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小湾镇

增加 17,44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小湾镇'''隶属于云南凤庆县,原名为马街彝族乡,为迎接小湾电站的建设机遇,于1993年撤乡设镇,命名为小湾镇。小湾…”

'''小湾镇'''隶属于云南凤庆县,原名为[[马街彝族乡]],为迎接小湾电站的建设机遇,于1993年撤乡设镇,命名为小湾镇。小湾镇位于凤庆县城东北部,澜沧江南岸,总地域面积198.34平方千米(2017年),海拔987-2804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7℃,平均降雨量1380.7毫米。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177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25504亩,其中水田7198亩,旱地18306亩。总人口2.8万人(2017年)。镇内除汉族外,还有世居的彝、白、苗、僳僳、回、傣、佤、拉祜八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15609人,占总人口的60.8%,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镇。<ref>[https://baike.so.com/doc/2384546-2521399.html 小湾镇] </ref>

==历史沿革==

小湾镇,原称马街彝族乡,以驻地马街而名。马街,为山区集贸市场,旧时以鼠、马日为集,故名。1949年为新明乡及光华乡一部分。1950年10月为第四区。1958年9月属东凤乡上游公社。1959年8月属马街公社。1961年6月为马街区。1968年1月称春江区。1969年5月改为春江公社。 1971年7月称马街公社。1984年改为马街区。1988年撤区建马街彝族乡。1993年1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小湾镇至今。辖正义、箐中、蕨菜、小湾、温泉、桂花、华峰、锦秀、春光、三水、梅竹、马街12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 177个村民小组。2003年4月,镇政府驻地由马街迁至小湾村畔香。

==特色旅游==

'''环境'''

位居澜沧江中游的小湾镇,又是世界茶树发源中心地带之一,境内至今还保存着不少野生型、进化型、栽培型古茶树,具有观光和科学考察价值。锦秀村的香竹箐,树龄3200多年被誉为“茶王之祖”的古茶树。高10多米、胸粗5.8米的栽培型古茶树,历经风霜雨雪,依然枝繁叶茂,苍劲蓊郁,蔚为奇观,引来省内外乃至美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寻根访祖”。

'''旅游'''

也引起众多媒体和游客的关注,再加上2006年起一年一度的祭祀“茶祖”的活动,香竹箐“茶王之祖”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正日渐成为小湾特色旅游的一个亮点。坐落在深山大箐中的黄草坝水库、干沙坝水库、五道河原始森林等,环境幽静,清新凉爽,是游客回归大自然,消夏避暑,享受天籁神韵的好去处。

==地理位置==

'''区位'''

小湾镇位居县城东部,沿澜沧江南岸。跨北纬24°32/~24°44/,东经98°58/~100°09/。距县城64公里。东以落星河与腰街彝族乡分界,南与洛党彝族镇毗邻,西接[[凤山镇]]、[[大寺乡]],北以澜沧江与新华彝族苗族乡及南涧县为界。总面积198.34平方千米(2017年)。

'''气候'''

镇政府驻小湾,海拔在987~2804米之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1360毫米,日照长,霜期短。黄、褐土壤为主。植被多为云南松、华山松、栎类、桤木等。有森林面积 148305亩,覆盖率为46.7%。境内有树龄高达3200多年的香竹箐大茶树,为世界稀有,一座420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小湾电站正在建设中。矿藏资源有铁、铅等10余种。有野生动物熊、豹、野猪、岩羊等。

==自然资源==

小湾镇自然资源丰富,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核桃、花椒、苹果、柿子、小枣等,境内有世界之最的茶树王(3200年),茶马古道青龙桥,有小型水库三座,即黄草坝水库(库容366万立方米)、干沙坝水库(库容116万立方米)、翻新河水库(库容143 万立方米)三座水库库区建设,三座水库及电站建成后形成的百里长湖和292米的世界第一高双曲拱坝成为小湾旅游业开发的龙头。高规格、高标准,融现代建筑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小湾新镇,更是临沧市小城镇建设高质量,功能全的代表,是小湾旅游业开发和个私经济发展的奠基石。

作为前身是彝族乡的小湾镇,有着悠久的彝族文化风情,部分村寨依然用彝族语交流,着彝族服饰,彝族火把节是当地较为隆重的节日。另外苗族是境内居住的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少数民族,聚居在境内春光村项家村民小组,他们保留着苗族传统服饰和生活习俗,有自己的语言,信奉基督教。

==农村经济==

小湾镇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小麦]]、[[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核桃]]、[[蚕桑]]等。

全镇总耕地面积19090亩,其中水田7003亩,旱地12087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75亩。粮食总播种面积33515亩,其中大春播种面积19262亩,小春播种面积14253亩。茶园面积11815亩,蚕桑面积10652亩,核桃面积94548亩。

