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到敌人后方去

增加 6,129 位元組, 3 年前


[[File:后方去103.gif|缩略图|[http://www.jianpu.cn/img/51/61/516167e6da4d411380c02c36ac9bc934.gif 原图连接]后方去103]]

'''到敌人后方去'''中国歌曲。抗日救亡爱国歌曲代表作之一。[[赵启海]]词、[[冼星海]]曲,完成于1938年9月。曲调旋律挺拔矫健,节奏铿锵有力。歌词雄壮豪迈,极富号召力,是当时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

==创作背景==

《到敌人后方去》作于1938年9月。赵启海的歌词写出了游击战争威武雄壮的场面,塑造了游击健儿机智勇敢的战斗形象。冼星海对词作十分赞赏,立即谱曲。他以挺拔矫健的旋律,活跃而富于弹性的节奏,成功地表达了歌词的主题思想和特定意境。激越的歌声似滚滚波涛,奔腾向前,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强大阵势。

==歌曲歌词==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不怕雨,不怕风,
包后路,出奇兵,
今天攻下来一个村,
明天夺回来一座城,
叫鬼子顾西不顾东,
叫鬼子军力不集中。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赢,
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胜!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不论西,不论东,
从北平,到南京,
到处有我们游击队,
到处有我们好弟兄,
看日本军阀有什么用,
看日本军阀有什么用?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我们的旗帜插遍了[[东三省]],
我们的旗帜插遍了[[黄河]]东。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赶出境!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八路军打先锋,
游击队出奇兵,
昨天歼灭它一个连,
今天消灭它一个营,
打得敌人心胆寒,
打得日寇不安宁。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
发动群众全民皆兵。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地雷战真威风,
地道战显神通,
灵活机动的游击队,
主动出击真英勇,
不怕流血和牺牲,
奋勇杀敌建奇功。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人民军队百战百胜,
人民战争威力无穷。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到敌人后方去,
把鬼子消灭净!
创作及传播编辑
嘹亮的抗战歌声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不怕雨,不怕风,包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这是由赵启海作词、冼星海谱曲的歌曲《到敌人后方去》中的一段。
1937年秋,八路军根据[[洛川会议]]精神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友军与日军正面作战。[[太原]]失守后,[[八路军]]迅速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游击战争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1938年9月,[[周恩来]]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到武汉视察抗战宣传工作,“周恩来对第三厅所属的演剧队全体人员作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时,剖析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日寇直逼武汉,国难当头,应以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强调要到敌人后方去开辟工作、扩大实力、抗战到底的重要性。”(余玮、吴志菲著《红歌纪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红歌纪事》中的《赵启海的名字与抗战名曲〈到敌人后方去〉一样经典》一文,回溯了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在这次形势报告的启示下,赵启海很快就把歌词创作了出来。冼星海看到歌词很欣喜,立即构思谱曲。这首歌原是进行曲风格的二部合唱,流传时一般改为齐唱。很快,这首《到敌人后方去》就从武汉流传到祖国各地,并深入到敌后根据地。据周巍峙《解放区人民热爱星海同志》一文回忆,这首歌写成后不久,即1938年底,晋察冀边区的每一个角落,到处可以听到“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歌声,成为那个时代的响亮口号。“主题乐段基于一个号角性主题动机,并通过这个动机的模进和变形塑造出游击健儿机智勇敢、敏捷灵活的音乐形象。尤其是其节奏富有弹性,颇具冲击力。主题与主题之间是两个插部。第一个插部的节奏较短促,长短句的结合使音乐富于动力,情绪也更为激越,象征着游击战争的如火如荼。第二个插部节奏拉宽,音调更高昂,并达到全曲最高潮。”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李诗原在《危境下唱响〈到敌人后方去〉》一文中,对这首歌曲的特点和历史地位进行了评价。“这首合唱曲一诞生就受到广大抗日军民的喜爱,迅速传遍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并一直流传至今,不愧为20世纪中国经典的合唱曲。”

==电影原唱==

选自电影《战斗年华》
电影原唱;李谷一
歌唱家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中国著名歌唱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谷一是建国后华语乐坛的开创性人物,在国内首倡通俗唱法,贡献之大只有华语乐坛的歌后邓丽君可以与之比肩。李谷一本是湖南花鼓戏演员,后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在五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她演唱了七百多首歌曲,其中四十多首歌曲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如[[《知音》]]、《乡恋》、《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等。1986年她创建中国轻音乐团并担任团长。1988年她被美国传记协会列入《世界杰出人物录》。1996年她获美国ABI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家成就奖”。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900_藝術總論]]
3,5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