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99
次編輯
變更
大豆霜霉病
,無編輯摘要
'''<big>大豆霜霉病</big>'''
[[File:Prince 2007年在超級盃的經典演出.jpg | thumb | 300px | left | 王子 Prince 2007年在超級盃的經典演出 <br> [https://ysolife.com/prince-rogers-nelson/ 原圖鏈接] ]]
霜霉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大豆产区。1921年首先发现于中国的东北地区,以东北和华北发生较普遍,大豆生育期气候凉爽的地区发病较重。但多数为害性不大,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叶片凋枯、种粒霉烂,减产达30%~50%。幼苗、成株叶片、荚及豆粒均可被害。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可系统发病。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大豆霜霉病
外文名:soybean downy mildew
病原物:霜霉菌
分布地区:分布世界各大豆产区
出现时间:1921年
== 大豆霜霉病的危害 ==
霜霉病对大豆的危害主要是幼苗和叶片、种子,其中种子的发病率比较高,减产严重。病种子的发病率为10%~50%。百粒重减轻4%~16%,重者可达30%左右。病种子发芽率下降10%以上,含油量减少0.6%~1.7%,出油率降低2.7%~7.6%。由于受到霜霉病的危害,病叶早落,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可减产8.0%~15.2%。
== 发病症状 ==
==多图==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80">
File:宿根花卉1.jpg|宿根花卉 [http://pic.sooshong.com/picture/userpic2/2013-8-25/5756142013825170309.jpg 原图连接]
File:宿根花卉2.jpg|宿根花卉[http://img3.imgtn.bdimg.com/it/u=346204688,1035050192&fm=214&gp=0.jpg 原图连接]
File:宿根花卉3.jpg|宿根花卉[http://img.xuanchuanyi.com/xuanchuanyi/20140826/3f6d6b80fcf76bf58bd211c210896c51.jpg 原图连接]
</gallery>
大豆霜霉病可危害[[大豆幼苗]]、叶片、豆荚及籽粒。最明显症状是叶背而产生霉状物。
1、幼苗发病
播种带病的种子,能直接引起幼苗发病。病苗子叶不显症状。感病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无论单叶还是复叶,均从叶柄基部巾肋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扩大后时‘片全部变黄,病叶背面密生灰色霉层。气候潮湿,病斑扩展迅速,霉层厚,病叶由外缘向内干枯,叶片脱落,重病苗生长停滞,植株矮化,可早期死亡。气候干旱或轻病苗,病势扩展缓慢,幼苗顶部叶片症状不明显,病叶色淡、质地薄、叶背霉层也不显著;天气过于干旱,只显黄绿色斑块,不见霉层。
2、叶片发病
全株的叶片均可发病。花期前后雨多或湿度大,病斑背面生有灰色霉层(菌的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叶片被再侵染的,出现褪绿小斑点,后变为褐色小点,背面也生霉层。成株期叶片表面生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黄绿色,边缘不清晰,后变褐包,叶被生灰白色至淡紫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汇合成大的斑块,使病叶干枯、脱落。
3、[[豆荚染病]]
豆荚感病时,外部症状不明显,但荚内常有黄色霉层。
4、豆粒受害表面变白无光泽,并附有一层灰白色粉末状物(病菌的菌丝体和卯孢子)。<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71219/173540.html 大豆霜霉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病原菌及防治技术,好农资招商网2017-12-19] </ref>
== 病因 ==
病原物为霜霉菌(Peronospora man-schurica (Naum.) Syd.)属卵菌,霜霉目, 卵孢子球状、黄褐色、厚壁,表面光滑或有突起物。孢囊梗二叉状分枝、末端尖锐,顶生一个孢子囊、无色, 椭圆形或卵形。病菌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野大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美国鉴定出32个生理小种, 中国已鉴定出3个小种。最适发病温度为20~22℃,10℃以下或30℃以上不能形成孢子囊,15~20℃为卵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湿度也是重要的发病条件,7月至8月多雨高湿易引发病害,干旱、低湿、少露则不利病害发生。
== 传播条件 ==
病菌可以在患病的籽粒和组织中存活,度过冬季,多数病菌都是在种子上以卵孢子的形式生存。患病籽粒上的卵孢子在过冬之后就会产生游动孢子,对幼苗进行侵袭,大豆生长过程中菌丝也开始增加,逐渐会对真叶、腋芽造成危害。孢子囊在新的叶片上落下后萌发芽管,对表皮造成侵袭,在细胞间隙内生长,菌丝不断增加。真菌侵入到植株内部后,其叶片褪绿的情况开始出现,以病斑的形式出现,约1周左右便会形成孢子囊,继续扩大侵害范围。
光照对于大豆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光照时间越长,萌发就越快,光照时间越短,萌发就越慢。孢子囊的形成也受到了露滴存在时间的影响,湿润的环境有益于孢子囊的形成。湿润、多雨的年份里,霜霉病的病害程度比较严重。该病害不适合在高温区域发生,所以,危害东北、[[华北地区]]为主,但[[长江]]以南地区虽然雨水多,但温度也高,相对于北方发病情况要轻一些。<ref>[http://www.1988.tv/news/155484 大豆霜霉病有哪些危害?该如何预防?大豆苗期霜霉病防治措施,火爆农化招商网 2019-07-02] </ref>
== 病害控制 ==
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选育抗病品种: 根据各地病菌的优势小种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如吉林的早丰5号和白花锉等。②种子处理:用瑞毒霉拌种, 或以克霉灵、福美双及敌克松为拌种剂, 效果很好。③清除病苗: 病苗症状明显、易于识别, 铲地时可结合除去病苗,消减初侵染源。④喷洒药剂: 病害流行条件出现时, 及早用百菌清、多菌灵、退菌特等喷施防治。
== 防治技术 ==
=== 1、选用抗病品种 ===
大豆霜霉病菌寄生性很强,存在生理分化现象,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最佳途径。抗病力较强的品种有[[绥农4号]]、[[绥农6号]]、合丰25号、东农36号、黑农21号等。
=== 2、精选种子 ===
播种前严格选种,清除病粒,有利于降低苗期发病率,减少成株期菌源量。
=== 3、实行合理轮作 ===
该菌卵孢子可在病茎、叶上残留在土壤中越冬,提倡三年以上轮作,减少初侵染源。
=== 4、加强田间管理 ===
增施磷、钾肥以及排除豆田积水等,可以减轻发病。铲地时注意铲除系统侵染的病苗,减少田间侵染源。
=== 5、药剂防治 ===
在拌种(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基础上大豆应用72%杜邦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9%安克锰锌(烯酰吗啉和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大豆霜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72%杜邦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88.64%-89.47%,69%安克锰锌(烯酰吗啉和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85.71%-87.29%,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83.73%-84.02%。<ref>[http://www.haonongzi.com/news/20171219/173540.html 大豆霜霉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病原菌及防治技术,好农资招商网2017-12-19]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center>
{{#iDisplay:m01715s89u7|780|460|qq}}
</center>
<center></center>
{{#iDisplay:m01715s89u7|780|4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