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公曆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儒略曆:1777年12月12…”
'''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公曆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儒略曆:1777年12月12日-1825年11月19日),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羅斯帝國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羅一世之子。由於亞歷山大一世於拿破崙戰爭中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一世,復興歐洲各國王室,因此被歐洲各國和俄國人民尊為「神聖王、歐洲的救世主」。
他在位期間改革俄國兵制,設立軍團制,改變了從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餘年的貴族統兵制。他的統治期前半主要在戰爭時期渡過,後半則沉迷於與宮廷仕女遊玩,以及神秘主義的研究上,漸漸不理政事。最終在其承繼者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俄國爆發了一連串人民起義。因此其評價往往是兩極化的,而且直到現在,他的行為仍然不能被理解。他的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固執,又極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稱為「(北方的)斯芬克斯」。
不過,在他的統治下,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多方面都進入極盛時期。在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他率領軍隊橫跨大半個歐洲,一直攻至法國巴黎,使俄國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的陸權國家。在維也納會議上,他聽從本尼格森伯爵的進言,將歐洲各國的土地歸還各國王室,以免去佔領時遇到的種種問題和面對各國王室道義上的責難,此舉為他羸得了歐洲輿論的普遍支持,從而使俄國瓜分波蘭和吞併芬蘭時並未受到反對。同時他更將黑海艦隊推進至位處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恐嚇鄂圖曼帝國,迫使在第七次俄土戰爭戰敗的鄂圖曼帝國不敢在俄軍進佔歐洲時乘虛而入。於是,俄國在亞歷山大一世的統治下,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大軍事強權。'''
他在位期間改革俄國兵制,設立軍團制,改變了從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餘年的貴族統兵制。他的統治期前半主要在戰爭時期渡過,後半則沉迷於與宮廷仕女遊玩,以及神秘主義的研究上,漸漸不理政事。最終在其承繼者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俄國爆發了一連串人民起義。因此其評價往往是兩極化的,而且直到現在,他的行為仍然不能被理解。他的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固執,又極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稱為「(北方的)斯芬克斯」。
不過,在他的統治下,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多方面都進入極盛時期。在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他率領軍隊橫跨大半個歐洲,一直攻至法國巴黎,使俄國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的陸權國家。在維也納會議上,他聽從本尼格森伯爵的進言,將歐洲各國的土地歸還各國王室,以免去佔領時遇到的種種問題和面對各國王室道義上的責難,此舉為他羸得了歐洲輿論的普遍支持,從而使俄國瓜分波蘭和吞併芬蘭時並未受到反對。同時他更將黑海艦隊推進至位處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恐嚇鄂圖曼帝國,迫使在第七次俄土戰爭戰敗的鄂圖曼帝國不敢在俄軍進佔歐洲時乘虛而入。於是,俄國在亞歷山大一世的統治下,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大軍事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