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丁乙

增加 8,19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丁乙.jpg|缩略图|http://art.china.cn/exclusive/images/attachement/jpg/site8/20141016/7427ea2108e415a9b9d604.jpg原圖鏈接]][[File:丁乙1.jpg|缩略图|http://s1.sinaimg.cn/middle/65567a00h9b0fb22c58a0&690原圖鏈接]][[File:丁乙2.jpg|缩略图|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9a3c436229381f309a198aab99014c67/6a63f6246b600c338357af921b4c510fd9f9a1b9.jpg原圖鏈接]]'''丁乙'''丁乙,原名丁榮,1962年生於中國上海,並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至今。丁乙被认为是中国抽象派画家中的先驱者,他也是第一个为世界顶级品牌爱玛仕设计丝巾的中国设计师。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展览和机构中广泛展出。<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1%E4%B9%99/16233819|title=丁乙 (画家)}}</ref> ==教育背景==2001年獲德國沃普斯威的藝術基金會工作獎學金1990年畢業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1983年畢業於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1%E4%B9%99/16233819|title=丁乙 (画家)}}</ref> ==藝術生涯==(1962-)生於上海,1983年畢業於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1990年畢業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現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老師。 1988年,丁乙開始畫《十示》。“十示”是印刷業術語,也是精確的象徵。他將十字引入自己的畫中,形成純抽象的視覺效果。在199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丁乙說,《十示系列》的精確像“1加1等於2一樣完整、確定。使用清晰、純真的表達,拋棄是非的混沌”。《十示》的“自動主義的取色原則,即對塞尚、馬蒂斯色彩理論的不信任。” 1993年,丁乙的畫開始有了變化。雖然畫面上十字結構沒有變,但是在他的內心結構中,“精確”已被“自然”所代替。他放棄了丙烯、毛筆、尺子、膠帶,使用瓦楞紙、粉筆、木炭,徒手作畫。<ref>{{cite web|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9/30/RW1609300001.htm|title=中國抽象畫先驅丁乙 棄傳統繪畫 以「十示」創作}}</ref> 1993年丁乙參加了“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ref>{{cite web|url=http://www.artlinkart.com/cn/exhibition/overview/7bbhvwp/type/international_event/earlier/01|title=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1993 (国际展)}}</ref> 2005開始年加入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任教。 2006年開始與留德藝術家艾未未牽線,復旦視覺傳達學院全體學生赴德國參加07年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 ==藝術風格==作為畫家的丁乙,其個性化的標誌性風格,便是利用“十”字形的圖案重複和細緻地構造出他的畫面。他的最簡視覺理論似乎和其它的理論及相關主題都是對立的。通過系統地重複和利用“十”字形形成最為直接的視覺效果,丁乙探索出了一種抽象的審美學。有條理的抽象作法,重複圖案裡的變化,使他的作品在中肯的當代藝術抽象繪畫裡顯得尤為迷人,並能引起人的好奇心。其作品中那些和諧一致的“十”字形元素把嚴謹和動態相互之間的複雜影響以視覺方式具象呈現了出來。 丁乙從80年代以來就一直描繪十字或米字格,他從極簡主義的藝術觀念出發,將重複性的勞作和無意識的心理體驗凝結在畫布上。他從色彩,筆觸,材料質地等多方面在這一單純的主題上發展出了一套豐富的表現方式。<ref>{{cite web|url=http://artist.baozang.com/15270/profile|title=艺术家介绍}}</ref> ==個人成就==丁乙,這位第一個被愛馬仕邀請設計絲巾的中國藝術家,隨著上海、北京兩地愛馬仕“錦繡夢想”絲巾展的相繼舉辦,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中國藝術家與西方時尚品牌合作,似乎也成了藝術界的一種“時尚”。