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4
次編輯
變更
后现代主义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后现代主义 |圖片 = File:1f178a82b9014a908df9faaaa9773912b21beee6.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后现代主义
|圖片 = [[ File:1f178a82b9014a908df9faaaa9773912b21beee6.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E5%93%B2%E5%AD%A6&src=srp&correct=%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E5%93%B2%E5%AD%A6&ancestor=list&cmsid=ebc3fa929284c745a3d2dc7f54786bb5&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5#id=f87ae038bafc680c3e41321b29a28504&currsn=0&ps=56&pc=56 原圖鏈接][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E5%93%B2%E5%AD%A6&r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2624923.htm&img=http%3A%2F%2Fd.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w%253D268%253Bg%253D0%2Fsign%3D0723043701e9390156028a3843d733da%2F1f178a82b9014a908df9faaaa9773912b21beee6.jpg&key=t01769a46160e0c1554.jpg&s=1608188302698 来自360搜索]]]
[[File:1f178a82b9014a908df9faaaa9773912b21beee6.jpg|缩略图]]
}}
'''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在场[[形而上学]]"等的批判与解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理查德·罗蒂]](1931-2007)、[[法国]]的[[雅克·德里达]](1930--2004)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24-1998)。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发生历史==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 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这样一来,不同时期具有这种反传统理论倾向的哲学理论流派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活动流派,最早呈现在建筑范畴,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理论基本,并由建筑范畴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产业设计范畴。
依据各种描写、争辩的文章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严厉的定义,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念、流派、作风特点,似乎是一个大杂烩,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它们都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后产业时期的必定产物,都是对现代主义的批评和反思中发生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修改。 <ref>[https://www.mjia.cc/news-detail-451389.html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三个特点],新浪网,2017-12-19</ref>
==精神内涵==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于继承和发扬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全面批判。“现代主义哲学”所谓“现代主义哲学”,是指从[[笛卡尔]]开始的理性主义哲学、启蒙运动,19世纪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孔德的实证主义,20世纪的[[马克斯·韦伯]]的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
1.用“延异”取代“逻各斯中心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是可靠的,即一种错误的“在场[[形而上学]]”。
而[[德里达]]认为,人类通过语言了解现实,充其量不过是陷于概念体系的相对论者而已。我们只能在我们使用的语言范围内“了解”现实。任何体系之中的任何名称都暗指或依赖于该体系中不在场的其他名称的存在(德里达称之为“轨迹”)。语言看似能表明概念体系之间的明显不同,但这仅是表象:概念只是在体系中暂时拖延、推开了它的同伴。意义永远在语言链中永不停息地从一个词向另一个词滑行——“延异”(意义的延缓)
2.用横向思维取代纵向思维
传统[[形而上学]]为了建立某种体系,力图从不证自明的第一原则出发演绎其他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可用“树喻”理论来阐释——形而上学把关于实在的知识按照等级体系的原则组织起来,如同树的枝条最后归功到树根一样,知识的分支深深根植于坚实的基础之中。
后现横向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根状茎”理论——从植物学上看来,“根状茎”和树的主根和须根不同,它是一种延长到地下的块茎,通常水平生长,上面生长枝条,下面生长根系,还有叶子。
树-根结构限制了与其他方面的联系,而“根状茎”结构则是非等级化、非地域性,它在一种随意的、无规则的关系中和其他根系发生联系。——后现代的就是要消解二元对立,提倡多元化、动态化。
3.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
现代理论把理性看作知识和真理的基础,历史和社会被看作由中心、本质和目的支配的统一整体。
[[福柯]]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认为作为启蒙运动神话的理性,是一种统一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它模糊了社会领域的分化的多元的 性质。在政治上赞成一致性、同质性而压制多元性、多样性和个体性。 因此 ,理性是还原性的、强制性的和压迫性的。后现代主义与此相对立 ,应高扬不可通约性、差异性和零散性、特殊性和间断性;应该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和微观分析去超越总体性、总括性和强制性。
4.抵制各种宏大叙事(元叙事)
很多后现代理论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怀疑元叙事给文化实践带来某种合理性和权威性。
