。道家常常强调无为洒脱,但从未无为,因为无为是有为的一种升华,这种思想不是言语能表述,所以道家的思想都不是言语能表述,因为这是感官的知觉所认识,只是理性的思维才能认识它。
此句之意扩展后,大家普遍认为的一种观点:大道看似飘渺不定,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道家时时刻刻都以它尖锐的亘古不衰的思维影响着社会。更是通过自身的种种深度悖论,精辟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的存在之中所蕴含的一系列深刻张力。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辩证地向我们说明了:“生物宇宙的精髓是顺其自然,[[道生万物]],[[万物济道]],[[道主无为]],[[万物有为]],因此,[[道非无为]],[[更胜有为]];自然之道在于知足,放任自由善良,看上去是浮浮漠漠,其实已经大道归真。”
==作者简介==
老子,又名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处==
《道常无为而不无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iDisplay:l0847yffbm8 | 560 | 390 | qq }}
categorg:+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