“我是不會為了迎合別人的風格而在藝術上作出妥協的,否則就不是我了。”對於創作主題的探討,丁乙沒有給出絲毫迴旋的餘地。這對愛瑪仕設計部門來說,也是一次艱難的抉擇。一方面,他們非常信賴全球藝術總監的眼光,相信他為愛瑪仕選擇了最好的合作夥伴;但另一方面,在愛瑪仕選擇的所有設計師中,他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畫家,而非專業設計師。<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1%E4%B9%99/16233819|title=丁乙 (画家)}}</ref> ==展覽====主要個人展==2000丁乙—成品布上螢光,中國現代藝術檔倉庫,中國、北京1998十示89—98丁乙作品展,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中國19971997丁乙作品展,上海美術館,中國199615-紅色,香格納畫廊,中國1995丁乙紙本展,西西里島科米索Galleria-digliArchi畫廊,義大利1994丁乙紙本作品,廣州美術學院,中國丁乙抽象藝術展,上海美術館,中國==主要群展==2015《路邊石》,戴姆勒當代藝術中心,柏林,德國;2014《正如金錢不過紙造,展覽也就是幾間房》,奧沙畫廊,上海,中國。2013《上海美術作品北京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2012《龍美術館開館特展,當代藝術事十五家邀請展》,龍美術館,上海,中國。2011《中國當代版畫展》,東地倉庫畫廊,東菀,中國。2010《改造歷史:2000-2009的中國新藝術》,特別文獻展,國家會議中心,北京,中國。1997中國抽象藝術二人展,維也納UrsulaKrinzing畫廊,奧地利1996中國!波恩現代藝術博物館,德國1995中國新藝術1990—1994,溫哥華市美術館,加拿大;芝加哥,藝術中心,美國1993中國前衛藝術展,柏林世界文化宮,海德舍爾姆美術館,德國;鹿特丹美術館,荷蘭45屆威尼斯雙年民展,威尼斯,義大利1991—1992中國現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中國,上海1994年 丁乙抽象藝術展,上海美術館, 中國 丁乙紙本作品, 廣州美術學院, 中國1995年 丁乙紙本展, 西西里島科米索Galleria-digli Archi 畫廊, 義大利1996年 15-紅色, 香格納畫廊,上海1997年 丁乙作品展,上海美術館1998年 十示89-98丁乙作品展,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 中國2000年 丁乙-成品布上螢光, 中國現代藝術檔倉庫,中國,北京2002年 丁乙十示系列, WALDBURGER 畫廊, 德國, 柏林2003年 丁乙十示系列, URS MEILE 畫廊,瑞士,盧采恩2004年 十示-丁乙作品展, 中國現代藝術檔倉庫, 北京 小作品, 香格納畫廊,上海2005年 丁乙-十示, IKON 美術館, 伯明罕, 英國2006年 經緯線-丁乙十年回顧展(1996-2006), 香格納H空間,上海2007年 丁乙, KARSTEN GREVE畫廊, 巴黎, 法國2008年 十示1989-2007-丁乙個展, 博洛尼亞當代美術館,博洛尼亞,義大利 Ding Yi recent works, Galerie Karsten Greve Cologn, 德國 ==藝術成就及影響==“十示”以一種無可爭議的事實構成了丁乙的視覺敘事語符,這個語符不僅凝聚著丁乙對當代社會和藝術人生的體察與體驗及其象徵性表達,更是在“十示”的背後,又的確潛伏著丁乙那難以察覺的深邃的思想。通過變幻不定的“十示”,丁乙表現出了不可多見的一種品位,一種激情,一種幻想,而閱讀者透過“十示”亦充分感知到了丁乙的一種逃離,一種精神特質和一種從書寫到符號的視覺敘事邏輯。“十示”是一個知識譜系,更是一種知識結構和價值認同。當丁乙攜帶“十示”走向一個又一個國際舞臺時,人們透過“十示”亦體驗到一個開放而又充滿著激情、速度和戲劇感的中國。那麼“再十示”將會為閱讀者帶來在新的社會秩序下的丁乙的精神訴求和文化關懷。<ref>{{cite web|url=https://read01.com/N5P5Da.html#.XCspK1wzY2w|title=冀少峰:再十示——讀丁乙的畫}}</ref> ==視頻=={{#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EBDPGOLVAA|aligment=inline|dimentions=40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丁乙談八十年代中國當代藝術,亞洲藝術文獻庫製作}}{{#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LLy748JGY|aligment=inline|dimentions=40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室內:丁乙的家}} ==參考來源=={Reflist}
993
次編輯