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鰲鼓濕地

移除 1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鰲鼓濕地早期為大陸移民進入臺灣西南沿海拓殖的重要據點,人口逐漸凝聚而有庄社聚落的形成。根據西元1898年日本人繪製的「台灣堡圖」,得知一百餘年前,台灣海岸河川曾攜帶大量泥沙堆積於[[北港溪]]河口處,當時基地主要型態為河口沙洲、潮汐灘地以及潟湖等地形,海岸灘地呈現動態穩定之狀態。至於濱外之[[外傘頂洲]]受外海波浪侵蝕、河流的供沙、沿岸流的漂沙、冬夏季風所生的風蝕及飛砂等因素影響,形成[[嘉南平原]]海岸線安定之重要關鍵。
就生物地理環境而言,鰲鼓濕地位於台灣西南海岸重要濕地廊道,同時也位於亞洲鳥類遷徙途徑,如以生態棲位為考量,基地之生物地理環境可向西包含 [[ 外傘頂洲 ]] ,以及海堤與沙洲間的水道、潟湖、淺灘地區等,形成較為完整之生態棲位,影響面積逾九千公頃。
===歷史發展===
由河口沙洲海埔新生地衍變而成的鰲鼓濕地,過去並未留下太多文獻資料,從西方繪製的臺灣古地圖,可知遠在荷西時期仍是一片水域,在清領時期則因 [[ 濁水溪 ]] 攜帶大量泥沙,導致河口處逐漸形成了 [[ 潟湖 ]] [[ 沙洲 ]] ,直到日據時期築堤防洪,促成了海埔新生地之開墾;真正有確實的文獻記載要到國民政府時期大規模興建海堤,導入農漁牧多元開墾。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在不同執政階段的治理下,深深刻劃在這片土地上,卻也嚴重影響著鰲鼓的發展動向。<ref>[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ront/Forest/FP?typ=2&typ_id=05001 鰲鼓濕地-歷史人文,台灣山林悠遊網]</ref>
境內可欣賞到各式各樣的濕地景觀,境內包括有[[潟湖]]、[[沙洲]]地、[[漁塭]]及[[木麻黃]]林所組成的生態空間,為此吸引了大批的[[水鳥]]的進駐,其實要欣賞水鳥的姿態,堤防旁的雜樹林就可以瞧見水鳥蹤跡,包括[[白鷺鷥]]、[[大卷尾]]、[[綠繡眼]]、[[夜鷺]]等常常在樹梢枝頭上流連忘返,安靜的聆聽,更會發現這裡簡直是水鳥們辦Party的場所,一聲接著一聲,好不熱鬧。<ref>嘉義縣旅遊景點-鰲鼓濕地,交通部觀光局</ref>
鰲鼓濕地原為台糖公司在東石的 [[ 防風林 ]] 地,北港溪、六腳大排兩溪流在此匯集,加上廢耕農地、魚塭、農墾區、木麻黃林,如此多樣的生態環境及棲地型態,給予動植物絕佳的生存環境,促成當地極其豐富的濕地生態。
西元2009年,正式公告設立「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是台灣最大的海埔新生地,因其溫暖又擁有多元生態資源,每年有超過200種鳥類在此棲息,受到國內外愛鳥人士的關注。由林務局委託中山大學規畫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因在景觀的規劃上,全面考慮全球性候鳥遷徙路線等議題,勇奪2011年「美國景觀建築協會」分析規劃領域專業組首獎。
目前區內保育鳥類有 [[ 東方白鸛 ]] [[ 黑鸛 ]] [[ 黑面琵鷺 ]] [[ 唐白鷺 ]] [[ 雀鷹 ]] [[ 赤腹鷹 ]] [[ 灰面鷺 ]] [[ 魚鷹 ]] [[ 諾氏鷸 ]] [[ 彩鷸 ]] [[ 小燕鷗 ]] [[ 紅尾伯勞 ]] 。冬季時,冬候鳥的數量之大、種類多元,令人目不暇給,可說是一處具有深厚生態價值的賞鳥樂園與環境教育場域。<ref>[https://swcoast-nsa.travel/zh-tw/attraction/details/36 鰲鼓濕地,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ref> 
==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服務團隊==
鰲鼓濕地,地貌多樣、景觀多變,加之鰲鼓濕地已列為國家重要濕地與重要野鳥棲息地(IBA),生態資源豐富,且在西南沿海自成一近封閉的格局,是發展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的絕佳場域,正符合國際組織推動的濕地生態旅遊條件。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一種負責任的旅行,顧及環境保育,並促進地方居民的福祉。」並以簡單公式強調「生態旅遊=生態保育+社區+永續旅行」 。生態旅遊是一種強調資源保育、永續利用、經濟利益回饋以及當地社區平衡發展的旅遊方式,期望透過負責任的旅遊行為、重視旅遊環境品質、環境教育以及遊憩衝擊管理,以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永續經營,其基本理念發展至今已為國際各界所認同。嘉義林區管理處為建立地方共識,建構有效機制推動優質生態旅遊產業,並促進園區與周邊地區之政經、社會、文化全面接軌,自2012年4月起委託野Fun生態實業有限公司辦理「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推展輔導計畫」,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培訓在地解說員,促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窗口」。期望藉由在地解說員引導民眾尊重環境、保護生態,並透過結合社區與生態資源,以生態旅遊產業作為社區經濟發展的另一途徑,以永續發展的經營模式,提供完整的環境及生態體驗,結合永續生態在地循環的概念,發揮鰲鼓之深度旅遊價值
