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 白眉姬鹟 ==
(学名:Ficedula zanthopygia)是小型鸟类,体长11-14厘米。雄鸟上体大部黑色,眉纹白色,在黑色的头上极为醒目。腰鲜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下体鲜黄色。雌鸟上体大部橄榄绿色。腰鲜 黄色,翅上亦具白斑。下体淡黄绿色。
黄色,翅上亦具白斑。下体淡黄绿色。 '''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树冠下层低枝处活动和觅食,也常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食物主要有天牛科、拟天牛科成虫、叩头   虫、瓢虫、象甲、金花虫等鞘翅目昆虫。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贝加尔湖以南,往东到中国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朝鲜和蒙古东部,偶尔出现于俄罗斯萨哈林岛和日本北海道;越冬于马来西亚、印度尼   西亚和苏门答腊等地'''。
[[File:捕食飞行性昆虫.png|缩略图|右|[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7%9C%89%E5%A7%AC%E9%B9%9F/1276999?fr=aladdin 图片来源]]]
== 基本信息 ==
=== 习性 ===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树冠下层低枝处活动和觅食,也常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捉到昆虫后又落于较高的枝头上。有时也在林下幼树和灌木上活动和觅食。繁殖期间雄鸟常躲藏在大树茂密的树冠层中鸣   唱,鸣声清脆、委婉悠扬,其声似‘pi-pi, piaokaopi-pilixiao-ao-, pi-, qiciqilili’或‘cikucikuao-xi’,平时叫声低沉而短促,其声似‘xi,xi,xi’。性胆怯而机警,一遇危险,迅速藏匿。
=== 迁徙 ===
== 形态特征 ==
白眉姬鹟雄鸟前额、头顶、枕、后颈、颈侧、上背、肩黑色,下背和腰鲜黄色。尾上覆羽和尾黑色。两翅亦主要为黑色,内侧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最内侧第三和第四枚三级飞羽外翈白色,眉纹白色,下体鲜 黄色,尾下覆羽白色。有的胸沾橙色。
黄色,尾下覆羽白色。有的胸沾橙色。 雌鸟上体从额、头顶、头侧、后颈、颈侧一直到背灰橄榄色,到下背逐渐变为橄榄绿色,腰鲜黄色,两翅橄榄褐色,羽缘橄榄绿色,翅上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内侧中覆羽和大覆羽污白色或白色,内侧第三   枚三级飞羽外翈几全白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斑。尾上覆羽和尾黑色,羽缘沾橄榄绿色,眼先和眼周污白色。下体颏、喉、胸白色或淡黄绿色具灰色羽缘,形成不明显的鳞片状,下胸、上腹和两胁橄榄灰黄   色,下腹和尾下覆羽浅黄白色。
幼鸟似雌鸟。雄幼鸟尾上覆羽和尾黑色。头顶微具黑色羽缘,下体污白色。
单一物种,无亚种。(曾经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该物种应是黄眉姬鹟(Ficedula narcissina)的亚种之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将其列为独立物种,以此为准。)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在4月下旬5月初即见雌雄鸟相互追逐,雄鸟亦开始鸣叫迁徙。每年4月中下旬开始迁来中国繁殖,到达东北繁殖地多在4月末5月初,秋季于9月上中旬开始南迁,少数迟至9月末还未迁走 。 晨昏时雄鸟长时间地站在树枝头高声鸣唱,雌鸟时隐时现活动在附近,在雄鸟周围飞来飞去,或出没于天然树洞觅找巢位。通常营巢于阔叶疏林和林缘地带,也营巢于次生林,混交林、果园和人类住宅附近
晨昏时雄鸟长时间地站在树枝头高声鸣唱,雌鸟时隐时现活动在附近,在雄鸟周围飞来飞去,或出没于天然树洞觅找巢位。通常营巢于阔叶疏林和林缘地带,也营巢于次生林,混交林、果园和人类住宅附近。 巢多置于天然树洞和啄木鸟废弃的巢洞中,也在合适的人工巢箱和柴垛缝隙中筑巢。还发现在房舍木柱洞隙和葡萄架横杆的竹筒内营巢。在长白山找到的7巢均筑在山丁子、山杨等阔叶树天然树洞中,树胸 径14 14-34cm,距地高1-7m,营巢树洞洞口最大直径8.5cm,最小直径3.5,洞口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洞深3.6-6.5cm,内垫有草根、草叶和树皮等材料。巢的形状呈碗状,营巢材料随环境而不同,主   要由枯草叶、草茎、细根、树皮、苔藓、树叶、树皮等材料构成,在四川也用竹叶。巢的大小为外径9-13cm,内径5-7cm,巢高5-9cm,深2-6cm。营巢活动主要由雌鸟承担,但雄鸟亦参与部分营巢活动。
<ref>[http://baike.chinaso.com/wiki/doc-view-336663.html 白眉姬鹟 (鸟类)简要介绍]</ref>