==经济数据==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48万元,纯收入2350元,粮食总产7510吨。人均占有粮食246公斤。全镇农业、牧业总产484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2762万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稻谷244万公斤,玉米293万公斤,蚕豆24万公斤,小麦85万公斤,其它杂粮73万公斤;茶叶67.5万公斤,泡核桃 120万公斤。年末生猪存栏25932头,山棉羊存栏12869只,大牲畜存栏9327头(匹),出栏肥猪8048头,肉牛1445头,山绵羊5997 只,家禽60830羽。实现肉类总产1489吨,牧业总产值1881万元。

==特色农业==

按 “五个一”标准栽植泡核桃,突出定形修剪、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强化核桃管护。2008年新发展核桃面积9000亩,其中:小苗新植面积6000亩;建设“绿色通道”42公里300亩,以50株/公里的密度栽植;重点在箐中、小湾、三水等村实施了大苗移植样榜600亩;实施低产林改造250亩;零星栽植和补植补造1850亩。全镇核桃产业规模达9.45万亩。实现核桃产量1200吨,产值1191万元。


实施老茶园丰培改造2000亩。着力开发和保护茶树王及野生古茶树群,全镇茶园总面积累计达17425亩,其中:高优茶园面积8850亩。2008年毛茶产量达685吨,实现产值539万元。

加大蚕桑产业技术培训,扶持肥料40吨,进行桑园建设和管护;整合项目资金和惠民政策资源,投入补助资金36.982万元,培育蚕桑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扶持农户进行大蚕房改造和小蚕共育点建设。全年养蚕3102.5张,鲜茧产量110吨,增44.9%;实现产值197万元,增17.9%;平均张种产量 32.6公斤,张种产值635元,平均单价17.46元。新发展桑园面积240亩,全镇桑园面积达1.1万亩。全镇2008年,共输出劳力3140人,实现劳务收入达1104万元。

==特色产业==

随着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改革,立足小湾镇的发展潜力,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完善发展思路,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抓好产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镇党委、政府把核桃、蚕桑产业定格为小湾镇的主导产业。2008年底,核桃面积达9.45万亩,产量达1200吨。蚕桑面积达10652亩,实现鲜茧产量1100百公斤,两大主导产业生产总值达1388万元。

==核桃产业的建设发展==

全镇核桃面积94548亩,其中泡核桃87548亩,铁核桃7000亩。分村面积为:正义8170亩,蕨菜5710亩,箐中4670亩,小湾6949亩,温泉10674亩,桂花9565亩,锦秀8987亩、华峰8828亩,三水9488亩,梅竹8137亩,春光9087亩,马街4283亩。

==蚕桑产业的建设发展==

小湾镇蚕桑产业起步早,发展曲折,因蚕茧市场滑坡,曾出现大面积毁桑情况,蚕桑产业一度处于低谷。随着上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我镇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以林桑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桑园建设,联系镇情,因地制宜,以春光、桂花、锦秀、温泉等为蚕桑产业重点村和千亩村发展为重点,实现桑园面积达10652亩,其中2008年新植高优桑园240亩,养蚕农户达1180户,养蚕张种3102.5张,产量110万公斤,产值197万元。

==民风民俗==

介绍是多民簇混居之地。其中彝簇为最多,其次是汉彝,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仅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在特殊的公共场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迎客之道==

民间素有杀鸡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鸡待客,不论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都以平等相待。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婚俗习惯==

有吹 、打 等 古朴的习俗,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婚俗,联系感情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对歌。红白喜事,上山砍柴,甚至男女相遇也要对歌。青年人多通过对歌互相了解,认识,加深感情,定下终身。彝族的姑娘房,也称公房,是彝族青年的乐园,婚前,公房就是男女青年幽会和娱乐的地方。彝族的婚姻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也有请媒人说亲的。彝族的婚礼是五花八门的,背新娘就是婚礼中的一个十分有趣的风俗,新娘出嫁时,先由媒人从楼上背下来,送到大门外交给新郎,再由新郎的男朋友伴郎背起,在讨亲队伍的护送下一直到家。新娘必须在太阳落山前背回男家。新娘一到,就举行“迎亲”仪式,让新郎、新娘坐在大门前的凳子上,乐师们奏起热烈的“迎亲调”,亲朋好友燃放爆竹,点起火把,祝贺新人。然后,伴娘背起新娘,前面一个举着火把,一人撒青松毛铺路,新郎和伴郎随之于后,在众人簇拥下人洞房。“迎亲”仪式一结束,就开始跳舞,歌声合着舞步响了起来,大家通宵达旦的欢乐。这场喜事刚结束,许多青年男女便找到了自己的对象。

'''食俗习惯'''

食俗习惯于一日食二餐,以大米为主食。肉食以猪肉、鸡肉为主,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除鲜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日常饮料有茶、酒,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ref>[https://baike.sogou.com/v64252610.htm?fromTitle=%E6%B2%99%E5%A4%B4%E6%9D%91 小湾镇] </ref>

