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让·保罗·萨特

增加 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 国20 国]]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 [[ 诺贝尔 ]] 文学奖。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基本信息==
国籍: 法国
出生地:法国 [[ 巴黎]]
出生日期:1905年6月21日
==人物简介==
萨特于1905年6月21日生于 [[ 法国 ]][[ 巴黎 ]] 的富裕阶层家庭。父亲让-巴浦蒂斯特·萨特是海军 [[ 工程师 ]] 。在萨特1岁零3月去世。四岁时萨特由于角膜翳导致右眼斜视。这使得他的相貌在有的人看来有些丑陋。母亲是安-玛丽·萨特(婚前姓史怀哲)在萨特父亲去世后带着萨特前往阿尔萨斯,在做法文教师的外祖父家里生活,尽管他日后排斥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但祖父家里的知识氛围让萨特在写作和文学上受益很多。而据说他读的第一本书的书名是《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
萨特最初在蒙田公立学校上学,在祖父的要求下校长让萨特直接上8年级(最低年级是10年级预备班),但很快以基础太差而被要求从10年级开始就读。祖父则在一气之下让他退了学。请老师在家给他上课。这使得萨特接触同龄人的时间被推迟了几年。10岁萨特进入巴黎亨利四世公立学校,后来转到了拉罗舍尔公立学校,3年后,他又随外祖父重新就读亨利四世学校。在就读了2年后家里让他转到了路易大帝学校。因为后者的文科预备班可能要好。不久萨特考上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Ecole Normale)攻读 [[ 哲学 ]]
在这期间,萨特读了 [[ 笛卡尔 ]] [[ 康德 ]] [[ 柏拉图 ]] 等人的主要著作。这对他后来有了不小的影响。巴黎高师每年的戏剧演出活动,这使萨特开始重新对戏剧喜好起来。并写了他的第一个独幕剧《我将有一个好的葬礼》。萨特在大学期间通过朋友关系认识了在巴黎大学就读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她后来被称为萨特的“终生伴侣”。当时他们都在准备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1929年,萨特在一个气象台里服兵役,为期1年半。1931年4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Le Havre),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
1933年,萨特前往 [[ 柏林 ]] ,进修胡塞尔的现象学。1934年,萨特在柏林写了《论自我的超越性》(或译《自我的克服》,Transcendance de l'Ego)一文。1936年又发表了《影像论》(或译《想象》,L'Imagination)这是萨特对现象学研究后的论文。
1936年萨特完成了一部关于偶然性的文学作品的第三稿。萨特将它定名为《忧郁》,起初这篇稿子被出版社拒绝。后又几经周折,在朋友的帮助下出版社终于又重新接受了这份作品。但名字建议改为《恶心》(Nausea)。1938年4月,《恶心》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虽然不是特别畅销,但评论界反应不错。<ref>[http://people.mtime.com/896117/details.html 让·保罗·萨特],时光网</ref>
==萨特辉煌时期==
1943年萨特完成并出版了他的哲学专著《存在与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仍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写作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因为煤炭短缺和电力供应不足,萨特就到住所附近的一个叫弗洛的 [[ 咖啡 ]] 馆,用乙炔照明来写作。书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44年,萨特的新戏《间隔》(Huis-clos NO EXIT)(又译《密室》)公演。 戏剧中的台词“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萨特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之一。萨特甚至被邀请作了一个关于《间隔》的演讲。而后萨特又创造了一些戏剧。
1945年与他人合作创办了《现代杂志》,评论当时国内外重大事件,并从此成为职业作家。10月,萨特在现代俱乐部作了“ [[ 存在主义 ]] 是一种人道主义”(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的演讲。演讲中萨特向公众阐明了些基本观点。指出存在先于本质。
1946年创作《死无葬身之地》(Mort san sépulture萨特战后的第一个剧本)1946年《毕恭毕敬的妓女》(La Putain respectueuse或译《可敬的妓女》曾改编拍摄为同名影片),1948年2月萨特接受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
50年代初期,萨特在政治上逐渐倾向 [[ 共产党 ]] 。成为共产党同路人。
1952年暑期的共产党人雅克·杜克洛被捕和6月4日发生的罢工失败对萨特造成很大的刺激。他撰写并发表《共产党人与和平》试图说明共产党和工人间的关系,分析造成罢工失败的根源。
1951年《魔鬼与上帝》(Le Diable et le Bon Dieu萨特本人非常喜欢这本剧本)。
1952年,阿尔贝·加缪的《反抗者》一书由于宣扬“纯粹的反抗”、即反对革命暴力而导致了他和萨特的决裂。(另一说是《现代》杂志的一个叫尚松写的关于《反抗者》的评论文章惹怒了加缪。而加缪却把这篇文章归罪到萨特身上)。1955年,萨特和波伏娃访问 [[ 中国 ]]
1960年萨特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辩证理性批判》。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