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闵恩泽

大小無變化,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闵恩泽
| 圖像 = [[File:闵恩泽.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d6de78cbd4b76955.jpg 原图链接]]] ]]
| 圖像說明 = 四川成都人 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 出生日期 = 1924年(甲子年)2月8日
}}
'''闵恩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恩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恩泽(1924.2.8-2016.3.7),[[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之一,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2016年3月7日上午5时5分,闵恩泽先生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人物生平==
1924年(中华民国十三年)2月8日,闵恩泽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家中堂有一副对联:忠厚传家远,读书继世长。他自幼受到这样家风的熏陶,待人忠厚,发愤读书。闵恩泽在家受教,完成了小学课业。
[[File:闵恩泽院士.jpg|缩略图| |[https://p1.ssl.qhmsg.com/t01eb1dc698e4a667d1.jpg 原图链接]]]  
1936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闵恩泽进入私立南薰中学初中就读。
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9月,大学时期的同班同学陆婉珍去了美国,在[[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受到[[陆婉珍]]的鼓励,闵恩泽也决定赴美留学。<ref>[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425/c1057-24942169.html 闵恩泽的爱国之路]人民网,2016-01-18]</ref>
===留学之路===
===留学之路===
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3月,闵恩泽带着一张半年生活费和学费的外汇支票以及同事借给他的25美元,登上了去美国的"[[哥顿号]]"邮轮,开始了自费留学生涯。闵恩泽进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科佛特(J. H.Koffolt)教授,年底获得了[[硕士]]学位;他靠奖学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51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艰难回国===
 
1955年,闵恩泽夫妇在朋友的帮助下,取道香港,历尽波折,终于回到了中国,进入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从此开始了发展中国炼油工业和研制催化剂的人生历程。
[[File:闵恩泽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jpg|缩略图|中|[https://p1.ssl.qhmsg.com/t013e3564121298e782.jpg 原图链接]]]
 
1979年,作为三人代表团成员,闵恩泽去罗马尼亚成功地恢复了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席位。
2013年,闵恩泽个人捐资400万元,中国石化捐资800万元,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化联合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基金"。<ref>[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425/c1057-24942169.html 闵恩泽的爱国之路]人民网,2016-01-18]</ref>
 
===因病去世===
20世纪80年代后,闵恩泽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基础研究,亲自组织指导了多项催化新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工作,是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先行者。经过多年努力,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他指导开发成功的ZRP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支撑了"重油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DCC)"的成功开发,满足了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ref>[http://www.most.gov.cn/ztzl/gjkxjsjldh/jldh2007/jldh07jlgg/200801/t20080108_58263.htm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6-01-18]</ref>
 
===论文著作===
闵恩泽院士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共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33篇,其中SCI收录78篇。<ref>[http://www.most.gov.cn/ztzl/gjkxjsjldh/jldh2007/jldh07jlgg/200801/t20080108_58263.htm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6-01-18]</ref>
 
 
'''2006年、2007年部分论文举例'''
闵恩泽院士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已授权140件(中国之外的国家授权32件)。<ref>[http://www.istic.ac.cn/Academician/tabid/62/NavBy/8/searchBy/2/Type/1/From/0/To/0/Item/0/Default.aspx?ItemC=%E9%97%B5%E6%81%A9%E6%B3%BD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01-27]</ref>
 
==人才培养==
==人物影响==
 
'''闵恩泽星'''
2011年5月3日,闵恩泽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2010年9月23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30991号小行星,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被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闵恩泽创新实验班'''
 
2011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闵恩泽创新实验班成立,闵恩泽班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基金'''
 
2013年,闵恩泽个人捐资400万元,中国石化捐资800万元,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化联合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基金"。<ref>[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425/c1057-24942169.html 闵恩泽的爱国之路]人民网,2016-01-18]</ref>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闵恩泽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闵恩泽的颁奖词)<ref>[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80217/102453.shtml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闵恩泽]央视网,2016-01-18]</ref>
 
闵恩泽心系国家发展,为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闵恩泽十分关心工程院的工作,积极参加工程院的各项活动,为工程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闵恩泽热爱祖国、尊重科学、开拓创新、敬业奉献,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评)
5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