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丁·沙尔菲

增加 124 位元組, 5 年前
人物贡献
<p style="text-indent:2em;">他与西德尼·布伦纳和约翰·苏尔斯顿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合作完成了博士后研究,三人1985年发表了关于线虫触觉感官的神经回路的论文。沙尔菲后来于1982年离开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加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科学系,继续研究线虫的触摸突变体。
== 人物贡献 ==
'''<big>绿色荧光蛋白的价值发现者</big>'''<ref>[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0/211692.html?id=211692 绿色荧光照亮一个新世界] 科学网</ref><br>
<p style="text-indent:2em;">没有马丁·沙尔菲,绿色荧光蛋白似乎只是科学研究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下村修]]1972年发表涉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论文,沙尔菲直至1988年才在哥伦比亚大学一次讲座中听说这个名词。先前多年,他潜心研究一种仅1毫米长的线虫神经结构。这种线虫由959个细胞组成,却有大脑、性别和寿命。如果说下村修是绿色荧光蛋白的“接生婆”,沙尔菲则是绿色荧光蛋白的价值发现者。不过,沙尔菲与绿色荧光蛋白的“邂逅”带有侥幸成分。
<p style="text-indent:2em;">沙尔菲敏锐地意识到,绿色荧光蛋白或许会成为研究线虫的神奇工具。经多年研究,沙尔菲1994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作为基因标识的绿色荧光蛋白》一文,尽管正文只有一页,却标志绿色荧光蛋白投入实验室应用。
<p style="text-indent:2em;">普拉舍因经费原因离开伍兹霍尔实验室后,辗转于美国农业部下属一家实验室和美国航空航天。两年半前,航天局中断与他的合同。普拉舍现在是阿拉巴马州一名汽车推销员。
<p style="text-indent:2em;">沙尔菲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人物轶事 ==
'''<big>上网找蠢货</big>'''<br>
1,6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