5.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的核心论点在于相对论——真理本身是相对的,它取决于判断主体的不同立场及带有倾向性的思维框架。
6.文本游戏
解构主义打乱文本的结构,认为文本不过是对意义进行“随心所欲的”描述——因为“延异”,亦即同一类概念之间半隐蔽的相互依赖性,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语言和文本均称为游戏的对象,它们只不过是意义的撒播者。
7.隐喻
该观点认为所有的文本,不管其出发点是多么想实事求是,都是可以被解构的修辞游戏。
8.重写历史
因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将所有的对象都当做文本和修辞进行分析,所以历史也是一种叙事。大部分历史陈述都具有文化选择性。
后现代主义相对论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所有历史学家都有一套理论假设来支撑他们所撰写的叙事,我们必须更加清楚这些理论假设的存在,对其持怀疑态度和相对观点,并且更加重视他们,不能掉以轻心。
叙事不可能与过去完全对应,我们所做,不过是就过去事件进行一场辩论,我们应该尽可能保持辩论的开放性。若对此缺乏警惕,就会导致某种“官方版本”跳出来为我们展示一种真实的、最终的过去。
9.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
后现代主义者们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是属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德勒泽和伽塔里提出了“精神分裂分析”来取代“精神分析”。精神分裂分析对于“欲望”和“无意识”的解释与精神分析截然不同。精神分裂分析是后现代解放的基础。
10.抨击科学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很多批判试图证明西方经验主义科学活动带有内在政治特征。科学似乎隐含着某种政治声明或政治立场。<ref>[https://www.douban.com/note/617785341/ 后现代主义理论],豆瓣网,2017-04-27</ref>
==主要人物及其基本主张==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
[[理查德·罗蒂]](1931-)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和哲学教授,是当今英语哲学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哲学与自然之镜》[②]和《偶然、反讽与团结》[③]等一系列极具思想冲击力的著作的问世,确立了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领军人物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对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真理观、最低纲领自由主义政治观、实用主义的女权主义和后哲学文化及政治理论的积极倡导,也使他同时成为了西方学界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重要著作包括:《哲学与自然之境》(1979)、《实用主义的后果》(1982)、《偶然、反讽与团结》(1989)、《客观性、相对主义与真理:哲学论文第一集》(1991)、《论海德格尔及其他哲学家:哲学论文第二集》(1991)、《真理与进步:哲学论文第三集》(1998)、《立国论》(1998)和《哲学与社会希望》(2001)等。
在《后哲学文化》中,罗蒂提出“后哲学文化观”:启蒙运动的先知们以哲学文化观代替中世纪的神学文化观,但随着人们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日益增长的怀疑,哲学最终无法成为文化的核心。不论是哲学、科学还是政治,都是平权的文化,不存在“文化之王”和“文化的最后法官”,而民主先于哲学。 罗蒂还反对真理符合论,认为真理是人们相信为真的东西,认为真理只是指所有真的陈述共有的一种性质,真理没有本质,它只是用来表示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不表示对事物的说明。因此,真理是我们最好加以相信的东西。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雅克·德里达]],J. Jacques Derrida (1930~ )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他的思想在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文字语言学》(1967)、《声音与现象》(1967)《写作与差异》(1967)、《散(sàn)播(bō)》(1972)、《哲学的边缘》、《立场》(1972)、《人的目的》(1980)、《马克思的幽灵》等。
他认为言说和文字是一种平等和互补的关系:文字、书写记录言说,是说话的记录形式,说话是文字、书写的补充形式,二者不可偏废。循着对语言中心主义的颠覆、拆解,德里达一鼓作气,直抵形而上学大厦本身,拆解中心本身的在场与不在场。 德里达不顾一切地解构,使其解构主义走向了另一极端,即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
[[利奥塔]]的知识合法化危机与元话语、中心的被放逐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24—1998)。少年时代经历过二战和德国[[纳粹]]对法国的占领。纳粹的暴行,尤其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大屠杀,成了利奥塔不断反思的对象,也令他对[[黑格尔]]思辩叙事的前提“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产生怀疑,这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来源。利奥塔的主要理论著作有《利比多经济学》(1974),《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1979),《公正》(1984)和《多元共生的词语》(1986) 等,《后现代状况》一书,曾经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学界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深入论争,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这一课题的经典著作之一。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助
[[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理性出现偏差的原因并不在于科技,而在于日益官僚化的行政机构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意识形态防御系统。需要冲破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系统,摆脱思想压制,进行自由交流,重建新型人类关系和新理性。主张后现代性是不可能的,强调交往和共识,建立“新理性”,“自己能证实一个种类为了生存必须依靠语言交往和合作的结构,理性的活动必然要依靠理性”。 哈贝马斯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和获得共识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他的“新理性”就是一个人们通过交往、交流并对阻碍交往、交流的社会因素进行批判而达到一种具体的共识的过程。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100 哲學類]][[Category:110 思想、學術概說]]