[[生態旅遊]]是一種強調資源保育、永續利用、經濟利益回饋以及當地社區平衡發展的旅遊方式,期望透過負責任的旅遊行為、重視旅遊環境品質、環境教育以及遊憩衝擊管理,以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永續經營,其基本理念發展至今已為國際各界所認同。 嘉義林區管理處為建立地方共識,建構有效機制推動優質生態旅遊產業,並促進園區與周邊地區之政經、社會、文化全面接軌,自2012年4月起委託野Fun生態實業有限公司辦理「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推展輔導計畫」,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培訓在地[[解說員]],促成「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服務窗口」。期望藉由在地解說員引導民眾尊重環境、保護生態,並透過結合社區與生態資源,以生態旅遊產業作為社區經濟發展的另一途徑,以永續發展的經營模式,提供完整的環境及生態體驗,結合永續生態在地循環的概念,發揮鰲鼓之深度旅遊價值。 認識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除其提供付費 [[ 導覽 ]] 解說服務外,為維護「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生態永續,平時解說員自發巡護鰲鼓濕地,維護生態環境,並志願協助園區生物資源監測調查、參與園區自然保育等宣導事務。嘉義林區管理處認證通過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解說員,培訓課程上課時數至少91小時、巡守濕地至少6次以及參加公眾論壇至少6次的基本門檻外,並需經過口、筆試測驗,測驗內容包含動物(鳥類、 [[ 蜻蜓]])、植物、人文(園區沿革、港口宮文物)、觀星、生態旅遊理論……等等,始發予解說員證。<ref>[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orest/FP?typ_id=05001 鰲鼓濕地-生態旅遊服務團隊,台灣山林悠遊網]</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溼地00.jpg|缩略图|鰲鼓濕地的群鳥[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16&id=9688 照片來自]
File:濕地02.jpg|缩略图|解說賞鳥亭[https://swcoast-nsa.travel/zh-tw/attraction/details/36 照片來自]
</gallery>
 
==特色景觀-生態日晷==
==特色物種圖片==
=== [[ 欖李]]===
大灌木或小喬木,無呼吸根。葉長達6.5 cm,寬達2.2 cm。花瓣卵狀長橢圓形;雄蕊10枚。果長約1.5 cm。
File:濕地07.jpg|缩略图|小鸊鷉[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orest/FP?typ_id=05001 照片來自]
</gallery>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國道1號-嘉義系統交流道下-省道臺82線-省道臺17線-鄉道嘉2線。
==周邊景點==
[[ 東石漁港]]
[[ 余順豐花生觀光工廠]]
[[ 船仔頭休閒藝術村]]
[[ 笨港口港口宮]]
[[ 東石漁人碼頭]]<ref>[https://okgo.tw/butyview.html?id=1283 周邊景點-鰲鼓濕地,玩全台灣旅遊網]</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gallery>
==視頻==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 ( 5分鐘精華篇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9s1LYKv_s}}
 
== 參考資料 ==
31,7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