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3
次編輯
變更
凤凰自行车
,無編輯摘要
|
[[File:123223凤凰自行车3.jpg|缩略图|居中|[httpshttp://baikephotocdn.sogousoh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20150812/mp27020296_1439360392093_6.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pic.sogou.com/v9151411.htm d?query=%E5%87%A4%E5%87%B0%E8%87%AA%E8%A1%8C%E8%BD%A6&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6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凤凰自行车'''是一款著名品牌的自行车。该品牌[[自行车]]产品畅销全中国,行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凤凰遍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正在为市场提供着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公司是以经营驰名中外的凤凰牌自行车为主导产品的国有控股有限公司。公司坚持以“质量、品种、服务”为三大创名牌支柱,并进一步导入“不断创新、顾客至上、崇尚人性、美化生活”的经营理念,以顾客需求和体验为追求目标,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基本内容'''==
'''中文名''':凤凰自行车
'''分 类''':[[自行车品牌]]
'''所属公司''':凤凰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名''':Phoenix Bicycle
'''车 型''':500多种
'''品牌创建时间''':1958年
=='''基本概述'''==
上海凤凰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独家外销凤凰牌自行车及零配件的工业自营外贸公司。凤凰牌自行车商标是中国首批十大驰名商标之一,已在世界上84个[[国家商标]]注册,是国家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大宗出口品牌商品。凤凰牌自行车从60年代始外销已有40余年的历史。凤凰牌自行车曾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出访的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凤凰牌系列自行车在东南亚、中近东、东西非及中南美洲享有盛誉。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9.11事件的影响,出口创汇规模一直保持在5000多万元左右。2003年5个月出口创汇达2700多万美元,外销自行车70多万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公司奉行质量,品种和服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牌营销理念,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懈拓展国际市场。公司已经在印尼、加纳和迪拜设立了贸易代表处,2007年又在日本建立了合资的日本(凤凰)公司。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公司致力于拓展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已成为公司最大的出口国别市场。公司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建立了代理经销网络,年均出口国别超过50个国家。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谋求长期发展,公司率先在国内同行业中通过了ISO9001(2000版)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认证]]。凤凰牌自行车继续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车型'''==
凤凰牌自行车产品主要有普通车、载重车、轻便车、[[运动车]]、特种车、赛车、电动车7种系列,共300多种型号,500多个品种[1]。
=='''制造'''==
*自产能力
公司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可以生产包括[[山地车]]、赛车、淑女车等在内的所有中高档产品,材质上可以使用碳纤维、镁合金、铝合金等多种先进的材料。
*OEM生产
公司为了积极拓展生产能力并应对市场竞争,特别吸收业界内先进的厂家作为公司的OEM生产基地,作为公司产能的积极补充,为公司的销售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辉煌'''==
凤凰牌自行车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已在世界上94个国家注册商标。凤凰牌自行车年均出口国别50多个,主要外销国家或地区是:美国、日本、东西非、东南亚、中东及南美等。凤凰牌自行车已通过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认证。上海凤凰进出口有限公司是独家营销凤凰牌系列自行车及零部件的工业自营外贸公司。年均出口自行车150多万辆,年均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
这家国内曾经最富知名度的自行车制造公司,拥有辉煌的过去。1958年,在上海的267家小厂合并,组建成上海自行车三厂,这是一家地方性国营公司。几年后,由这个厂生产的凤凰牌自行车,开始成为全国名牌,并开始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量长期名列全国自行车行业第一。1992年,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成立。