巢筑好后第二天即开始产卵,每天产1枚卵,多在早晨产出。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7枚,以5-6枚较多。卵呈椭圆形。污白色、粉黄色或乳白色,具红褐色或橘红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常形成一圆环   状。卵的大小为15.0-19.0mm×11.8-14.5mm,平均17.8mm×13.5mm,重1.5-2g。最早产卵日期在长白山见于5月21日,5月末至6月初为产卵高峰,少数迟至6月30才开始产卵。产出最后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   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多在巢附近警戒,或许偶尔也参与孵卵,孵化期13天。据13巢的统计,孵化率达94.3%。 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赤裸无羽,全身桔黄色,仅具几撮灰色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刚孵出的最初两天,雄鸟喂食次数多,雌鸟多在巢中暖雏,以后雌鸟亦积极参与觅食育雏活动。雏鸟生长迅速,3 日龄飞羽羽鞘开始长出;5日龄睁眼,飞羽羽鞘先端变黄,颈、胸两侧和翅覆羽羽鞘均开始长出;6日龄胸两侧羽轴破鞘,呈黄白色,尾羽羽鞘亦出现;7-8日龄飞羽被鞘;9-10日龄全身已被羽毛覆盖;11-12日
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赤裸无羽,全身桔黄色,仅具几撮灰色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刚孵出的最初两天,雄鸟喂食次数多,雌鸟多在巢中暖雏,以后雌鸟亦积极参与觅食育雏活动。雏鸟生长迅速,3日龄飞羽羽鞘开始长出;5日龄睁眼,飞羽羽鞘先端变黄,颈、胸两侧和翅覆羽羽鞘均开始长出;6日龄胸两侧羽轴破鞘,呈黄白色,尾羽羽鞘亦出现;7-8日龄飞羽被鞘;9-10日龄全身已被羽毛覆盖;11-12日 龄羽毛已丰满,羽毛颜色似成体雌鸟,已具短距离飞翔能力;13日龄已离巢,或许此时的离巢由于观察干扰所致;如无干扰,或许还能在巢中停留几天,由此估计留巢期12-15天。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白眉姬鹟是中国夏季常见的一种森林鸟类,不仅羽色艳丽,鸣声婉转悠扬,而且全以昆虫为食,是重要的森林益鸟,在森林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种群数量较丰富,在长白山的调查,每小时遇见率在次生林 为2 2.4只,在阔叶林为2只。
== 保护措施 ==
在暮春时节,有些夏候鸟就会飞来杭州,它们要在杭州生儿育女,在冬天时再带着孩子们飞回南方越冬,年年如此。今天要介绍的白眉姬鹟(翁)就是其中的一种。
基本上就是现在这个时节,白眉姬鹟会很准时来到[[杭州]],在植被[[茂盛的地方]]如[[大型公园]]或者山脚,都有可能看到它们。而且白眉姬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喜欢鸣叫]],听到它们[[清脆的   鸣叫声]],也就比较容易看到它们啦。这是[[非常典型]]的雄鸟,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它时都是这种姿态。白眉姬鹟的颜色主要由[[黑白黄三种组成]],特别是黄色,[[黄得相当靓丽]],所以又为这种鸟 [[赢得了“小蛋黄”之称]]。我们看看它的腹部,就知道这个称号不假了。为什么这种鸟会有如此[[鲜艳的腹部]]呢?主要原因是它们[[基本生活]]在树冠层,夏天很多叶子都已经开始发黄,所以当我们仰视   的时候,你就很难发现它,而当猛禽类从[[天空俯瞰时]],它的颜色则又是以[[黑白为主]],同样也不容易被发现。但不要问我为什么它会有[[一道白眉毛]],因为我不知道。其实还有一种类似的鸟叫黄眉姬   鹟,眉毛是黄色的,但杭州相对比较少见,一般来说是[[过境杭州]]的夏候鸟,主要在[[江苏能够看到]]。
<ref>[https://www.sohu.com/a/79115543_349213 【鸟的故事】白眉姬鹟基本信息]杭州植物园</ref>
白眉姬鹟雌雄异色,相差很大,一般来说,雌鸟颜色以橄榄绿为主,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雌鸟担负着育雏重任,越低调越好,大自然设计很多雌鸟时都是以这个作为原则的。不论雌雄,白眉姬鹟的腰部都是黄色   的,这一点可以算是鉴别这种鸟比较重要的一个特征。换个角度,看看雌鸟的腰部。白眉姬鹟很喜欢翘尾巴,这是这种鸟的另一个特征,当它停在树枝上休息时,常常会有一边鸣叫一边翘尾巴的动作。它的尾   下羽毛是白色的,观察时一翘一翘很好玩。 叫得兴起时就会翘尾巴了,不过我以为这是跟别的鸟在示威,标明自己的领地。夏天就要来到了,夏候鸟们逐渐都会来到杭州,各位有兴趣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定你会看到很多令你惊喜的精灵。最后送
叫得兴起时就会翘尾巴了,不过我以为这是跟别的鸟在示威,标明自己的领地。夏天就要来到了,夏候鸟们逐渐都会来到杭州,各位有兴趣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定你会看到很多令你惊喜的精灵。最后送 大家一张这几天正在盛开的野花。祝大家在初夏有个好心情!
'''爱护鸟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3,67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