| 姓名 = 后现代主义
|圖片 = [[ File:1f178a82b9014a908df9faaaa9773912b21beee6.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E5%93%B2%E5%AD%A6&src=srp&correct=%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E5%93%B2%E5%AD%A6&ancestor=list&cmsid=ebc3fa929284c745a3d2dc7f54786bb5&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5#id=f87ae038bafc680c3e41321b29a28504&currsn=0&ps=56&pc=56 原圖鏈接][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E5%93%B2%E5%AD%A6&r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2624923.htm&img=http%3A%2F%2Fd.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w%253D268%253Bg%253D0%2Fsign%3D0723043701e9390156028a3843d733da%2F1f178a82b9014a908df9faaaa9773912b21beee6.jpg&key=t01769a46160e0c1554.jpg&s=1608188302698 来自360搜索]]]
[[File:1f178a82b9014a908df9faaaa9773912b21beee6.jpg|缩略图]]
}}
'''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在场[[形而上学]]"等的批判与解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理查德·罗蒂]](1931-2007)、[[法国]]的[[雅克·德里达]](1930--2004)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24-1998)。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发生历史==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 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这样一来,不同时期具有这种反传统理论倾向的哲学理论流派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活动流派,最早呈现在建筑范畴,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理论基本,并由建筑范畴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产业设计范畴。
依据各种描写、争辩的文章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严厉的定义,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念、流派、作风特点,似乎是一个大杂烩,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它们都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后产业时期的必定产物,都是对现代主义的批评和反思中发生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修改。 <ref>[https://www.mjia.cc/news-detail-451389.html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三个特点],新浪网,2017-12-19</ref>
==精神内涵==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于继承和发扬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全面批判。“现代主义哲学”所谓“现代主义哲学”,是指从[[笛卡尔]]开始的理性主义哲学、启蒙运动,19世纪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孔德的实证主义,20世纪的[[马克斯·韦伯]]的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
1.用“延异”取代“逻各斯中心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是可靠的,即一种错误的“在场[[形而上学]]”。
而[[德里达]]认为,人类通过语言了解现实,充其量不过是陷于概念体系的相对论者而已。我们只能在我们使用的语言范围内“了解”现实。任何体系之中的任何名称都暗指或依赖于该体系中不在场的其他名称的存在(德里达称之为“轨迹”)。语言看似能表明概念体系之间的明显不同,但这仅是表象:概念只是在体系中暂时拖延、推开了它的同伴。意义永远在语言链中永不停息地从一个词向另一个词滑行——“延异”(意义的延缓)
2.用横向思维取代纵向思维
传统[[形而上学]]为了建立某种体系,力图从不证自明的第一原则出发演绎其他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可用“树喻”理论来阐释——形而上学把关于实在的知识按照等级体系的原则组织起来,如同树的枝条最后归功到树根一样,知识的分支深深根植于坚实的基础之中。
后现横向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根状茎”理论——从植物学上看来,“根状茎”和树的主根和须根不同,它是一种延长到地下的块茎,通常水平生长,上面生长枝条,下面生长根系,还有叶子。
树-根结构限制了与其他方面的联系,而“根状茎”结构则是非等级化、非地域性,它在一种随意的、无规则的关系中和其他根系发生联系。——后现代的就是要消解二元对立,提倡多元化、动态化。
3.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
现代理论把理性看作知识和真理的基础,历史和社会被看作由中心、本质和目的支配的统一整体。
[[福柯]]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认为作为启蒙运动神话的理性,是一种统一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它模糊了社会领域的分化的多元的 性质。在政治上赞成一致性、同质性而压制多元性、多样性和个体性。 因此 ,理性是还原性的、强制性的和压迫性的。后现代主义与此相对立 ,应高扬不可通约性、差异性和零散性、特殊性和间断性;应该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和微观分析去超越总体性、总括性和强制性。
4.抵制各种宏大叙事(元叙事)
很多后现代理论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怀疑元叙事给文化实践带来某种合理性和权威性。
5.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的核心论点在于相对论——真理本身是相对的,它取决于判断主体的不同立场及带有倾向性的思维框架。
6.文本游戏