==人口民族==

境内居住着汉、彝、白、苗、傈僳、回、傣、佤、拉祜等9个少数民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8‰。2008年底,全镇有6007 户,263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2人,占6.2%;少数民族15563人,占60.8%。分民族人口为:彝族14837人,汉族10821人,白族484人,苗族98人,傈僳族144人。

2017年,总人口2.8万人。

==经济发展==

小湾镇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小麦、豆类,粮食总产751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核桃、蚕桑等。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48万元,纯收入2350元。固定资产投资1057.49万元,财政收入160万元,辖区内税收5000.5万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851万元。有农贸市场1 个,集市4个,年集市贸易成交额452万元,商品零售总额676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152万元。全镇桑园面积达10652亩,投产2600亩,丰产 750亩。养种3216张,产量11.26万公斤,产值197万元,建有春光、桂花、锦秀、温泉四个蚕桑专业村。核桃面积达94548亩,挂果投产 3800亩,实现产值1191万元。

===基础设施==

小湾镇已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其中:镇村公路通达率100%,村组公路通达率60%,农户通电率100%,通水率100%,通电视及电话均为70%,有柏油路面18公里,弹石路面29公里。有水库2座,排灌沟渠9条。

2008 年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投资223.93万元,实施了小湾中心学校上达完小校舍楼排危改造项目,完成建设面积510.44平方米;全面启动了小湾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建设面积350.25平方米;实施了箐中完小搬迁重建项目。其中:教学楼设计面积327.57平方米,学生宿舍楼设计面积203.37平方米;完成光明希望小学学生宿舍楼建设;完成梅竹完小教学楼及附属工程建设;启动了永福完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

投资605.8万元,完成了锦秀榨房街至蕨菜村、木厂丫口至马街、镇政府至马街三个标段52.2公里通达公路工程建设,新挖村组公路44.6公里,全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基本形成,农户出行难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投资65.28万元,实施了华峰、三水、蕨菜三个村委会办公楼建设;购置小湾信用社闲置房产,作为马街村委会办公用房,村级办公条件不断改善。

重点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改造和河、沟、库塘的疏通整治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切实解决好农村饮水难的问题。采取政府适当补助,各村采取 “一事一议”充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复各类水利工程260件,清淤渠道70.4公里,新建水池24口,新增蓄水136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00亩,改造中低产田200亩,治理水土流失0.4平方公里。投资43.1万元,实施蕨菜、小湾、华峰三个村国债人饮安全项目,解决了8个村民小组、2所完小、2个村委会244户1488人和476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投资119.38万元,组织实施了正义村鱼塘自然村、三水村兴联自然村、箐中村平路自然村和温泉村坡脚自然村四个整村推进项目。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大对沼气池和节能改灶的工作力度,新建成沼气池2396口,累计建成沼气4350口,占全镇总户数的72.4%。

==卫生设施==

全镇有中心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各1所,31个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人员50人。其中镇中心医院医护人员17人,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2人,村级从业人员31人。有病床39张;有医疗设备7台。

2008年全镇参合率达97%,6007户24816人参与合作医疗,参合资金49.632万元。全镇有110825人次得到了新农合补偿,医疗总费用335.71万元,共发放合作医疗补偿金118万元。

2008 年末总人口2568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8‰;全镇共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4户,发放一次性奖励资金48000元,教育奖学金8360 元,享受养老生活补助12人,兑现奖励扶助金47300元。共出生89人,人口出生率为8.1‰,死亡105人,死亡率为6.2‰,计划生育率为 100%,计划外多孩控制为零,综合节育率为92.4%,采取计划外怀孕补救术36例,有计划生育协会13个,共有会员2760人,会员人数占总人口的 10.1%。召开由各村名誉会长、会长参加的会员大会5场次,参会人数达295人次。全年共进行2次合作医疗义诊活动,服务群众2862人次。

==文化教育==

小湾镇有两所九年制学校共38个校点,其中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7所,村小4所,一师一校点15个,共有教职工243人,其中中学教师74 人,小学教师154人(代课44名),工勤1名,中学教学班20个,在校生1170名,入学率100%,辍学率0.42%;小学教学班124个,在校生 2388名,入学率100%,辍学率0.16%;幼儿班11个,190人,幼儿教师15人,其中有1所私立幼儿园,4个班,90人,教师8人。举办成人教育班3个,扫除文盲42个,非文盲率99.2%;举办3+X7个班354人。每期有1640名中小学贫困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小学2450人次,中学1575人次领取到各种贫困救助生活补助费。

境内有三所希望小学,分别是华能集团捐资建造的正义华能希望小学、水电141联营体捐资建造的小湾光明希望小学、红塔集团捐资建造的中山红塔希望小学。镇内有文体服务中心一所,运动场所4个,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2008年,镇内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次,文艺活动3次。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55 經濟地質學]]
31,0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