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6
次編輯
變更
荒漠龍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荒漠龍屬'''<br><img src="https://www.nhm.ac.uk/resources/natur…”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荒漠龍屬'''<br><img src="https://www.nhm.ac.uk/resources/nature-online/life/dinosaurs/dinosaur-directory/images/reconstruction/small/Valdosaurus.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hm.ac.uk/discover/dino-directory/valdosaurus.html 圖片來自nhm.ac.uk]</small>
|}
'''荒漠龍屬'''([[學名]]: ''Valdosaurus'',意為“曠野[[蜥蜴]]”),是種小型、二足的[[植食性]][[鳥腳類]][[恐龍]],發現於[[英格蘭]][[威特島]]、[[羅馬尼亞]]。
牠們生存於早[[白堊紀]]。
==分類==
荒漠龍屬的[[模式種]]是'''小溝荒漠龍'''(''V. canaliculatus''),是由[[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在1975年敘述、命名,當時為[[橡樹龍]]的一種,後來獨立為新屬。
而1982年發表的第二個物種,即[[尼日]]發現的尼日荒漠龍(''V. nigeriensis''),只發現部分化石,且地質年代較晚,在2009年獨立為新屬,[[艾爾雷茲龍]]。荒漠龍屬於[[禽龍類]]。
==發現歷史與命名過程==
在19世紀,[[威廉·達爾文·福克斯]](William Darwin Fox)牧師在[[威特島]]西南岸發現兩個小型[[股骨]](編號BMNH R184、BMNH R185)。
稍早在1848年,[[吉迪恩·曼特爾]]( Gideon Mantell)在威特島發現一個[[禽龍]]化石;在1868年,福克斯誤認為這兩個股骨、之前發現的禽龍來自於同一個體。
在1869年,古生物學家[[湯瑪斯·亨利·赫胥黎]]將這個禽龍化石建立為[[稜齒龍]],這兩個股骨也跟者編入於稜齒龍。
在1975年,[[彼得·加爾東]]將這兩個股骨建立為[[橡樹龍]]的一種,''Dryosaurus canaliculatus''。種名在[[拉丁文]]意為「有小溝道」,意指股骨髁之間有個明顯溝痕。兩年後,彼得·加爾東將這個種建立為新屬,'''小溝荒漠龍'''(''Valdosaurus canaliculatus'')。屬名意指化石發現處的[[威爾德群]](Wealden Group)。
在1982年,[[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與彼得·加爾東將發現於[[尼日]]的化石命名為第二個種,尼日荒漠龍(''V. nigeriensis'')。在2009年,尼日荒漠龍建立為新屬,[[艾爾雷茲龍]](''Elrhazosaurus'')。
在1998年,William Blows在一份英格蘭恐龍文獻裡提到''V. dextrapoda'',但這是筆誤,實際上沒有這種恐龍,目前是個[[無資格名稱]]。
== 化石發現地與地理分佈 ==
荒漠龍是[[北美洲]][[橡樹龍]]的近親,許多發現於歐洲的[[橡樹龍科]]化石,被編入於荒漠龍。荒漠龍的化石發現於[[英格蘭]]的[[威特島]]([[威塞克斯組]])與[[西薩塞克斯郡]]([[哈斯丁地層]])、以及羅馬尼亞的[[比霍爾縣]]。
這些地層的年代相當於[[豪特里維階]]與[[巴列姆階]],約1億4500萬到1億250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股骨]]、一些身體骨骼的骨頭、一個[[齒骨]]、牙齒。
在2009年,彼得·加爾東重新研究荒漠龍的化石,他提出荒漠龍的可鑑定標本僅限於英格蘭化石,並將尼日標本建立為[[艾爾雷茲龍]]。
在英格蘭化石之中,所有頭部骨頭、牙齒都無法確定是否屬於荒漠龍。一些發現於[[上威爾德黏土組]](Upper Wealden Clay Formation)的骨盆、後肢,地質年代為[[巴列姆階]]晚期,被編入於荒漠龍。
另外,發現於哈斯丁地層的化石,地質年代是較早的[[凡藍今階]],被建立為荒漠龍的未命名種(''Valdosaurus'' sp.)。
[[理查·歐文]]在1842年研究過的一個股骨(編號BMB 004297-004300),之後被編入於荒漠龍;彼得·加爾東將這個股骨編入於禽龍屬\。
彼得·加爾東提出荒漠龍的股骨非常小,長度為14公分,是個幼年個體,而完全成長個體可能是種中型[[鳥腳類]]恐龍,股骨可能成長到約50公分長\。
在2010年,[[格里高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這個幼年荒漠龍的身長為1.2公尺,體重約為10公斤。
彼得·加爾東最初將荒漠龍歸類於[[稜齒龍科]]。但稜齒龍科本身是個[[並系群]],近年較少被科學文獻使用。目前荒漠龍通常被認為屬於[[橡樹龍科]]。
==參考文獻==
*《The Dinosauria》、author=Norman David B.、publish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ISBN=0-520-24209-2、2004
==外部連結==
[http://web.me.com/dinoruss/de_4/5a7a137.htm ''Valdosaurus'' in the Dinosaur Encyclopaedia]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425151715/http://www.thescelosaurus.com/iguanodontia.htm ''Valdosaurus'' at Thescelosaurus.com]
[http://www.dinosaurisle.com/valdosaurus.aspx ''Valdosaurus'' at Dinosaur Isl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508085019/http://www.nhm.ac.uk/jdsml/nature-online/dino-directory/detail.dsml?Genus=Valdosaurus ''Valdosaurus'' at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http://www.dinodata.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365&Itemid=67 ''Valdosaurus'' at Dino Data]