解构主义打乱文本的结构,认为文本不过是对意义进行“随心所欲的”描述——因为“延异”,亦即同一类概念之间半隐蔽的相互依赖性,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语言和文本均称为游戏的对象,它们只不过是意义的撒播者。
7.隐喻
该观点认为所有的文本,不管其出发点是多么想实事求是,都是可以被解构的修辞游戏。
8.重写历史
因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将所有的对象都当做文本和修辞进行分析,所以历史也是一种叙事。大部分历史陈述都具有文化选择性。
后现代主义相对论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所有历史学家都有一套理论假设来支撑他们所撰写的叙事,我们必须更加清楚这些理论假设的存在,对其持怀疑态度和相对观点,并且更加重视他们,不能掉以轻心。
叙事不可能与过去完全对应,我们所做,不过是就过去事件进行一场辩论,我们应该尽可能保持辩论的开放性。若对此缺乏警惕,就会导致某种“官方版本”跳出来为我们展示一种真实的、最终的过去。
9.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
后现代主义者们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是属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德勒泽和伽塔里提出了“精神分裂分析”来取代“精神分析”。精神分裂分析对于“欲望”和“无意识”的解释与精神分析截然不同。精神分裂分析是后现代解放的基础。
10.抨击科学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很多批判试图证明西方经验主义科学活动带有内在政治特征。科学似乎隐含着某种政治声明或政治立场。<ref>[https://www.douban.com/note/617785341/ 后现代主义理论],豆瓣网,2017-04-27</ref>
==主要人物及其基本主张==
罗蒂的“后哲学文化”
[[理查德·罗蒂]](1931-)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和哲学教授,是当今英语哲学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哲学与自然之镜》[②]和《偶然、反讽与团结》[③]等一系列极具思想冲击力的著作的问世,确立了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领军人物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对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真理观、最低纲领自由主义政治观、实用主义的女权主义和后哲学文化及政治理论的积极倡导,也使他同时成为了西方学界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重要著作包括:《哲学与自然之境》(1979)、《实用主义的后果》(1982)、《偶然、反讽与团结》(1989)、《客观性、相对主义与真理:哲学论文第一集》(1991)、《论海德格尔及其他哲学家:哲学论文第二集》(1991)、《真理与进步:哲学论文第三集》(1998)、《立国论》(1998)和《哲学与社会希望》(2001)等。
在《后哲学文化》中,罗蒂提出“后哲学文化观”:启蒙运动的先知们以哲学文化观代替中世纪的神学文化观,但随着人们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日益增长的怀疑,哲学最终无法成为文化的核心。不论是哲学、科学还是政治,都是平权的文化,不存在“文化之王”和“文化的最后法官”,而民主先于哲学。 罗蒂还反对真理符合论,认为真理是人们相信为真的东西,认为真理只是指所有真的陈述共有的一种性质,真理没有本质,它只是用来表示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不表示对事物的说明。因此,真理是我们最好加以相信的东西。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雅克·德里达]],J. Jacques Derrida (1930~ )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他的思想在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文字语言学》(1967)、《声音与现象》(1967)《写作与差异》(1967)、《散(sàn)播(bō)》(1972)、《哲学的边缘》、《立场》(1972)、《人的目的》(1980)、《马克思的幽灵》等。
他认为言说和文字是一种平等和互补的关系:文字、书写记录言说,是说话的记录形式,说话是文字、书写的补充形式,二者不可偏废。循着对语言中心主义的颠覆、拆解,德里达一鼓作气,直抵形而上学大厦本身,拆解中心本身的在场与不在场。 德里达不顾一切地解构,使其解构主义走向了另一极端,即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
[[利奥塔]]的知识合法化危机与元话语、中心的被放逐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24—1998)。少年时代经历过二战和德国[[纳粹]]对法国的占领。纳粹的暴行,尤其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大屠杀,成了利奥塔不断反思的对象,也令他对[[黑格尔]]思辩叙事的前提“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产生怀疑,这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来源。利奥塔的主要理论著作有《利比多经济学》(1974),《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1979),《公正》(1984)和《多元共生的词语》(1986) 等,《后现代状况》一书,曾经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学界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深入论争,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这一课题的经典著作之一。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助
[[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理性出现偏差的原因并不在于科技,而在于日益官僚化的行政机构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意识形态防御系统。需要冲破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系统,摆脱思想压制,进行自由交流,重建新型人类关系和新理性。主张后现代性是不可能的,强调交往和共识,建立“新理性”,“自己能证实一个种类为了生存必须依靠语言交往和合作的结构,理性的活动必然要依靠理性”。 哈贝马斯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和获得共识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他的“新理性”就是一个人们通过交往、交流并对阻碍交往、交流的社会因素进行批判而达到一种具体的共识的过程。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100 哲學類]][[Category:110 思想、學術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