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雪中书怀

增加 3,831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杜牧345.jpg|350px|缩略图|右|<big>杜牧画像</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325/670d7a09d6e2476ca7f45a02cb40d004.jpeg 原图链…”
[[File:杜牧345.jpg|350px|缩略图|右|<big>杜牧画像</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325/670d7a09d6e2476ca7f45a02cb40d00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03563011_48081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雪中书怀'''》是[[唐朝]][[杜牧]]的一首诗。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ref>[https://www.sohu.com/a/275839847_100231945 杜牧最经典的一首诗,只是最后一句,便惊艳了千年!],搜狐,2018-11-16</ref>。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ref>[https://learning.sohu.com/20060224/n241973112.shtml 每日阅读晚唐及五代诗歌],搜狐,2006-02-24</ref>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ref>[https://www.sohu.com/a/342818287_120269455 唐代诗人杜牧 ],搜狐,2019-09-23 </ref>。

<center>《雪中书怀》</center>
{{Cquote|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

如日月縆升,若鸾凤葳蕤。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酒齐不可迟。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唐]杜牧}}

==杜牧生平==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ref>[https://www.xuexila.com/lishi/renwu/wentansijie/48351.html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是谁],学习啦,2017-10-21 </ref>,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ref>[https://www.sohu.com/a/341357501_182779 杜牧三十五句名诗名言,高端大气有内涵] ,搜狐,2019-09-17</ref>,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ref>[https://new.qq.com/omn/20190525/20190525A00AP6.html?pc 这些杜姓名人,能左右历史的发展!别告诉我你不知道!],腾讯网, 2019-05-25</ref>。

==视频==
===<center> 雪中书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杜牧生平</center>
<center>{{#iDisplay:x018879hzz8|560|390|qq}}</center>

<center>历史老师杜牧</center>
<center>{{#iDisplay:s3071maubng|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261,2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