|<center>'''荒漠龍屬'''<br><img src="https://www.nhm.ac.uk/resources/nature-online/life/dinosaurs/dinosaur-directory/images/reconstruction/small/Valdosaurus.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hm.ac.uk/discover/dino-directory/valdosaurus.html 圖片來自nhm.ac.uk]</small>
|}
'''荒漠龍屬'''([[學名]]: ''Valdosaurus'',意為“曠野[[蜥蜴]]”),是種小型、二足的[[植食性]][[鳥腳類]][[恐龍]],發現於[[英格蘭]][[威特島]]、[[羅馬尼亞]]。
牠們生存於早[[白堊紀]]。
==分類==
荒漠龍屬的[[模式種]]是'''小溝荒漠龍'''(''V. canaliculatus''),是由[[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在1975年敘述、命名,當時為[[橡樹龍]]的一種,後來獨立為新屬。
而1982年發表的第二個物種,即[[尼日]]發現的尼日荒漠龍(''V. nigeriensis''),只發現部分化石,且地質年代較晚,在2009年獨立為新屬,[[艾爾雷茲龍]]。荒漠龍屬於[[禽龍類]]。
==發現歷史與命名過程==
在19世紀,[[威廉·達爾文·福克斯]](William Darwin Fox)牧師在[[威特島]]西南岸發現兩個小型[[股骨]](編號BMNH R184、BMNH R185)。
稍早在1848年,[[吉迪恩·曼特爾]]( Gideon Mantell)在威特島發現一個[[禽龍]]化石;在1868年,福克斯誤認為這兩個股骨、之前發現的禽龍來自於同一個體。
在1869年,古生物學家[[湯瑪斯·亨利·赫胥黎]]將這個禽龍化石建立為[[稜齒龍]],這兩個股骨也跟者編入於稜齒龍。
在1975年,[[彼得·加爾東]]將這兩個股骨建立為[[橡樹龍]]的一種,''Dryosaurus canaliculatus''。種名在[[拉丁文]]意為「有小溝道」,意指股骨髁之間有個明顯溝痕。兩年後,彼得·加爾東將這個種建立為新屬,'''小溝荒漠龍'''(''Valdosaurus canaliculatus'')。屬名意指化石發現處的[[威爾德群]](Wealden Group)。
在1982年,[[菲利普·塔丘特]](Philippe Taquet)與彼得·加爾東將發現於[[尼日]]的化石命名為第二個種,尼日荒漠龍(''V. nigeriensis'')。在2009年,尼日荒漠龍建立為新屬,[[艾爾雷茲龍]](''Elrhazosaurus'')。
在1998年,William Blows在一份英格蘭恐龍文獻裡提到''V. dextrapoda'',但這是筆誤,實際上沒有這種恐龍,目前是個[[無資格名稱]]。
== 化石發現地與地理分佈 ==
荒漠龍是[[北美洲]][[橡樹龍]]的近親,許多發現於歐洲的[[橡樹龍科]]化石,被編入於荒漠龍。荒漠龍的化石發現於[[英格蘭]]的[[威特島]]([[威塞克斯組]])與[[西薩塞克斯郡]]([[哈斯丁地層]])、以及羅馬尼亞的[[比霍爾縣]]。
這些地層的年代相當於[[豪特里維階]]與[[巴列姆階]],約1億4500萬到1億250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股骨]]、一些身體骨骼的骨頭、一個[[齒骨]]、牙齒。
在2009年,彼得·加爾東重新研究荒漠龍的化石,他提出荒漠龍的可鑑定標本僅限於英格蘭化石,並將尼日標本建立為[[艾爾雷茲龍]]。
在英格蘭化石之中,所有頭部骨頭、牙齒都無法確定是否屬於荒漠龍。一些發現於[[上威爾德黏土組]](Upper Wealden Clay Formation)的骨盆、後肢,地質年代為[[巴列姆階]]晚期,被編入於荒漠龍。
另外,發現於哈斯丁地層的化石,地質年代是較早的[[凡藍今階]],被建立為荒漠龍的未命名種(''Valdosaurus'' sp.)。
[[理查·歐文]]在1842年研究過的一個股骨(編號BMB 004297-004300),之後被編入於荒漠龍;彼得·加爾東將這個股骨編入於禽龍屬\。
彼得·加爾東提出荒漠龍的股骨非常小,長度為14公分,是個幼年個體,而完全成長個體可能是種中型[[鳥腳類]]恐龍,股骨可能成長到約50公分長\。
在2010年,[[格里高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這個幼年荒漠龍的身長為1.2公尺,體重約為10公斤。
彼得·加爾東最初將荒漠龍歸類於[[稜齒龍科]]。但稜齒龍科本身是個[[並系群]],近年較少被科學文獻使用。目前荒漠龍通常被認為屬於[[橡樹龍科]]。
==參考文獻==
*《The Dinosauria》、author=Norman David B.、publish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ISBN=0-520-24209-2、2004
==外部連結==
[http://web.me.com/dinoruss/de_4/5a7a137.htm ''Valdosaurus'' in the Dinosaur Encyclopaedia]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425151715/http://www.thescelosaurus.com/iguanodontia.htm ''Valdosaurus'' at Thescelosaurus.com]
[http://www.dinosaurisle.com/valdosaurus.aspx ''Valdosaurus'' at Dinosaur Isl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508085019/http://www.nhm.ac.uk/jdsml/nature-online/dino-directory/detail.dsml?Genus=Valdosaurus ''Valdosaurus'' at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http://www.dinodata.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365&Itemid=67 ''Valdosaurus'' at Dino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