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犁

增加 57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孙犁| 图像 = [[File:T01c36daebed47ed1bb.jpg|缩略图|孙犁]][[File:T01c36daebed47ed1bb.jpg|缩略图| 孙犁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36daebed47ed1bb.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4411997-4619243.html 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1913年5月11月| 逝世日期 = 2002年7月11日| 国籍 = 中国| 职业 = 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孫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 )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 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File:T01c36daebed47ed1bb.jpg|缩略图|孙犁]]
===基本信息===
|}
[[File:T01c36daebed47ed1bb.jpg|缩略图|孙犁]]
== 人物生平 ==
 
1913年5月11日(农历癸丑年四月初六),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孙犁出生后,母亲无奶,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后煮成糊喂他。因此他幼年身体较弱,且有惊风疾。
1919年,孙犁入本村小学读完初级小学。1924年,孙犁跟随父亲到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因孙犁就读的学校,图书丰富,故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如 [[ 鲁迅 ]] 和文学研究会中的 [[ 叶圣陶 ]] [[ 许地山 ]] 等作家的小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多种杂志和儿童读物。学习期间,他阅读的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26年,孙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北方一相当有名的私立学校)。在育德中学初中部(4年)读书期间,孙犁即开始在校刊《育德月刊》发表作品,如短篇小说《孝吗?》《弃儿》,独幕剧《顿足》等。
1936年暑假期间,孙犁经同学 [[ 侯士珍 ]] [[ 黄振宗 ]] 介绍,到安新县同口完全小学当教员,教六年级语文和一年级自然。 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1937年冬抗日战争爆发,他加入抗战工作所做的第一件工作是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的小册子,指导敌后的抗日宣传工作。接着他又选编了《海燕之歌》,搜集国内外的进步诗歌,汇编出版,激励人们的抗日斗志。他选编了《现实主义文学论》,将他前几年学习的社会科学和革命文学理论整理摘录出版。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了《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两篇论文。《关于墙头小说》《谈诗的语言》等理论文章和十几万字的《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标志着他对文艺理论的深刻思考,对解放区群众文艺创作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 散文 ==
《相片》《识字班》《第一个洞》《游击区生活一星期》《三烈士事略并后记》《塔记》《王凤岗坑杀抗属》《采蒲台的苇》《安新看卖席记》《张秋阁》《光复唐官屯之战》《学习》《宿舍》《节约》《小刘庄》《挂甲寺渡口》《厂景 》《访旧》《婚俗》《一天日记》《回忆沙可夫同志》《黄鹂》《石子》《<善暗室纪年>序》《伙伴的回忆》《服装的故事》《悼画家马达》《删去的文字》《童年漫忆》《谈赵树理》《谈柳宗元》《吃粥有感》《<红楼梦>杂说》《<方纪散文集>序》《书的梦》《画的梦》《戏的梦》《夜思》《悼念李季同志》《乡里旧闻》《同口旧事》《新年悬旧照》《报纸的故事》《亡人逸事》《芸斋琐谈》《母亲的记忆》《青春余梦》《芸斋梦余》《猫鼠的故事》《夜晚的故事》。<ref>{{cite news|url=http://www.xstt5.com/writer/928/|title=孙犁作品全集txt下载}}</ref> 
== 个人生活 ==
 
1927年,孙犁在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以年幼想家,不愿远离为由(保定距家乡近200里),休学一年。同年,与本县黄城王氏定婚,第二年,遂与结婚。 毕业后又去北平、保定等地谋事,直到1949年在天津工作后孙犁才把妻儿接到身边,并为她取名"王小立"。
== 个人荣誉 ==
 
孙犁长期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作为《天津日报》的创始人之一,开创了《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热心扶持青年作者的传统,培养了刘绍棠等大批知名作家和业余文学创作骨干,被誉为"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典范"。
== 人物评价 ==
 
孙犁的作品和人格赢得了许多读者及同行的称誉:
[[ 毛泽东 ]] 在《解放日报》上读了孙犁的作品后写道: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
作家 [[ 铁凝]]:孙犁"不以急功近利的一时效应,来代替文学特有的使命"。
作家莫言:"按照孙犁的革命资历,他如果稍能入世一点,早就是个大文官了;不,他后半生偏偏远离官场,恪守文人的清高与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作家 [[ 茅盾]]:孙犁有他自己一贯的风格。《风云初记》等作品,显示了他的发展的痕迹。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绘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一文)
== 后世纪念 ==
 
'''孙犁纪念馆'''
== 故居复建 ==
 
2014年5月5日,为纪念孙犁诞辰101周年。孙犁故乡河北安平为纪念孙犁,传承其文化,在孙犁故里孙遥城村将其年轻时的故居进行原址复建,正式对外开放。莫言为"孙犁故居"题字。
 
== 参考资料: ==
1,8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