成就凤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短缺经济”时代。河北省石家庄市志记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供应紧张。1962年直至1986年,自行车(主要是上海产“凤凰”、“永久”,天津产“飞鸽”)实行凭票供应。1962至1963年之间,“凤凰”、“飞鸽”和“永久”的标价高达每辆650元。
七十年代,大街小巷,“凤凰”牌自行车随处可见。在商店里,凤凰自行车总是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成为消费者购买自行车的首选。“凤凰”被人们视为吉祥和高贵的象征,甚至成为姑娘出嫁时一份很有“面子”的嫁妆。九十年代初,国内(大陆)出口的自行车有三分之一都是凤凰生产的。
=='''奖项'''==
连续8次在全国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获国家银质奖。1990年起凤凰自行车被选为国礼,作为中国政府赠送外国贵宾的礼物;1991年就被评为首届中国驰名商标,1995年起连续11年被评为[[上海名牌]],也是行业内唯一一个获“中华老字号”的品牌。1996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1994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了ISO9001:2000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获得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免检产品证书。 凤凰牌自行车被列为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年-2006年度重点培育与发展的出口品牌。凤凰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04年度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兴衰'''==
凤凰展翅 翱翔神州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组建成了[[上海自行车]]三厂,也就是凤凰自行车厂的前身。几季之后,凤凰牌成了家喻户晓的自行车名牌,一时供不应求。
成立之初,凤凰是一支蓬勃发展的生力军,在全国有限的几家自行车厂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1993年,凤凰自行车公司整体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在境内公开发行A、B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一年,凤凰的年生产量跃过了500万辆大关,达到523万辆,同时公司实行“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经营战略,除主营自行车外,还开始经营工程塑料、酒店业、国际贸易等产业,形势一片大好。
就在这辉煌的背后,凤凰却停止了向上腾飞的势头。据凤凰股份1999年的年报显示:1997年至1999年,凤凰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21.6%、17.4%和14%。在整个市场处于持续增长的时候,凤凰似乎无法再振翅高飞。
祸起联营 陷入竞争泥潭1986年前后,凤凰开始了以扩张为主要方式的经营。以凤凰为“龙头”,[[江苏]]、浙江、广西和新疆等地的43个单位,联营组成了“凤凰自行车(集团)公司”,所谓的联营就如同现在的加盟店,打着凤凰的旗号“特许经营”,这仅仅只是松散联盟关系,而不是控股公司的概念。
扩张过后,照理来说应该是进行有序管理,然而,凤凰被“眼前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所蒙蔽,没有看到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变化。1989年,由于“联营”带动,整个集团共生产凤凰牌自行车620万辆,然而仅仅几季之后,产量就剧降为354万辆。产量的急转直下有如当头棒喝,敲醒了沉醉在产量美梦中的凤凰领导层。经调查才发现自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厂及整车厂数量猛增,自行车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自行车生产进入了一个饱和期。
面对这样的情况,凤凰自行车厂做的不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是通过逐步收回品牌使用权的方式,想使自己逃离数量竞争。然而,事与愿违,经过多年的联营,那些小型制造商都具备了相当的生产能力,在脱离凤凰之后,纷纷成立自己的品牌,与凤凰展开激烈的竞争,同时还把凤凰拖入了低价竞争的泥潭,使其无暇顾及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新型的自行车一如新装上市,每时都需要追求不同的新意,引领潮流,没有更新,就意味着停留在了过去,没有了前进的冲劲,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ref>[https://new.qq.com/rain/a/20201206a09aen00 80年代一辆凤凰自行车,放到现在多少钱?网友:难怪是结婚三大件],腾讯网, 2020-12-06</ref>
与此同时,台资和外资自行车公司抓住这个混乱的局面,打入了大陆市场。1992年,全球自行车生产及行销最具规模的公司之一台湾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凤凰合资成立上海巨凤自行车公司,同时“巨大”还在江苏昆山独资设立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捷安特等外来品牌一开始就避开了低价竞争的老路,将产品定位于中高档,不仅保留了足够的盈利空间,也挤压了凤凰等老品牌的生存空间。单以出口而论,2003年,“巨大”平均出口单价为125美元,而凤凰平均出口单价仅为40美元左右。
2001年,凤凰就已经开始生产销售电动自行车,这原本可以成为凤凰新兴的一次战略性机遇。但是决策者的领导力不够使得凤凰在探索电动自行车生产上畏首畏尾,始终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局面,另外,由于永久牌是电动车的“钦定”生产商,凤凰也一直未能涉足很深。
