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于泽文

增加 5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于泽文]]'''
| 圖像 =
[[File:于泽文1.jpg|缩略图|[https://gss2ps.bdstaticssl.qhmsg.com/9f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w%3D268%3Bg%3D0bdr/sign=f1ac305bfb1fbe091c5ec412535b6b0e_240_/c2cec3fdfc0392455cefee228e94a4c27d1e2540t01cc8423d18aa2a1a9.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别名 =
| 職業 = 党支部书记
| 知名原因 = [[全国劳动模范]]
| 知名作品 =
}}
==个人简介==
'''[[于泽文]],'''庄河市鞍子山乡山海丰村党支部书记。自1985年担任庄河市鞍子山乡山海丰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创业20年,终于使负债180万元的“穷村”,变成一个拥有集体固定资产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300元的富裕村。于泽文干过瓦工,学过木匠,搞过海上养殖 。1985  1985 年于泽文与其他三人合伙承包村里的400亩虾场,当年每人收入3万元。就在这一年,群众推举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放弃一年收入几万元大虾场不干,去当小“村官”,亲属们想不通,但一想到群众这么信任,自己又是一名共产党员,于泽文还是义无返顾地走马上任了。除了债务,一无所有的山海丰村要发展集体经济谈何容易,于泽文想到了自己与人合伙承包的村里400亩虾场。三个合伙人架不住于泽文白天晚上的劝说,终于同意将没有到期的虾场交给集体。光靠这400亩虾场,于泽文觉得还不够,同村干部们一商量,决定再扩建400亩。为了减少开支,于泽文带着村干部们自己干。从设计到施工,于泽文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冬天的夜晚,海边寒风刺骨,睡在窝棚里穿着军大衣,盖着厚厚的棉被还直打哆嗦。过度的劳累和寒冷,让于泽文患上了感冒,一连几天高烧不退。为了不耽误工期,他请医生到工地给他打针,躺在窝棚里继续指挥施工。建虾场历时7个月,于泽文瘦了10多斤,可为集体却省下了30多万元。于泽文像管理自家的虾场那样管理集体虾场,村集体每年都有了几十万元的收入。他还探索出了一条参、贝混养的成功之路,带动山海丰村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ref>[1https://baike.so.com/doc/4065401-4263892.html 全国劳动模范] 360搜索,</ref>
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文献来源==
{{Reflist}}
1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