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7
次編輯
變更
大司马
,無編輯摘要
''大司马''
[[File:T01fbbd2d98b77bb321.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8F%A4%E4%BB%A3%20%E5%A4%A7%E5%8F%B8%E9%A9%AC&src=srp&correct=%E5%8F%A4%E4%BB%A3%20%E5%A4%A7%E5%8F%B8%E9%A9%AC&ancestor=list&cmsid=076ee56327e25248173dd1c280037291&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9e2e0df04df26576d3657273d78e96de&currsn=0&ps=58&pc=58 原图链接]]]
大司马,古代官名,职责是掌邦政。[[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并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 [[ 大将军 ]] 、 [[ 骠骑将军 ]] 、 [[ 车骑将军 ]] 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发展历史 ==
在唐虞商周时代,有武事则以大司马掌之,而在平常则仍置大司马以备不虞,负责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如黄帝时大司马容光,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姜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
秦代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大司马。秦王政登基后,改设三公九卿。三公即为丞相、御史大夫、及太尉,分别为辅政,监察及治军领兵。但秦朝并没有设置太尉的具体人选,也就是形同虚设。
项羽封龙且为大司马。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等人为楚军大将。官拜西楚国大司马。龙且自幼与项羽一起长大,情若兄弟。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每战皆亲身奋战杀敌,深得项羽信任。大司马在西楚也是最高武职。
西汉初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司马。西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前139年)罢太尉,元狩四年(前119年)始置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多,特加号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汉旧仪》"载:"元狩六年,罢太尉,法周制置司马。时议者以为汉军有官侯、千人、司马,故加"大"为大司马,所以别异大小司马之号"。可见汉武帝时特设大司马以代太尉之权,但"无印绶,官兼加而已",是为加官。其地位的高低要靠所加将军的地位来体现。
东汉时期
东汉建立初期,东汉官制基本沿袭了西汉末年的官制,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光武帝刘秀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以杜茂为大将军。
东汉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如刘虞、权臣李傕。
东汉末年,刘备也曾担任大司马。《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十六年,...,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
《后汉书.卷十八》:光武(帝)将发幽州兵,…即拜(吴)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光武即位,拜(吴汉)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建武二年春,(吴)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佑,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共击檀乡贼于邺东漳水上,大破之。降者十余万人。
吴汉死后,刘秀将大司马改为太尉。"光武帝又废大司马为太尉"。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或称"三司"。太尉是"天公",司空是"地公",司徒是"人公"。
三国时期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骠骑、车骑之上,以代太尉之职,故恒与太尉迭置,不并列。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晋受魏禅,因其制。"。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太和四年春二月)癸巳,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青龙)三年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宣王为太尉。"
《三国志·蜀志·蒋琬费祎姜维传》:"亮卒,以(蒋)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又命(蒋)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延熙元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宋书·百官上》:大司马,一人。掌武事。司,主也;马,武也。尧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周时司马为夏官,掌邦政。项籍以曹无咎、周殷并为大司马。汉初不置,武帝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始直云司马,议者以汉有军候千人司马官,故加大。及置司空,又以县道官有狱司空,又加大。王莽居摄,以汉无小司徒,而定司马、司徒、司空之号并加大。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以太尉代之。魏文帝黄初二年,复置大司马,以曹仁居之,而太尉如故。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当魏崔时,盖无复然明义、真者。有之,则必自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
明 袁一相《睢阳袁氏家谱序》:"吾家自胜国以来,谱牒散天涯。约略大支凡四,一北平,一夏邑,一鄢陵,睢阳又其一也。四支睢阳最盛。……八世节寰(袁可立)伯以异才成进士,历官大司马,功业烂照,著书青史,海内共仰,为景星卿云。
明 袁可立《睢阳人物志序》:"袁可立 大司马郡人。宇宙正气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投胎吐孕而为人,遂成节义文章。"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睢阳节寰袁公(袁可立),当癸酉十月十一日薨于正寝。讣闻,上遣官视葬,有
明 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胸库武戈止,手探骊不怵,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长城,面望之景星。须眉之谓男子,衣冠之有精理。呜呼!厥象惟肖,是之曰照。"
清 汤斌《明两浙运使儆辕张公传》:"是时,袁大司马可立、杨大参尧华、余光禄化龙,皆以耆硕里居。相与联席结社,棋酒娱乐,修耆英香山故事,乡里荣之,至有传为图绘者。"
先秦
•蒍掩(楚国)•昭常(楚国)•田穰苴(齐国)
•公孙固(宋国)
•孔父嘉(宋国)
•皇非我(宋国)
西楚
新朝:甄邯、逮并、孔永、陈茂、严尤、董忠
== 参考资料 ==<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fb2cb66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f.html?fr=search-1-income5 历史趣谈:卫青简介 东 西 汉武帝刘彻的大司马大将军生平]</ref>[[Category:言官]][[Category:史官]][[Category:御史| ]][[Category: 吴汉、刘虞、张杨570 政治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