新战场开拓不尽如人意,传统市场又面临竞争者的蚕食。身处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凤凰始终未能一飞冲天,打开新局面。如今,凤凰每年的产量只是徘徊在1990年的水平,但市场地位已今非昔比,人们再提起凤凰,也只能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了。
凤凰涅槃 难获新生当凤凰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之时,凤凰并没有寻求有效的手段去改变这一现状,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国外市场,在每年生产的400多万辆自行车中,有400万辆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下了1.3亿美元的外汇收入。2005年7月19日,欧盟对中国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税率由30.6%上升到48.5%,对于凤凰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拳。
面对企业的集团化,单一的自行车生产业务已无力支撑上市公司的发展,公司内的员工都是公司的老成员,没有社会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得公司在改革上没能有多少新的创举。2005年底,凤凰的控股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将其所持的13053.9645万股公司国家股(占总股本的36.92%)无偿划拨给上海市金山区国资委,由国资委负责处理这些资产。金山区国资委有意使凤凰转型成为房地产公司,2006年六月,凤凰建设投资1亿元与上海石化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金山海洋风情商街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公司投资1000万元设立了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将主营业务自行车、电动车销售生产装入这家新公司。
凤凰的品牌正逐渐边缘化,金山区国资委在接下去多年将如何进行投资尚是未知之数。
市场是无情的,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后,一些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彻底倒下了,而另一些倒下后却又站了起来。北方的“飞鸽”、“红旗”是与“凤凰”、“永久”同样驰名的牌子,在沉寂了五六年后,依靠品牌优势再度起飞。业内人士认为,老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它们的弱点就是与市场销售脱节,依靠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基础,杀回市场并非不可能。
=='''相关资讯'''==
*凤凰商标侵权案
不少 “老上海”都记得结婚“三大件”之一的凤凰牌自行车。没想到,这一上海人心目中的代表性品牌如今竟闹出了 “双胞胎”,更没想到的是原被告双方还曾是“一家门”。
日前,杨浦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自家人闹出“双胞胎”品牌的案件。法院未当庭宣判,原被告双方均表示愿意调解。两“凤凰”原是“一家门”
在上海市民中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凤凰牌”商标系金山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享有,并独占许可给了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使用。
然而近年来,市场上却出现了车身标有 “凤凰车件”、“上海凤凰车件”字样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其生产厂家是上海凤凰车件有限公司。
对此,金山开发公司和凤凰自行车公司一纸诉状将凤凰车件公司告上法庭,诉其侵犯商标专用权和不正当竞争。
然而与一般“山寨品牌”傍名牌不同,此案中的原被告其实曾是地地道道的“一家门”。 原来,被告改制设立前曾是原告下属的零件生产厂,而原告金山开发公司的前身曾是凤凰车件公司的控股股东。
*双方曾协议使用“凤凰”
法庭上,原告认为被告曾是自己的零件生产商,本没有竞争关系,但2006年底被告也开始生产整车了,并在显要位置使用“凤凰”名称,造成消费者认为被告与原告存在某种关系,抢占了原告应有的市场份额和优势。
但被告却表示,2003年股权转让协议上,并没有约定必须更名,且当时是否更名的决定权在金山开发建设公司手中,因此他们认为既然没有更名,就是“各方同意保留沿用企业名称”。
在法庭上,双方均表示还曾就“凤凰”的使用问题在2008年12月18日签订了协议书。但对此凤凰车件公司却认为,2008年之前被告使用了原告的名称,后双方签订使用协议,被告使用被告单位全称。对旧标示产品,被告的义务是清理,而清理的级别是总经销商。
*被告称证物是假“凤凰”
法庭上,原告还提供了一辆购买于江西南昌、经过公证的“上海凤凰车件有限公司”电动车作为物证,但对此被告却称这辆电动车并非自己生产:“助动车是假冒被告而不是假冒原告。 ”被告还称,他们已向当地工商局举报,查处后发现被控侵权的电动车是假冒被告的商品,“被告的品牌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但原告针锋相对地提出:“被告举报的产品是不是本案中涉及的产品,是不是同一批呢? ”
当天,法庭并未对该案作出判决,原被告双方均表示愿意调解。
=='''战略合作'''==
2017年5月5日,[[上海凤凰]]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ofo共享单车运营方,下简称东峡大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据该协议,在12个月内,凤凰自行车将向东峡大通或其关联公司,提供总量不少于500万辆的采购计划。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