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

增加 4,005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br><img src="https://…”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br><img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fd/tg/g4/M07/CA/3D/CggYHFbQ5oyAMYUPAARnCwuVXaU197_R_710_10000_Q9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you.ctrip.com/travels/toronto355/1669828.html 圖片來自攜程旅行]</small>
|}

'''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lang-en|Burlington Bay James N. Allan Skyw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兩座平行橋樑,跨越咸美頓港連接[[哈密爾頓 (安大略)|哈密爾頓]]和[[荷頓區]][[伯靈頓 (安大略省)|伯靈頓]]。大橋載有[[伊利沙伯皇后道]](QEW)的八條行車線,來回方向各四線行車。

== 伯靈頓運河 ==
Burlington Canal-一八二三年興建的伯靈頓運河,因運河開通,咸美頓市迅速發展為重要港口和鐵路中心。今年運河建成剛好一百九十週年,至今仍然運作正常,擔當著咸美頓港口部份的功能。

== 伊利沙伯皇后道 ==
伊利沙伯皇后道(QEW)早期依靠一座兩線行車[[開啟橋|升降橋]]跨越咸美頓港連接伯靈頓和咸美頓。該橋於1952年被一艘船隻撞擊,導致該段QEW封閉直至當局臨時搭建的橋樑開通為止;安省公路部因此計劃在當地興建一座新的高架橋。
== 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 ==
大橋於1958年10月30日開通<ref name="myhamilton">{{cite web|title=Fast Facts from Hamilton's Past |url=http://www.myhamilton.ca/myhamilton/LibraryServices/Localhistory/Fast+Facts.htm |accessdate=2007-01-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905060213/http://www.myhamilton.ca/myhamilton/LibraryServices/Localhistory/Fast%2BFacts.htm |archivedate=2006-09-05 |deadurl=yes }}</ref>,為一座鋼製拱橋,全長2,560米,離水平面約36米高,來回共有四條行車線,同年11月10日起開始收費{{sfn|Stamp|1987|pp=59–61}}。伯靈頓和咸美頓兩市居民各要求大橋冠以自己所屬城市的名稱;省府則最終將之名為「伯靈頓灣高架橋」(Burlington Bay Skyway)。高架橋落成後,原有的升降橋繼續保留,以備高架橋若因强風或其他原因而需臨時封閉的話,車流仍可透過升降橋來回咸美頓港兩岸。

使用大橋的車輛需減速來繳付橋費,導致該帶交通擠塞。此外,貨車需消耗額外燃油來登上大橋,貨車司機因此普遍傾向使用免費的舊有升降橋。為了改善該帶交通,省府於1973年12月28日取消大橋收費,但同時禁止貨車使用舊有升降橋。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left; margin: 10px 20px 10px 0;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dimg05.c-ctrip.com/images/fd/tg/g6/M00/9B/CE/CggYslbQ5oyAL_33AAVOminA-to678_R_710_10000_Q90.jpg" width="250"></center><small>運河上的升降橋<br>當有大船要通過運河時<br>此橋可上升以讓船隻通過<br>[https://you.ctrip.com/travels/toronto355/1669828.html 圖片來自攜程旅行]</small>
|}

布靈頓灣高架橋的設計車流量為每日5萬架次,但到了1973年已達致每日6萬架次;省府遂決定於原有高架橋旁興建多一座四線行車橋樑。新橋於1983年動工{{sfn|Shragge|Bagnato|1984|p=83}}{{sfn|Stamp|1987|pp=61–62}},1985年10月11日開幕<ref name="myhamilton" />,為一座混凝土梁橋。舊橋封閉以進行復修,並於1988年8月22日重開<ref name="myhamilton" />;舊橋自此承載多倫多方向行車線,而尼亞加拉方向行車線則取道新橋跨越咸美頓港。新舊兩橋一併名為「伯靈頓灣詹姆斯·N·艾倫高架橋」{{sfn|Stamp|1987|pp=61–62}},以紀念舊橋興建期間出任公路部長的詹姆斯·N·艾倫。與此同時,省府亦改建高架橋兩岸的QEW路段,介乎咸美頓布靈頓街(Burlington Street)和布靈頓北岸大道(Northshore Boulevard)的路段拓闊至來回八線行車。

== 參考文獻 ==
{{reflist}}
4,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